LED植物照明市场研究:扩容动能充足,植物照明市场放量在即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8

一、LED光源——植物照明核心装备

植物照明削弱了自然光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制约,高效的植物光控方法能够促进植物 生长发育,达到增产、高效、优质、抗病、无公害的目的,增强农业产出能力。光环境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到能量源和信号源的双重重要作用。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于太 阳光,使得植物生长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植物照明生产的植物不受限于自然环境,并 可以通过接受优化的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培养液成分等,实现高质量 作物的产出。

植物照明灯具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温室补光、全人工光植物工厂、植物组织培养、大田 补光、家庭蔬菜及花卉种植等。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智能植物工厂首席科学家杨其长, 生菜的生长一般要 70 天,植物工厂仅需 21-25 天,种植时间为天然的三分之一,植物 工厂可以建十层以上,相同土地面积的产能是露地的 40-100 倍以上。

光谱分布、光密度以及光周期是植物照明技术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有重要影响。

红光和蓝光是植物照明光谱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植物并不是利用太阳光的 全部成分来进行光合作用的,红光和蓝光是植物生长较为重要的两种光谱。

a) 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吸收光谱集中在 450 nm 和 660 nm,因而 为了促进光合作用,主要采用 450 nm 的深蓝光 LED 和 660 nm 的超红光 LED;

b) 远红光(730 nm)可控制植物从发芽到营养生长再到开花的整个过程,诱导开花;

c) 各种组合光谱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通常需要再加部分白 光 LED 的组合来实现高效的 LED 植物补光照明;

由于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周期甚至不同环境下,所需光谱存在较大差异,为满足差异化 需求,目前业内的方案主要有:

1) 多种单色光组合方案,以对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峰值为 450nm、660 nm 的光谱 和对植物开花诱导的 730 nm 波段这三段光谱为主,再加 525 nm 的绿光以及低于 380 nm 的紫外波段,几种光谱依照植物的不同需求组合出最适宜的光谱;

2) 全光谱方案,实现植物需求光谱全覆盖,以首尔半导体、三星为代表的 SUNLIKE, 此类光谱未必高效,但适用于所有植物,且成本较单色光组合低很多;

3) 以全光谱白光为主,加660nm 红光的组合方案,提高光谱有效性,较为经济实用。

光密度影响光合速率及花芽分化和果实产量。随着光照度增大,光合速率将不上升,直 至光饱和点。光密度减弱可能使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且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及中 生植物对光密度需求不同,需要合适的光密度才能良好生长。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谱的需求不同,调节光周 期能够诱导与促进营养生长并抑制与生殖生长有关基因的表达。

LED 作为植物照明灯具光源相比传统光源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光谱易于调控组合的优 势,占 2020 年植物照明市场 60%。传统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大 多存在光效低、能耗大等缺点,能耗费用可达全部运行成本的 50%~60%。此外这些光 源的光谱相对固定,对植物无效波长较多、产生的热量大,无法近距离照射植物。LED 光 源相比传统光源,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耗能低等优势,且光谱(红/ 蓝光比例或红/远红光比例等)易于组合与调控,能够根据植物需要进行任意组合光源。 根据 TrendForce,2020 年植物照明市场中 LED 光源营收占 60%。

植物照明解决方案丰富、植物工厂建设、LED 光源加速渗透,植物照明有望成为LED 照 明快速发展的一大利基市场。随着国内外厂商如欧司朗(AMS)、昕诺飞(原飞利浦照明)、 Lumigrow、中科三安等不断推出植物照明解决方案,以及植物工厂建设持续,中国 LED 产业发展壮大,LED 应用性价比已大幅提升,LED 植物照明市场有望迎来需求放量。

二、植物照明市场扩容动能充足

植物照明孕育百亿级新空间,未来几年开启高速渗透。目前全球 LED 植物照明渗透仍处 较低阶段。据 Yole 数据,2017 全球植物照明系统级市场仅约 38 亿美元;然而 2022, 2027 将分别快速增至 86 亿美元,170 亿美元;2017-2027 CAGR 16%。其中 LED 装置 级市场将由 2017 的 1 亿美元分别扩容至 2022,2027 的 4 亿美元,7 亿美元;2017-2027 CAGR 21%。

我国植物照明市场仍属成长初期,有望开启增长快车道。据 GGII 预测,2020 植物照明 灯具产值约 28 亿元,同比增速 33%;植物照明系统产值约 95 亿元,同比增速 25%。 根据高工产研 LED 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2021 年 1-3 月中国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 口金额为 103.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0.3%。

分地区看: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荷兰等少数国家和地区。1)欧洲:在 2017 年占全球 LED 植物照明市场的 35%,且继续增长中。众多欧洲国家积极推动植物工厂 并提供补贴以刺激当地需求;欧洲 LED 供应商开发了全系列的园艺产品,并扩大了与不同合作伙伴的合作。2)北美:许多初创农场和食品供应商一直在采用 LED 园艺照明来 应对天气障碍。长冬短日光一直是农业的限制因素,LED 照明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可持续 且有效的选择。许多 LED 供应商因此与本地和国际食品生产商合作。3)我国:发展进程较缓慢,主要系国内植物工厂存在投入产出比率低、输出产品价格昂贵等问题。与传统植物照明产品相比,LED 植物照明产品也存在价格偏贵、验证周期长等问题。不过, LED 植物照明的高效节能特点代表着未来绿色农业光照的发展方向,在种植领域极为广 泛,已经得到国内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分应用看:植物工厂引领需求。LED 照明在植物种植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包括植物组培、 叶菜种植、植物工厂、育苗工厂、食用菌工厂、藻类培养、植物保护、花卉种植等。植 物照明是一个专业的细分市场,时下很多终端应用还是专业的植物工厂以及正在逐步替 换 HID 的大棚种植者。

植物照明市场扩容动能充足:1)北美医疗大麻商用合法化贡献增量需求。2)疫情暴露 食品供应链及安全问题等,植物工厂积极融资扩产,催化植物照明需求爆发。3)全球人 口持续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使粮食需求危机日益深化。由 LED 植物照明协助的垂直农业 为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方案。

2.1 北美医用大麻合法化,驱动植物照明快速增长

大麻的医用价值已获充足学术证明,多重效用可对抗多种疾病。大麻中已发现了上百种 特殊化合物(统称“大麻素”),其中 THC 和 CBD 为主要大麻素。根据 THC 含量,大麻 可被划分为工业大麻(<0.3%),中间型大麻(0.3%~1%),娱乐性大麻(>1%)。其中 医用大麻可帮助增强食欲,缓解艾滋病患者和处于化疗期间患者的呕吐症状;可以帮助 患有失眠、精神压力大、和慢性痛的患者。同时,大麻可作为一种有效抗炎药,对癫痫、 图雷特氏综合征具有疗效。

全球大麻医疗大麻合法化持续推进。以色列是全球范围内允许大麻医用的先锋国家,其 1996 年制定以医用大麻为重点国家计划。2018 年 11 月 26 日,韩国成为东亚首个实现医疗大麻 合法化的国家。韩国国民议会投票批准修改《麻醉品管制法》,根据新法案规定:经食品药品 安全部部长批准,允许医疗目的大麻进出口、制造、运输、买卖或者食用,为非致幻剂量的 医用大麻处方铺平了道路。2019-2018 年间,加拿大、乌拉圭、澳大利亚、德国、泰国、英国等陆续实现医用大麻合法化。从全球范围来看,截止 2019 年 1 月,全球有 34 个国家宣布 医疗用大麻合法,超过 50 个国家宣布 CBD 合法。

随上游限制逐步解除,医用大麻市场迎强劲增长。2018 年底,美国通过新的农业法案, 将工业大麻种植在联邦层面合法化,北美大麻市场迅速扩容,2019年美国工业大麻合法 种植面积激增,达到 45.3 万英亩,比 2018 年的 7.81万英亩,增长了 479%。据 NewFrontierData 数据,2019-2025 美国合法大麻市场规模将由 136 亿美元增至 297 亿 美元,CAGR 13.90%;其中,医用大麻市场将由 60 亿美元增至 131 亿美元,CAGR 13.89%。

工业大麻下游应用空间广阔,未来有望向运动饮料、疼痛缓解、酒精饮料等等领域渗透。 目前,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雀巢等公司已公开宣布会对工业大麻进行研发使用。 根据 Canopy Growth 测算,潜在的全球工业大麻市场规模超过 3000 亿美元。

植物照明可大幅提高医用大麻种植效率,属于高确定性受益环节。标准化的高质量产品 是在医用大麻种植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麻种植方式主要分室内种植、室外种植两种。

室外种植:THC 产品稳定性差且含量低,可以省去建造成本,但 THC 含量只有 15%左 右,并且种植过程高度依赖于天气的稳定性,一年收成一次,产品质量也难保持一致性。

室内种植:24 小时运作,植物生长环境因素可优化控制,避免天气、害虫等影响,且室内种植含量高(室内种植产品 THC 含量能高达 26%-30%),种植利润率是可观;但相 对于室外种植,设施建设的固定成本,以及照明、供暖等的运行成本较高。

加拿大监管机构要求室内种植。加拿大目前的种植方式是室内种植或温室种植,加拿大的监管机构要求医用大麻在室内种植,防止被盗,并确保产品符合加拿大卫生部制定的 标准。

室内种植将是美国大麻种植主流方式。室外种植和室内种植最大的区别在于 THC 产品 的稳定性和含量高低。在美国如果是以州合法的提取 THC 为主的,基本上都会在室内 种植,也有部分州在室外种植。如果不是以提取 THC 为主的会选择在室外种植,因为 室内种植 THC 含量能达到 26-30%,但是 CBD 含量只能达到 6-8%之间,室内种植性 价比低。根据 New Frontier Data,2019年美国合法大麻市场规模为 136 亿美元,其中 娱乐大麻市场为 76 亿美元,医用大麻市场为60 亿美元。合法大麻市场消费仍然以娱乐大麻为主,娱乐大麻对THC 要求在大麻品种中最高,故室内种植仍然是美国大麻种 植方式的主流。

2.2 疫情催化需求爆发,垂直农场积极融资扩产

疫情背景下供应链运输+食品安全忧虑显现,催化植物照明需求爆发。新冠疫情使复杂 食品供应链中的主要问题得以暴露,例如运输延误和市场需求预测不足,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要求当地的垂直和室内农场(在城市或农村地区也称为受控环境温室)的产品来填 补空白。疫情促使全球增强粮食危机意识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大垂直农场企业积极融资 和扩充产能。垂直农场建设驱动植物照明在 2020 年开启了需求爆发期。

疫情背景下,我国植物照明 LED 相关设备出口高增。因设备替换和新增需求上扬,自 2020 年二季以来植物照明 LED 企业订单快速增长,根据崧盛股份招股书提到中国照明 电器协会的统计数据,在全球新冠疫情引发的食物和医疗物资供应短缺及居家隔离增多 等多重因素的促进下,2020年前三季度植物照明出口同比增长 5 倍以上,根据高工产 研 LED 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2021 年 1-3月中国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金额为 103.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0.3%。

2.3 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垂直农业为必然趋势

过去 60 年来,全球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面积下滑形成鲜明对比。1960 年-2019 年,全球人口规模由约 30 亿人增至 77 亿人,增加一倍以上;与此同时,1961-2018 全球人均 耕地面积由 0.36 降至约 0.1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 0.16 降至 0.09。

当前耕地开发率已较高,现有耕作设计无法支撑未来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各国农业用 地占土地面积比重已非常平稳,部分国家不升反降。随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发达国家农业用地占比缩减等问题涌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当前农业用地占比 较上世纪 60 年代均出现了约 4~10pct 的下降。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显示,世界人口数量预计 2030 年将达 86 亿,2050 年达 98 亿,2100 年达 112亿。现有耕地设计仍无法规避耕地面积有限的终极矛盾,然而垂直农业可在空间上纵向 延展,打开单位面积耕作量的天花板。综上,人口增长将成为垂直农业/植物照明市场最重要的增长动力。

垂直农业大幅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植物工厂机架可高达 10 余层,如欧洲最大农场北欧丰收(Nordic Harvest),配备 14 层机架。另外,该植物工厂可年均收获15 次,较 传统种植通常一年两次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

同时,垂直农业可在配送,养分,水资源利用等多维度上降本增效。垂直农业可位于城 市中心,实现更短食物里程,与病原体隔离,减少土壤退化,重新捕获和循环利用养分 和水分。另外,垂直农业的农产品更具一致性、价格稳定,并在某些气候恶劣地域(如 沙漠或北极)进行种植。由于在室内,垂直农场可以对所有条件进行“完美微调”,所以 能全年生产高品质的食物,而不必担心虫害、霜冻、干旱或其他通常会影响农作物的问题。垂直农场技术创新的一个驱动力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使得对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率先提出植物工厂概念,2020年中国植物工厂超过 220 座。美国在 1950 年代率 先提出植物工厂的概念,植物工厂在欧美起步,但由于日本人多地少,在日本得到了充 分发展。1974年,日立制作所建成了一座采用计算机调控的花卉蔬菜工厂,通过计算机 分析植物工厂的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数据,获得较大成功。1980 年以来,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进入快车道,杨其长在第一财经采访中预计,截至 2020年底我国植物工厂数量超过 220 座。

未来三年,垂直农业开启增长快车道,美国市场领衔。据 BCC research 数据,2020-2023 全球垂直农业市场规模将由 20 亿美元增至 64 亿美元, CAGR 47.36%。全球规模由 2013-2023,由 4 亿美元至 64 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将源于美国市场的增长。

三、技术标准陆续推出,产业发展加速

与传统 LED 光源设计不同,LED 植物照明系统采用光量子理论,设计具有切合植物实际 需求、光源可重复性高等优点。灯珠比相同时,由于 LED 封装及散热能力不同、LED 芯 片不同、光谱漂移等原因,传统 LED 光源会出现差异较大的光谱,而光量子理论通过对 光谱的详细描述能有效提高灯具光谱的可重复性。

光合光子效能(PPE)是植物照明领域评判光源出光特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照明中常用 光度学量表示人眼对光的响应。但人眼与植物的响应不同,在植物照明领域中,通常使 用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数),来评价光源的照明效果,单位为μmol/m2·s,使用光量子通量(PPF,单位时间内光源所发射的光子数目), 评判光源的出光特性,单位为μmol/s。光子通量效能(PPE,相当于 PPF/w,单位功率 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量),即每耗电1 瓦所产生的的 PPF。

国内外植物照明产业标准陆续推出。2020 年 9 月美国 DLC 发布了植物灯 V2.0 标准的正 式版,其中在对 PPE≥1.9μmol/J 要求不变基础上,新增 280-800nm的光子通量参数 和效率参数两个可选的报备参数,还更新了必须使用相同的 LED、必须电学、光学和散热等结构相同、可以包含不同的驱动、不影响散热条件下可以包含不同的安装支架等内 容。

2020 年 11 月,中国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的《温室植物补光灯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对温室植物补光灯质量评价的性能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性能方面,标 准对电气特性、光学特性、寿命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光学特性要求植物补光灯的 PPF 初始值不能低于标称值的90%,高压钠灯的 PPE 不低于 1.0μmol/(s·W),LED 灯的 PPE 不低于 1.5 μmol/(s·W)。(1J=1W·s)

产业标准化推动行业发展有序加速。尽管植物照明产业需求高速发展,但与欧美国家相 比,国内曾因缺乏温室植物补光灯质量评价标准,导致用户难以比较各照明技术,致使 市场混乱行业发展受阻。我们认为此次植物补光灯行业标准的推出和实施将助力国内植 物照明产业加速发展。

四、LED龙头联手植物业者,LED驱动电源商率先受益

植物照明用 LED 技术向光谱配方设计、低能耗高效化、高出光均匀性等几个方向发展。 光谱配方方案由单一植物生长,朝普遍适用性更强的方向发展,从单色光 LED 逐渐发 展到多色 LED 或全光谱 LED。同时,降低植物系统成本是提高 LED 植物照明市场渗透率的最重要方法,驱动 LED 器件将往高效化方向发展,通过透镜化、微纳散射结构等技术路线提高器件的光量子通量效率。为了实现农产品品质一致性,器件的出光均匀性也是 LED 封装技术的关键。

LED 植物照明壁垒在于多领域研究应用交叉协同。LED 植物照明产业链与传统 LED 产 业链相似,主要由上游 LED 芯片及外延厂商、中游 LED 封装、下游 LED 应用构成。行 业壁垒在于 LED 植物照明是生物学、LED 照明(半导体)、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系统) 等多学科交叉和有机结合发展的产物,需要多领域研究应用协同,研发生产出的植物 LED 植物光源或灯具,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优质高产。

LED 龙头联手植物业者打造植物照明解决方案。昕诺飞(原飞利浦照明)等国际巨头凭借资源资金优势,十多年前就开始与植物业者合作积累植物照明方案。欧司朗 2018 年 收购 LED 植物照明灯供应商 Fluence,借助其在植物照明领域多年研发经验积累,快速 切入植物照明解决方案。三安集团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联手,发挥各自在光电技术与植 物学领域特长成立合资企业中科三安,2015 年成立至今发展迅速,已建成多个万平米级别植物工厂、开拓多国市场。

国内 LED 驱动电源领跑者率先受益。LED 驱动电源在 LED整灯成本中占比约 30%。国内英飞特崧盛股份等传统 LED 驱动电源厂商前瞻性布局植物照明 LED 驱动电源,受益2020 年市场需求爆发,植物照明业务快速放量。英飞特 2020 年业绩增长主要受植物照 明业务拉动,投资 Agrify 进一步切入垂直农业系统性电源解决方案;崧盛股份 2021 年仅Q1 LED 植物照明驱动电源营收就超过 2020 年全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