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深度研究:齿轮模型探究乳业趋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6

温馨提示:报告内容较长,本文仅节选部分内容,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www.vzkoo.com)搜索下载“乳制品”。

1.全球视角下乳制品发展极不均衡,自然条件差异带来普及巨大空间

1.1乳业发展简史就是一场“白色革命”

1.1.1全球乳品的两次跨越式发展

记载最早的奶牛饲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的中东地区,但是由于大众普遍对液态牛奶食用安全性的怀疑,同时对这一品类也没有任何权威式的背书,18世纪末仍未有哪一地区普及牛奶。直到19世纪60年代后两次“牛奶革命”推动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大发展。

第一次牛奶革命于1862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巴氏杀菌法,短时间加热牛奶杀死细菌来延长保质期。不过由于此方法无法消灭芽孢,故巴氏奶需在4℃左右的环境中冷藏,保质期一般在7天左右,这限制了牛奶的运输半径。19世纪末期,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出现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当时牛奶已经逐渐成为美国和欧洲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

第二次牛奶革命于1940年前后,UHT无菌包装技术问世,60年代后在瑞典利乐公司工业化生产。该技术扩大了牛奶的运输半径,从1974到2000年,西欧国家UHT奶市场份额从16%上升到54%。由于这一技术解决了牛奶运输半径的问题,在上游资源并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牛奶的普及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全球牛奶产量以年均2%的速度持续增长,全球奶业的贸易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供给情况在日趋稳定,奶制品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顺序得以普及,目前消费量占比最大的仍是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但发展中国家贡献较多增速。

全球乳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白色的革命史,从安全问题不被接受,到杀菌技术的创造,再到运输半径的扩展(产品保质和物流配送能力的双向提升),都为乳制品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推动。未来行业的发展将在健康化的基础上围绕品类多样化的轨迹不断探索。

1.1.2改革开放让中国乳制品的推广如沐春风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始于20世纪初期,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的落后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一直没有突破性发展。新中国成立前长期的战争以及之后的“大跃进”、“大饥荒”,也使得这个行业没有很好的发展环境,也没有给予中国的消费者足够的认知时间。在改革开放后,受益于UHT无菌包装技术的推广,以及从国外公司引入的育种技术、生产设备、加工技术等,才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得以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前:1908年,“企公牛奶公司”在中国上海设立分公司,1930年改名“雀巢奶品公司”,也就是今天“雀巢公司”公司的前身。1928年前后,中国奶业出现第一个投资高潮。“西湖炼乳公司”共养牛400余头,是当时我国最早最大的奶牛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人均用奶量仅为0.4公斤/年。

改革开放后:1990年前后,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将利乐枕包装带到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中国常温奶的发展就此插上了翅膀。2000年全球领先的液体食品设备和包装供应商瑞典爱克林公司进入中国,当时三鹿、蒙牛、新希望等均采用其新型的爱壳包装,为低温酸奶的扩张扫清了障碍。截至2016年,我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已达20.3公斤/年。

国内的乳制品市场目前需求端仍存上涨空间、供给端“马太效应”明显。需求端来看,我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未达饱和,与欧美、日韩等差距明显,未来三四线及农村市场仍存空间。供给端来看,随着国家对乳制品加工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整顿,国内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场份额开始转向品牌知名度高、实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大企业。

1.2乳制品发展区域间差异大,全球化道路任重道远

1.2.1全球供给总量稳中有升,原料国资源优势明显

全球乳制品产量稳定,消费量稳步上行。2018年全球乳制品产量折合成原料奶达到7.13亿吨(奶粉:原奶按照1:8,奶酪、黄油:原奶按照1:6),2015-2017年增速稳定在2%左右,生产端原料奶总产量基本稳定。消费端来看,全球乳制品消费量自2015年起增速中枢在2%,消费量稳步上行,2018年全球乳制品消费量折合原料奶达到9.09亿吨。

产量与奶牛存栏量呈正相关,养殖技术在提升。乳制品产量与奶牛存栏量在2005年前呈现出较高的协同性,2005-2018年乳制品产量增势更为强劲,上行趋势快于奶牛存栏数,主要系奶牛单产效率提升,1964年全球奶牛平均单产仅有2.5吨/年,2018年达到6.1吨/年,1964-2018年CAGR为1.66%。单产效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全球牧场的规模化趋势,在全球奶牛存栏数稳定上行的情况下,将撬动更高的原料奶产量。(注:1989年全球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主要系欧洲实行乳制品生产配给制以控制供需,导致存栏量的下降。)

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数据,2019年全球奶牛存栏量将继续实现上行,随着单产的提升,全球原料奶供给预计将有所上行。2019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将延续稳健增长态势,但原奶产量将同比降约1%,主要因饲料成本上涨与环保执法力度增强加速小型牧场退出。

分国家来看,欧盟、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的原奶产量位列世界前五。由于各国家地区在自然资源条件和养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在奶牛存栏数、奶牛单产两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表中可得,印度、巴西是典型的奶牛数较多、单产却较低的国家,产量排名靠前主要依靠奶牛数量,而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则刚好相反,这三个国家奶牛单产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奶牛存栏数量较少。我国与美国则是在奶牛存栏数量、单产两个方面均拥有较为领先的水平,不过我国在这两个指标上均与美国有所差距。

1.2.2液体奶为全球主要消费品类,其余各类各品项均呈现上升趋势

分品类来看,液体奶消费量占比最高,且对增量的贡献率最大。2018年液体奶消费量占比67.38%,其余品类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奶酪(14.57%)、黄油(7.25%)、全脂奶粉(5.30%)、脱脂奶粉(4.72%)。自1964年来,液体奶、奶酪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自2010年来,脱脂奶粉、液体奶增速较快,全脂奶粉自2016年增速转负。从对增量的贡献率来看,液体奶由于体量较大贡献约70%,奶酪、脱脂奶粉次之,贡献10%-20%。

1.2.3自产自销仍是主要方向,乳品贸易扩张仍需进一步发展

各国乳制品消费极不均衡,目前乳制品消费国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国家。乳制品主要消费国有中国、俄罗斯、欧洲、美国、新西兰、印度,虽然占比最高的仍为发达国家,而增量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贡献,各国之间的乳制品发展仍不均衡。乳制品为“必选消费中的奢侈品”,如非洲某些国家受限于资源环境和消费能力,乳制品消费水平很低,这是市场空间的打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均消费角度虽然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但仍可以洞察端倪,2017年全球奶类人均消费量达到110千克/年,增速趋缓,发展中国家人均奶类消费量增速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增速差距在缩小。

国际乳制品贸易格局仍存在发展的不均衡性。出口国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新西兰、欧盟、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主要进口国有中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东南亚。根据国际乳品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原料奶产量达到8.26亿吨,同比增幅为0.9%,同期国际乳制品贸易总量小幅上涨1.4%,贸易量折合原料奶为7160万吨,贸易量大约占到全球原料奶总产量的8.6%,整体上看绝大多数的乳制品为本地消费。

液体奶主要出口国为欧盟(占液体奶总出口量的45%)、新西兰(11%)、澳大利亚(11%)全脂奶粉主要出口国为新西兰(66%)、欧盟(19%),脱脂奶粉主要出口国为欧盟(33%)、美国(27%),黄油主要出口国为新西兰(60%)、欧盟(21%),奶酪主要出口国为欧盟(40%)、美国(18%)。在乳制品国际贸易中供需变化将决定整个国际市场价格。

我国液体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进口量分别为68、46、25.5万吨,我国进口乳制品折算成原奶约为640万吨,其中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液体奶占比分别为31.9%、57.5%、10.6%,脱脂奶粉所占比例提升,全脂奶粉占比下降。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液体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为92.7%、25.4%、2.1%,脱脂奶粉的消费主要为进口产品,液体奶由于运输成本高,故在国际贸易中占比较小。

脱脂奶粉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仍较小,2018年仅27.5万吨,是全脂奶粉消费量的15%,另外脱脂奶粉生产线的副产品黄油等在国内的需求不足,国内乳企拥有脱脂生产线的不多,产量本身就比较少。另外,从国内消费趋势来看,全脂、脱脂奶粉消费近年来均更偏好进口产品。

1.3全球牧场以新西兰模式和以色列模式最为典型,资源和技术必取其一

全球范围内共有四种不同的原奶生产系统,分别为分散型、半集中型、集中型、统一型。不同原料乳生产系统奶牛养殖成本投入不同,统一型生产系统更加标准化,具有更加现金的硬件设备,另外抗风险能力更强。

不同原奶生产系统奶牛养殖的收益影响因素不同,就原奶价格来说,统一型的产品销售价格更高,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在面对成本波动时,统一型生产系统将能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1.3.1新西兰与以色列是典型的两种不同的牧场发展模式

由于自然环境不同,新西兰由于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条件故而采取散养放牧的方式,而以色列由于70%的沙漠化土地从而采取采用了集约化的奶牛养殖方式(高投入高产出)。我国的自然环境、草原资源等介于新西兰、以色列之间,但是由于国内的环保压力,我国未来依然要走提高母牛单产的道路,即会向以色列模式靠近。

新西兰与我国、以色列的情况完全不同。新西兰全国95%的土地被绿化覆盖,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而且几乎无工业污染,空气、水资源质量堪称极佳,我国注定无法走。新西兰自然条件的优势条件、散养放牧的低成本奶牛养殖系统,有技术、有积极性的农场经营者和员工,政府的出口导向等,这些共同促进了新西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

1.3.2我国与以色列的情况在气候、人均草原面积等方面有很强的相似性

自然环境: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并不具有优势,奶牛会出现漫长的热应激、冷应激现象,影响母牛单产,而我国也属于冷热分明的季节,奶牛应激反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均草原面积:新西兰人均草原面积0.0591平方公里/人,以色列人均草原面积较少0.0005平方公里/人,我国人均草原面积0.0260平方公里/人,我国人均草原面积比新西兰低一半,草原资源并不充沛。

饲料资源匮乏,依赖进口:由于土地、水源和气候的限制,以色列的饲料资源十分匮乏,奶牛粗饲料主要以小麦干草和小麦青贮为主,精饲料绝大数以进口为主,这与我国饲料主要依赖进口的情况一致。

多因素使然,我国将以以色列养殖模式为未来发展方向。自然环境、饲料进口两个方面我国与以色列均面临资源劣势,在人均草原面积方面,我国水平介于新西兰与以色列之间,是以色列的50倍,但是我们依然要走高技术性、高效管理的以色列模式。

理由如下:1)自然环境与饲料方面的限制,导致我们不能像新西兰一样依赖放牧养殖;2)我国养殖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新西兰式放牧养殖的奶牛单产低,无法有效提升牧场盈利;3)环保政策趋严,放牧养殖存在一定困难,且环保税将进一步提升牧场成本,经营压力加大,提升单产是出路。

以色列的奶牛单产水平排在世界第一名,我国每面积牧场产量与以色列仍存在差距。2018年在ICAR公布的世界奶牛产量排行中,以色列以平均12025kg的年单产(泌乳牛365天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以色列全国有850个牧场,成母牛数量12万头左右,牛奶完全自产自销,他们施行严格的配额制,超出配额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高产出的背后是高成本投入,包括几十年的坚持终培育出以色列荷斯坦奶牛、智能化和数据化管理便于牧场及时掌握生产情况、精心配制的日粮配方等。

2、规模化牧场加速集中,生产成本伴随抗风险能力同时提升

本部分论述主要从“目前我国牧场状况是什么”、“为什么牧场将面临规模化改变”、“规模化改变后牧场将发生什么变化”三个递进问题进行展开。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小、散、低”的牧场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牧场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随着该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牧场的生产成本伴随抗风险能力同时提升,资产价值提升。

2.1产业链不断升级,上下游工艺均有提升

产业链可分上游原奶生产链、下游乳制品加工销售链两部分,前者具有很明显的周期属性,后者则是消费品属性。目前全产业链处于升级阶段,上游主要是原奶生产核心部门牧场的规模化、高科技化、高效化,下游主要是通过对原奶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拓宽产品品类,并不断升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从下游主要乳制品的生产工艺来看,酸奶、全脂及脱脂奶粉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这三个品类也是近年来国内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品类。下游产业链通过升级生产工艺克服产品生产最原始的问题,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原奶是下游产业链的一切源头,下游乳企依赖上游牧场的原奶供应。

上游原奶生产产业链的核心即牧场,目前国内牧场处于规模化进程中。从牧场的成本构成来看,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达到80.69%,人工成本占比19.01%,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即为饲料成本,精饲料费用占比44.44%,粗饲料费用占比18.54%。

2.2目前我国牧场规模化程度仍较低,当前格局下没有议价能力

2.2.1国内牧场依然处于“小、散、低”状态,奶农生存环境艰难

我国的奶牛养殖目前仍处于“小、散、低”的状况。“小”是指奶牛饲养规模小,全国平均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散”是指奶牛饲养分布在千家万户,牧场集中度低,全国最大原奶生产商“现代牧业”的奶牛存栏数量仅占总存栏量的1.7%,国内牛场以100头以下的中小型规模为主;“低”是指生产水平低,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成母牛单产相比发达奶业国家偏低。

综上,目前我国牧场的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小规模家庭性质的养殖仍然占据市场主体,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集团性规模化牧场总产量占比仍然较低,不过随着未来牧场的规模化趋势加速,未来如现代牧业辉山乳业等原奶产量占比将有所上升。

国内牧场经营不善,受到下游乳企挤压,国内奶牛存栏量下降。近几年乳企巨头的利润在大幅提升,但另一方面,大量奶农经营陷入困顿并纷纷退出养殖。

奶农的生存环境艰难:1)乳企提高质量要求,却没有给奶农足够指导;2)乳企陆续取消了日交奶量较低的1000多家奶站合约,奶农后续生计问题只能自行解决;3)乳企凭借市场优势地位压低收奶,摊派式兜售饲草料、纸巾、药浴、奶管、试剂、疫苗等产品。2014年下半年甚至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倒奶”风波。

我国奶牛存栏量逐年下降,近两年增速为负,2017年奶牛存栏量为1340.4万头。一方面是由于牧场的经营困境,另一方面,存栏量的下降伴随着单产的上升,规模化牧场在驱逐散养小牧场。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占比最多的中小型牧场经营情况不甚乐观,面临多重问题。我们分析,主要问题包括:1)净利润下滑,面临原奶定价权丧失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问题;2)下游乳企大规模牧场;3)政策趋严加速中小牧场退出。

2.2.2问题一:牧场盈利下滑,同时面临原奶定价权丧失、生产成本上升

目前我国奶农是原奶价格变化的被动接受者。国内牧场的成本收益率与原奶的出售价格呈现较强的协同作用,但是原奶价格波动与牧场成本之间的协同变化关系较弱,现实中,奶农被动接受原奶售价的波动,经营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国内牧场逐渐失去原奶销售定价权,国内原奶销售价格主要随新西兰恒天然拍卖价波动,且国内原奶销售价格高于国外。

国内牧场逐渐失去原奶销售定价权,国内原奶销售价格主要虽新西兰恒天然拍卖价波动,且国内原奶销售价格高于国外。

国内牧场逐渐丧失对原奶销售价的定价权,国内原奶价格主要跟随恒天然拍卖价,且趋势逐渐明显。另外,我国原奶价格高于国外进口原奶,进一步导致奶农议价权的下降。我国的原奶奶家高于世界奶业发达国家,国内主要产区奶价高于IFCN折算成人民币的价格,单就价格来说不具有竞争优势。2007年始乳制品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不断上涨,从2007年的2.4%上涨至2016年的6.5%。

我国原奶价格高主要系牧场生产成本较高,即饲料成本较高,我国的饲料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二梯队,高于大多数国家,我国豆粕、玉米价等饲料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利用国内牧场原奶成本高于进口国外大包粉成本。我国拥有世界范围内较低的乳制品关税,进口国外大包粉再运输至国内加工成还原奶的成本,低于直接利用我国新鲜原奶进行生产的成本,因此众多乳制品企业大规模进口国外大包粉,以此代替对国内原奶的需求,对国内牧场的经营造成不小的冲击,进一步削弱国内牧场的议价权。

以欧洲大包粉为例,根据草根调研,欧洲大包粉的到岸价是1.8万-2万元/吨,国产原料奶制成奶粉的成本是2.4万-2.6万元/吨,加上加工费和人工成本后大概是3万元/吨,国产原奶价格比欧洲进口大包粉贵50%-66%。

2.2.3问题二:下游乳企为控制原奶成本波动风险,偏好单笔大规模订单

原奶采购成本是下游乳企最主要的成本,乳企积极管理原料采购。纯牛奶、酸奶、配方奶粉、冰激凌成本构成中,原奶采购占比分别为70%、40%、60%、65%,原奶价格的波动会极大的影响乳企盈利情况,故乳企对该项成本寻求积极的管理,以提高成本端的稳定性为主要目的。

下游乳企集中度提升,乳企单笔采购额增大,以期减小原奶成本波动风险。规模最大的两家乳企伊利、蒙牛市占率不断提升,营收规模提升速度非常快。随着下游乳企规模的提升,其单笔采购订单可负担的额度更大,同时为减小原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乳企提升单一供应商采购额,故需要上游牧场拥有一定的规模来满足上游需求。伊利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10年的3.89%上升到2017年的17%,2013-2017年该比例稳定在17%这一较高水平,乳企的订单更多的集中在大规模牧场。

下游乳企对原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小牧场无法满足。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2008年前后乳企大部分的原奶来源于中小规模奶农收购,但随着下游乳企对原奶质量要求的提高,小规模奶农产品质量逐渐无法满足乳企要求,失去竞争力。截至目前,国内有7100个规模奶牛场,占58.3%,大企业奶源均来自规模牧场,未来随着乳企集中度上升,规模牧场业务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小牧场订单数量面临挑战。

2.2.4问题三:政策明确规模化目标,监管趋严加速淘汰末端牧场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奶业的发展侧重点从民族奶业转移至上游养殖场,明确牧场规模化发展方向。2017-2018年发展重心在于奶业的品牌、规模等,而2019年政策重心全方位转移至奶业的上游奶源基地、奶牛养殖场、饲草料生产等,并强调“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明确未来牧场规模化方向,我们认为未来奶牛养殖场的规模化进程或将获得一定的政策助力。

2.3未来国内牧场规模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

我们认为,国内牧场未来必然会继续规模化进程,并有望加速规模发展。主要原因如下:1)全球各国牧场均在规模化发展的路上。2)与规模牧场相比,“小、散、低”牧场在经营方面存在诸多缺陷;3)经敏感性分析,规模牧场对生产成本波动的风险防御能力更强,经营更具稳定性,可对抗饲料成本上行压力。

2.3.1全球各国牧场均处于规模化进程中

全球牧场正在朝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来看,从2000-2017年期间,牧场平均规模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从历史来看,1984年欧洲共同体实施牛奶生产配给制,以限制牛奶生产、更好的控制供需,1987年奶牛场数量有大幅的减少,为满足需求,迫使其向大型化发展。以法国为例,1972年法国59%的奶牛场所养奶牛不足9头,1987年降至29%,同一时期,饲养50头以上的奶牛场从不足1%上升到5%。

规模化饲养与小规模饲养、散户相比还是有优势的,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料的科学配置,可避免散养饲料搭配不当而造成的奶牛前胃迟缓等问题,减少医疗费用;2、分散无序的生产不便于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的实施,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与服务;3、养殖规模小,产值和总体效益都不能形成“大市场”,奶牛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2.3.2“小、散、低”牧场多方面存在劣势,规模牧场优势明显

“小、散、低”牧场在产品质量,防御成本、政策风险的能力明显弱于规模牧场,规模牧场拥有更优质的产品、更高的议价能力,未来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目前主要由于成本较高,成本利润率较低,未来盈利能力也将有所改善。同时,规模化牧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强,经营将更稳定,在市场波动下将驱逐“小、散、低”牧场退出市场,未来规模化牧场将成为行业趋势。

2.3.3规模化牧场将有效缓冲生产成本上行的冲击

不同规模牧场成本结构会有较大的差异性,大规模牧场精饲料费用占比最小。随着牧场的规模化,牧场在设备、厂房等方面的投资提升,自动化提升,以至于人工成本占比下降。同时,由于牧场对精饲料的规模化采购,精饲料成本占比亦下降,饲料成本粗饲料费用占比相对高。在精饲料成本上行的确定性趋势下,大规模牧场将存在竞争优势。

我们对不同规模的牧场进行生产成本敏感性分析,当精饲料价格上升5%时,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牧场的成本利润率下降幅度依次降低。大规模牧场对精饲料价格上涨的敏感性最低、受影响最小,即大规模牧场对于饲料成本波动的风险抵抗能力最强,将带来其更为稳固的地位,大规模牧场占比将提升。

2.4规模化牧场长期可达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改善

2.4.1国内牧场规模化进程伴随成本利润率下降,与美国情况相反

规模奶牛和散养奶牛的成本量与结构均有所不同。散养奶牛年总成本每头牛1.65万元/单位,规模奶牛年平均总成本为2.08万元/单位,高出散养奶牛26%。

规模奶牛生产成本中的物质与服务费用高于散养奶牛8.64pct,而人工成本低于散养奶牛8.77pct,主要原因有:一是规模奶牛在饲养用料上、固定成本上会更高;二是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人工成本更低,散养奶牛养殖基本是以家庭养殖为主,而规模母牛养殖由于规模较大主要依靠雇佣,故两种模式的成本结构不同。

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利润率高于大中规模养殖模式,主要原因系:一是规模化牧场在追求更高的单产时,在引入更优质的种牛、更科学的饲养模式、更先进的监测仪器等,均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二是牛奶的质量差价很小,导致后者的相对收入不高;三是若遇到牛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缩减成本来维持生产。所以,由于工厂化的饲养模式,规模奶牛的成本利润率较散养奶牛较低。

但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大规模奶牛牧场的经营利润高于小规模牧场。各个规模的奶牛牧场在2006-2015年几乎都持续拥有正向的经营会计利润,这也说明了小规模牧场依然具备短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但从利润的视角考虑,较小规模的牧场主当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困难,规模扩张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研究显示,在美国当牧场规模从50头提升到500头时,每单位牛奶的成本会降低近一半;当超过500头规模时,成本依然会下降,但下降幅度变小。

在美国,最大规模(存栏量≥1000头以上)的牧场的牛奶价格最低。2010年之后,牧场规模越小,其生产的牛奶价格越高,大规模牧场由于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故即使在原奶售价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维持较高的毛利率。

在规模化进程中,我国与美国的不同规模牧场盈利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美国的规模牧场展现出极强的规模效应,而我国的大规模牧场成本利润率却低于散养牧场和小规模牧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我国大规模牧场成本更高主要系国内牧场饲料成本较高,牧场增加单头牛的边际成本远远高于美国,故较美国难以达到规模效应。

2.4.2“中央一号文件”将降低牧场生产成本提升日程

面对牧场生产成本上行的压力,2019年“中央一号文”提出发展优质国内饲草料生产,减小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奶牛饲养成本上升的冲击。从饲草料方面来说,我国大量依赖进口紫花苜蓿和豆粕,我国年进口苜蓿量139.8万吨,其中130.7万吨是从美国进口的,占93.5%,受贸易战影响,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上述饲料加征关税,导致我国每头奶牛的日粮成本要提高3%,如果加上大豆进口关税,日粮成本提高将超过6%。

由于进口苜蓿营养成分高,饲喂价值高,国产苜蓿由于加工工艺及生产工艺差别,质量上与进口苜蓿相差很大,提高国内优质苜蓿的生产如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能更好的利用国内资源并降低养殖场成本,并减小中美贸易战的冲击。

就目前国内的状况来看,牧场的规模化必然会伴随着单位成本的上升。不过,未来随着饲料成本的下降,牧场饲养单头牛的边际成本将下降,长期来看,我国规模牧场将呈现出美国规模效应的状态,拥有更低的原奶售价以及更高的利润率。故我们认为,长期国内牧场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

3.低温替代常温大趋势下,逐步推高规模牧场的议价权和资产价值

关于低温奶是未来趋势这一论述,主要参考本次系列报告第二篇之《乳白色的三维升级,从产品变迁看行业明天》。

3.1常温红利铸造乳业双雄

乘常温奶爆发红利,伊利蒙牛成就乳业双雄地位。2000年前后,随着牛奶灭菌技术和设备大规模投入生产,UHT技术极大地拉长了牛奶保质期,常温奶(主要是白奶)全国性推广,进入高速增长期,带动乳制品行业年均超过20%的收入增长。伊利蒙牛紧紧抓住常温奶的红利,在全国大力发展经销商和渠道,均实现较高的营收增长,伊利蒙牛在营收体量上交替领跑。

1998年-2013年是乳业双雄的“常温15年”,伊利蒙牛在营收体量上交替领跑。

1998年-2006年,伊利领跑阶段。伊利股份从1993年改制到1996年在A股上市,一直是内蒙地区排名第一的乳业品牌,其依靠常温奶的销售把业务版图扩大到全国范围。

2007年-2010年,蒙牛领跑阶段。通过八年的成长,蒙牛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仅400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213.18亿元,成功超越了伊利在2007年193.60亿元的销售额。

2011年-2013年,伊利再次领跑阶段。三聚氰胺风波过后,伊利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而在中粮集团入住蒙牛后,蒙牛在渠道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均落后于伊利。由于伊利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在液态奶前期渠道的成功铺垫和安慕希等单品的强势增长下,其在2011年的销量重新领先于蒙牛,成为乳制品销量冠军,并蝉联至今。

目前市场常温奶增速有所下滑,低温奶成为下一个成长的新星,低温奶消费量占比逐渐提升,增速高于常温奶。巴氏奶、酸奶的消费量增速分别约为5%、11%,增速明显高于常温奶、牛奶饮品。牛奶饮品从2015年消费量、销售额增速均变为负,常温牛奶2017年消费量增速转为负,不过由于常温牛奶高端产品结构上升,整体均价上行,销售额增速依然表现为正。

龙头布局低温市场,低温市场集中度较低。巴氏奶品类受制于牧场奶源,工厂就近、终端冷柜配置以及物流成本效益的原因,市占率靠前依然是老牌地方乳企,而蒙牛凭借达能和君乐宝的低温产品技术以及渠道占有,在低温酸奶品类占据着3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全国性乳企与区域乳企相比,低温短保奶上的差距体现在物流方面而非渠道方面。全国性乳企可以借助酸奶渠道进行低温短保白奶的铺货,但冷链运输物流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短板。据草根调研反馈,巨头的目光已经投向地方性冷库建设投资方面,但自建成本高、管理不易成为其限制性条件,我们认为未来两大全国性巨头可能将有参股或控股地方性冷链公司(集团)的打算,开始全面进军低温短保白奶,抢夺市场份额。我们认为未来两年液态奶常温市场剩余15%-20%的市场份额将被两大寡头加速蚕食完毕,低温品的布局宜早不宜迟。

3.2供应链发展助力低温腾飞,乳业健康化探索永不止步

纵观国内乳制品品类的发展史,乳制品消费是一个返璞归真、螺旋上升的过程。追求健康无疑是乳制品消费的起点,印证于鲜奶和巴氏奶最初的崛起;多元化与功能化紧随其后,酸奶、乳酪、奶粉、乳酸菌、奶油、豆奶、鲜奶,中国乳制品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带来全民消费的爆炸;繁花落尽后是对于健康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常温奶增速由60%下降为30%接近饱和的当下,低温短保鲜奶或成下一个消费新宠。

3.2.1冷链供应链的成熟,为低温奶发展解除桎梏

我们在乳制品行业三部曲之二《乳白色的三维升级,从产品变迁看行业明天》中详细介绍了低温冷链供应链对于低温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乳制品未来将从“货架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竞争”的观点,此处引用该篇报告的主要观点。

3.2.2低温奶更具营养价值,仍有品类扩充空间

低温奶产品更具营养价值,适应消费升级趋势。乳制品的消费升级最突出地体现在健康化方面,不仅仅要求产品安全,还对产品的营养水平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为此愿意付出高价格。从这一角度出发,市场上的长保白奶由于使用了UHT高温灭菌技术,牺牲了口感和牛奶本身的营养价值,并不能迎合消费需求,而使用巴氏杀菌法处理的白奶保全了营养价值和口感,在需求上契合了消费心理。

无论是从啤酒还是其他品类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对消费品质的要求不断变高,最明显的特征即为不断追求新鲜的短保产品。

目前国内低温产品品类单一,相比国外,我国的低温产品品类将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而品类的扩充将为低温奶市场扩充消费群体,从而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2.3低温奶市占率与气候相关,我国低温奶人均消费尚有提升空间

对比国外,我国巴氏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分类人均消费量来看,牛奶饮品国内的人均消费量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整体牛奶消费量(巴氏奶+常温牛奶)依然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巴氏奶。而酸奶(低温+常温)已经超过韩国和美国的消费量,但较日本以及酸奶发源地西欧还有差距。

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常温奶和低温奶并存的局面。在欧洲国家,很多国家以常温奶消费为主。常温奶的市场份额比中国还高,例如比利时为96.7%,西班牙为95.7%,法国为95.5%,葡萄牙为92.9%。据数据显示,包括新西兰、美国等全球200多个国家,低温鲜乳占日常饮用的90%以上。

不同国家消费习惯的不同也将引起不同的消费结果,不能直接类比,不过根据欧睿国际的市场调研数据,欧洲各国的常温奶比例从北到南依次提升,故我们估计低温奶的市占率将受到气候、温度的原因,温度较低对低温奶的生产、运输均更为有利。初步研判,我国大陆气候分部较为广泛,有适宜低温奶市场发展的区域性条件,低温奶市场存在一定的空间。

3.3供应链企业加速联姻优质牧场,上游格局改造进行时

3.3.1盒马、每日优鲜利用供应链优势与中小乳企充分合作

我们在3.2.1.2中充分论证了盒马鲜生低温供应链的低成本优势,而盒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薄利的中小乳企合作:一方面中小乳企借助盒马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节省成本,另一方面,盒马为节省成本,获得终端销售的价格优势,所以选择与中小乳企合作,而不与高品牌溢价的品牌乳企合作。盒马对自身鲜奶产品的发展战略就是从价格体系出发,希望给消费者有竞争力的价格,接近发达国家的牛奶体系。

盒马认为我国鲜奶价格存在虚高。鲜奶行业是高壁垒行业,要有投资巨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包括新鲜度,保质期时间又很短,牛奶的供应链,包括品牌的垄断,造成了中国的牛奶价格虚高,是国际上的两到三倍。日本的牛奶价格是中国价格一半。

通过每日优鲜和盒马的App上销售的低温奶来看,大多数低温奶品牌是当地乳企,在全国属于非知名品牌,如维记酸奶、晨光酸牛奶等。除此之外,每日优鲜与盒马App上也售卖伊利、蒙牛、三元、君乐宝、光明等品牌低温奶。

未来低温市场将会成为区域性企业的机会。常温市场剩下的空间将被巨头挤完,而低温市场则是区域性乳企的活命之路。当下盒马与每日优鲜利用自身强大的低温供应链与当地市场的中小企业乳企合作,未来可能每个城市的低温奶主要有城市周边的规模化牧场供应,当天的奶当天到达,未来低温市场将会成为区域性企业的机会,同样的,也将会是小规模牧场扩大规模的机会。

3.3.2低温市场发展将有效推高规模牧场的议价权与资产价值

我们认为,由于低温奶的制作多数无法利用大包粉复原乳,下游乳企对销售市场周围的优质牧场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需求增量分为两部分,一是低温奶市场扩张带来的总需求扩张,二是国内原奶对大包粉的替换。我们预判,随着低温奶市场的扩张,牧场在与乳企的供需博弈中地位将改善,未来主要消费市场周边的优质牧场将拥有更高的议价权。

牧场或将增强对原奶销售价格的定价权。过去几年国内原奶价格跟随新西兰恒天然拍卖价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对大包粉需求的减弱,该趋势或将减弱。

之前国内奶农的议价权低主要原因有:1)常温奶为主的市场,国外进口的大包粉是成本更低的、可替代牧场原奶的原材料,乳企对于奶农有恃无恐,但是未来随着低温市场规模的扩大,低温奶原材料无法使用大包粉,市场周遭奶农牧场的重要性提升。

2)国内原奶价格较国外高,目前国内外价处于缩减趋势中(原因尽量分析一下,看看未来趋势),国外奶源价格优势减小。且我国有10%的进口是液体奶,但是液体奶在国际间运输成本高,国内乳企将更偏好国内牧场奶源。

牧场资产价值也将有效提升。低温奶市场发展必然带来下游乳企对国内牧场奶源的需求,牧场为应对需求扩张,则高投入、规模化以提高奶牛单产,以提升总供给量。这一过程将带来牧场准入壁垒的提升,当乳企想要布局上游产业链即收购高效牧场或者自主开发牧场时,牧场的资本价值有所上升。

4.“齿轮传送带”梳理全产业链发展逻辑,升华“中国特色乳制品主义”

4.1供需两侧共振推高牧场价值,“齿轮模型”传导产业升级

如果从供需两端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

从需求角度,低温市场将伴随着消费意识的觉醒和冷链发展的爆发而不断提升。由于低温运输半径的限制,牧场在与乳企的供需博弈中的地位将改善,主要消费市场周边的优质牧场将拥有更高的议价权,这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决定的。核心点在于低温奶市场扩张背景下,下游乳企对市场周围优质牧场原奶的需求上升。

从供给角度,基于我国与以色列在自然环境、牧场现状等方面的相似性,我们认为未来我国要发展以色列集约化的奶牛养殖方式,以提高母牛单产来应对市场需求,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环保倒逼牧场的规模化仍是大势所趋,规模化牧场对生产成本波动风险拥有更高的防御能力,地位将更为稳固。在规模化过程中,牧场的单位生产成本将上升。因此,未来牧场成本的上升将导致牧场的准入壁垒提升,从而推高牧场的资产价值。

从美国低温奶的运营经验来看,低温奶的市场供应多是由就近的奶源牧场负责,主要是由于冷链运输成本较高,且在运输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低温产品达到销售市场的新鲜度将打折扣,故未来低温产品市场的核心一定是围绕核心的奶源牧场竞争,优质规模化牧场价值凸显。

我们创造的“齿轮-传送带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从下游需求提升到上游牧场成本加速上升的全过程。历史上乳业每一个时期的状态也可以用这个模型进行解释。

(1)从左到右的三个齿轮分别代表了:原材料成本(牧场)、供给(乳企)、需求(消费者);

(2)齿轮的面积大小代表议价能力,皮带再每一个齿轮上的变轨代表了该层次议价能力的提升或削弱,这一变量上每一个齿轮都是可以自主调节的;

(3)转速则代表价格规模,这里分为驱动轮转速和从动轮转速(该转速比较只存在相对比较意义,不同齿轮之间的转速对比无意义)。

例如,原材料成本端齿轮转速变快即代表牧场生产原奶的成本增加,而齿轮的面积变大则代表上游牧场的议价权及产业链地位提升。

理论上来说,传送带模型应为两条传送带以保证每个齿轮均有可能成为驱动轮,如下图。上述传送带模型为经过简化后的模型,但与下图所示含义相同。

4.2乳业双雄腾飞的十年是以乳企供给端为核心驱动力,乳企议价权不断上升

过去十年,是常温的十年,有什么喝什么。打破了运输的半径,乳企拿到了产业链中绝对的话语权。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寡头企业的议价权不断提升,常温高端化驱动消费者支付了更高的价格,牧场议价能力低导致不断受到挤压,原材料成本规模不断上行。从“齿轮-传送带”模型来看,供给齿轮为驱动轮,由于供给端议价权上行,供给齿轮面积扩大,在转速维持v不变的水平下,原材料成本齿轮转速从b*v提高到B*v,需求齿轮转速从a*v提高到A*v,代表两者价格规模的被动提升。

4.3物资丰沛时代,消费者为王,需求端议价权不断上升,成为主要驱动力

常温红利已尽,低温大幕开启,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极大提升,需求的议价权逐步显现。从“齿轮-传送带”模型来看,驱动轮逐步转向需求齿轮,由于需求端议价权上行,需求齿轮面积扩大,低温化的趋势也使得供给变得分散。在转速维持v不变的水平下,原材料成本齿轮转速从b*v提高到B*v,供给齿轮转速从a*v提高到A*v,这也代表了低温产品供给价格的提升,以及上游成本的持续增加。

4.4牧场成本在行业驱动力转换过程中不断在提升,未来随着牧场议价权提升速度将放缓

在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从供给端转移到需求端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端的齿轮面积更大,在需求端议价权提升的过程中(面积扩大),原材料成本端齿轮的转速增加幅度要高于供给端齿轮面积扩大的阶段,即牧场原材料的上升速度在驱动力转换的过程中出现向上的拐点。这也符合以色列规模牧场成本边际上有上涨拐点的结论。

上文我们已经推演出,随着牧场成本的加速上行以及牧场的规模化进程,未来牧场议价权将会提高。因此,从“齿轮-传送带”模型来看,我们断定,未来议价权会向上游牧场端有所倾斜,在上游成本度过加速拐点之后,原材料成本齿轮面积会缓慢扩大。在转速维持v不变的水平下,需求齿轮转速从b*v提高到B*v,供给齿轮转速从a*v提高到A*v,而牧场原材料成本齿轮是否会成为真正成为唯一驱动轮,目前还无法得出论断,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

在这个过程中,供给齿轮和需求齿轮动态调节,也就是说,不会因为成本齿轮的变轨导致供给齿轮和需求齿轮加速,价格规模会趋于稳定。而原材料成本齿轮由于小轮变大轮,转速会下降,即表现为牧场成本规模上行速度在下降,即未来随着牧场议价权的上行推动牧场成本上升速度将放缓。

需要重申强调的是,“齿轮-传动带”模型是我们创造性的构思,适用于过去,现在,和中短期的将来,至于是否长期的适用,以及我们在成本曲线上的判断,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们也会不断的进行模型的修复。

全部讨论

2022-11-17 03:06

转发
伊利,特别是牛奶行业的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