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基于现金流贴现模型和中美利差对于A 股的影响

现金流贴现模型是计算公司内在价值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绝对估值方法,指数的定价在现金流贴现模型下可以简单的分为分子段的未来现金流以及分母端的贴现因子。该模型也是目前受到诸多基金经理认可一种估值方式,按照跨期贴现的影响程度不同,短期的现金流以及贴现率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大。

国内外市场现状

对于202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是一个结构性分化的市场,自年初的快乐过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市场进入了震荡行情,进入八月,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业上游中报业绩大增,带动市场交易回暖,市场又带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快乐星球,之后伴随绿色电力板块的高成长性和十四五规划的高贴合度,市场开始了一段电力板块结构性行情中。一方面,经济下行趋势已经确立的背景下,国家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流动性的把握态度有所变化,同时为切实十四五规划中的改变社会人口结构,鼓励多生,减轻年轻人生活负担,随着一系列的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政策落地,K12教育和房地产这两个过去高成长性的行业,接连戴上了痛苦面具,同时也加深了外资对于A股政策管控的忌惮,内资开始涌入新的赛道,外资开始出现恐慌性出逃,另一方面,随着德尔塔病毒的袭来,国外持续减产停产局面,国内因疫情防范做的好仍然维持输出状态,这也导致我国成为输入性通胀的主要标的。

反观外围美国市场,随着疫苗的铺开,以及生产活动对疫情的适应性增强,美国生产端将朝疫情前的水平恢复。但整体来看,产能短期难言大幅扩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劳动供给端,当前美国失业率虽然较疫情最严重阶段快速下行,但永久性失业却在不断上升,制约生产恢复。另一方面,在资本供给端,大幅扩张现有产能的唯一方式是增加投资,但相比于投资对需求的即期一次性拉动,其对产能扩张的贡献往往是跨期分阶段的,短期内难以弥补供需缺口。

现金流贴现模型角度分析

我们拆解贴现模型的分子和分母两端,尽管两者之间存在来联系,但是我们可以单独观察一段,寻找影响未来的核心矛盾。首先看一下分子端——现金流,在经历疫情之后,A股上市公司都深刻的被教会了一件事——现金为王,不论是对重资产行业,还是轻资产行业,又或者是服务行业,在疫情过后,都或多或少的意识到了自己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现金流把控,为了剔除企业在经历疫情之后对于现金流的重视带来的结构扰动,我们以企业的盈利水平来反馈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

前文讲到,我国成为上游原材料的通胀主要输入国,上游原材料在发改委投放库存储备等一系列调控后,仍然扶摇直上三千里,冲向历史高价,在消费不及预期的背景下,产业下游只能选择放弃利润维护市场,将上游成传导的高成本自己消化,为保证下游中小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保证我国通胀资产的良性平衡,国家采取限电政策以从源头解决原材料价格暴涨的状况,受此影响,全产业盈利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自去年疫情以来,我国积极采取措施,自18年从紧信用周期转变为稳信用周期后,重新回归信用向上周期,短期来看,政策引导下的经济周期叠加信用周期向上将驱动企业盈利走强,长期来看政策和周期回归中性后,信用周期或许转向从而导致微观层面的违约频率和概率加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来看分母,截至8月2日,受国债价格持续上涨影响,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盘中一度跌至过去一年以来最低点2.795%,跌破2.8%整数关口。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调后导致市场同时美国随着疫苗的铺开,以及生产活动对疫情的适应性增强,美国生产端将朝疫情前的水平恢复。但是受新病毒——德尔塔病毒的席卷,增加经济回复的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主席加息的推迟,美国国债十年期收益率截至8月2日20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徘徊在1.229%附近。中美利差的分化,隐含着估值预也将出现分化,从利率市场来看,中美利差的收敛已经反映了一些内外的差异,当分母端分化预期落地,而分子段的预期仍未兑现的情况下,资产周期的车轮将再次启动,需要关注的是整体周期共振回落的背景下,中美股指强弱转折带来的对冲机会。

全部讨论

2021-10-02 13:28

看法很浅薄,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