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收益60%!滴滴股价剑指何方?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

周四写完 劣迹艺人不得复工,滴滴app能否见天日 后 ,第二天周五,$滴滴(DIDI)$   股价一路飙升,站上4元平台,一天涨幅达到60%

其实这篇文章,我还发到了雪球上,被雪球评为首页推荐,并引来不少网友评论。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的


tteen03-17 10:33

人车匹配和安全都不是核心竞争力。不管哪家网约车出了安全事件,即使不是滴滴的,对整个行业都是灾难性的。高德如果出了安全事件,用户不会涌向滴滴,而是会去出租车和地铁、公交。滴滴的安全能力没法让他独善其身。人车匹配交易也不是关键点,虽然是这在技术上比电商外卖交易难度高得多。
我觉得滴滴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供给端的能力,主要是司机和车源。表现形式就是对庞大司机群体和车源的管理能力以及衍生出的粘性和忠诚度。要让这么多的人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准,愿意出车,服从规则还能长久做下去,不容易。要让人随时申请司机时马上能提供车,同时一站式解决车的保养保险退租续租问题,租金还要足够便宜,也不容易。
另一个竞争力是低毛利率能力,也就是干同样的事儿,谁有能力挣钱谁亏钱。
目前能触达如此规模司机群体的只有高德,如果哪天高德打车全部转自营而且大量补贴,会对滴滴产生威胁。但高德至今没有这么做,说明这件事并不好做,这是一个不容易看到的壁垒。
自动驾驶会是对滴滴核心竞争力的颠覆。滴滴不是显而易见的受益方,而一定是受损方。因为自动驾驶实现后供给端的人和车都不再成为问题。那时钱是问题。钱对滴滴是问题,对BAT不是。
所以要看滴滴在人车供给和低毛利率上的能力是更强了还是变弱了,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
好消息是人车供给和低毛利率是滴滴这几年着重持续地在提升的能力,而且进步显著。包括滴滴的造车,也是为了解决更低成本的供给和提升毛利率。
还一个重要的点是滴滴的管理层是看重股东利益的,滴滴至今没有买地盖楼没有搞新基建,和美团京东BAT比都显得另类。在环境的强压下动作没有变形也很难得。这个得细品,但是和卖国和安全无关。当然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寧不凡03-17 22:59

分析的不错,唯一可惜的是忽略了国情,滴滴这种暗度陈仓跑去美帝上市的行为是性质之恶劣恐怕比马首富当年上海滩炮打司令部不遑多让。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蚂蚁上市被叫停多久了,放出来了么?马首富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吧?


蒙蒙的宝宝03-17 11:37

分析思路很对。但仍需要推测下,zf在未来1-2个月内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

1.滴滴严重违反数据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关闭滴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中国zf政策会崩塌,信任崩塌,信心崩塌,比双减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2.滴滴存在数据安全的风险但未实际发生,限期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滴滴平台的存在大量不合规司机逐步清退,滴滴平台严重扰乱市场定价机制,存在大数据杀熟,要求限时整改,罚款等。大概率会是这个结论。
所以滴滴终归会回到正常估值,看齐uber


我自己觉得滴滴在4元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整理区,短线的投机分子是可以直接获利了结了。后续滴滴能否真的上架,APP什么时候可以上架,完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你是一个长线的投资,相信滴滴最终能够上架,那么我觉得下一个平台应该是在8元,如果再结合滴滴目前的造车计划,恢复到15元发行价并超过也是可以期待的。

滴滴造车在我看来是比很多传统车企造车更性感的一个故事,滴滴本身拥有大量的司机行程数据。通过机器学习,AI算法,滴滴在无人驾驶上的数据积累应该远远超过了蔚来小鹏理想。再考虑到滴滴后续是完全可以强制要求滴滴的司机优先使用它的电动车,那整个销量比起原地0起步的电动三傻,可以得到更大的保证。

但这诸多假设的前提还是在于滴滴的APP能够最终在这次监管大潮中顺利脱身。而刘鹤所负责的金融部门,能否改变目前监管大头的网信办和工信部两部门的态度,还是一个未知之谜。

本人依旧持有滴滴仓位,并耐心等待。
  $滴滴(DIDI)$   

全部讨论

2022-03-19 12:35

滴滴要造车了,300亿平台加100亿车企,给400亿估值

2022-03-19 10:48

$滴滴(DIDI)$ 第二篇长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