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2喜欢:9
前几年,我曾经想过要去提点意见,就是去除可转债的两年开户限制,我觉得转债的风险也不大,远小于股票。
不过从最近一年多的表现来看,搜特、蓝盾、鸿达随着正股退市,正邦和全筑也是破产摘牌,说明这个两年开户限制也是有必要性的,至少现在可转债投资已经不是可以无脑进行的。未来可转债投资者的收益分化会便的明显。
不懂行爱乱赌的投资者可能遭遇重大损失。

精彩讨论

钟摆之间05-03 21:08

不得不承认之前可转债的整体收益高,和微盘股的行情好是脱不开关系的。

卓尔不群的柒05-03 21:21

我感觉真正该严格监管的是可转债发行的保荐机构,这是债券又不是股票,简直是闭着眼随便发,评级随便给。例如鸿达兴业的灰犀牛事件,简直就是屋子里的大象,但出事之前,转债评级好像都没下调过

迷茫的程序猿05-04 00:01

动不动就是弱者不值得拯救,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弱者。

食指大动啊05-03 22:03

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啊,这思想比较危险

老衲爱烧鸡05-03 21:53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弱者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拯救。丛林法则只有四个字,适者生存。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邮差送信,小偷偷东西,收垃圾的人被割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世界不会变,我们只能换位置。”
以上抄自《老狐狸》,台湾金马奖。

全部讨论

05-04 22:42

其实可转债也可以设置st,st转债需要2年,其他转债应该不设开户限制。 现在新开可转债的人太少太少,可能还远远不如退出市场的人多。更何况转债基金本身也没有购买限制,转债基金踩雷的也多了去了。

见解深刻

05-04 20:53

现在这行情,个人觉得不能摊太多饼,当然摊得多和摊得少,下跌的时候都跌得很,但是反弹的时候,摊太多可能反弹不了太多,摊得少的反弹得多些

05-04 12:59

就目前国内银行🏦的管控来说,证券行业 限制或不限制两年开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最重要的就是 办理银行卡,但恰恰是这点 银行卡最难办理,开户的人也随之变少

把10万的门槛打下来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