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投资学:超越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好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3喜欢:49

#2019雪球嘉年华#现场,雪球基金领域人气用户、$久聪定投(CSI2012)$组合主理人@韭菜投资学 发表题为《超越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好策略》的演讲。@韭菜投资学认为作为散户投资者,要充分利用A股的特点,扬长避短,最简单的好方法就是在市场处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长期持久,中间少折腾,等到市场高估的时候卖出,指数化的长期投资大波段择时,只要做到这三点就能超越市场90%。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韭菜投资学的魏小韭。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李小葱一起写财经公众号,在雪球上发言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在这四年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韭菜投资学这个名字好像没有起好。之前有读者跟我留言说,韭菜不吉利,果断取关。我第一次听到懵了,我想起名字这个事情不就是图个乐吗?难道还要讲风水?直到有一天我听说了股票研究有两个流派,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一个流派叫占星,还有一个流派叫气功。我听到这两个流派之后,我在想投资策略这个事情真的是人上有人,与这两个流派一比,风水这个事情就好理解了。

今天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的也是投资策略,我在接下来会用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要想赚取超额收益,个人投资者有什么好策略?

第一个问题来了: A股未来会不会是一个好市场?判断一个市场好不好的时候有一个最简单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投资者在这里能不能赚到钱?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来看中国股市算不上太好的市场。在中国有一个市场和股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就是楼市。

假如说十年前,如果在座的各位已经开始工作了,但是这十年间都没有买房,大概率来讲是很痛苦的,因为错过了这十年财富增长的最好机会。我相信大家身边应该都会有朋友,这些年靠着买房发财致富了。大家说到炒股的时候会想到什么?2015股灾,2016熔断,2017、2018小盘股的杀跌,不炒股的朋友对股票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靠谱,不务正业,原因还是因为赚钱的人少,赔钱的人多。

我做过一个分析,假设2005年初做两笔投资,第一笔拿出1万元买沪深300,到了2019年9月份,它就变成4.9万。假如我当时选择了在北京买房,按照平均价格来算,每一万元会变成6.7万,如果再加上买房通常会使用的杠杆,首付30%,房地产的收益会是股票收益的4-5倍。

大家看一下,数据上完全支持,楼市确实比股市好,究其原因是国家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GDP保持高速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房地产投资,在我们身后的图上很容易看出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高度正相关。过去这些年每当我们国家经济遇到困难搞宽松政策,钱最后都默默地流向了房地产。

这张图上可以看到2008年、2012年、2015年的三次刺激,在宽松政策之后都迎来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反弹。如果有印象的话,应该也能回忆起来同期房价也有明显的上涨。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国家正处在高速城镇化阶段,大家确实有买房的需求。房地产可以带动很多上游的产业,又比较容易的使用杠杆,地方政府确确实实需要卖地的收入。从过去的经验来讲,发展房地产就是多快好省,各方都赢的方法。

所以说过去十年,房地产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谁买了房谁就拥抱了这个核心,自然就有好回报。

过去股市不如楼市,未来呢?我个人认为一定会有变化,房地产不是永动机,2008、2012、2015年的三次刺激,刺激效果一次比一次弱,为什么?我们说房价越来越高,债务的杠杆也就越来越高,一个居民对房价承受是有上限的,一个经济体对债务的承载能力是有上限的。再往上推,就推不动了,风险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也大。

所以未来我们如果想经济继续发展,必须要转变模式,这一点我们的政府其实看得非常清楚,也很有决心。大家如果仔细去观察这几年的政策我们在干什么,总结一下就是两条主线,去杠杆和搞科技。

去杠杆是为了卸掉过去的债务风险,这是为了解决以前的问题。我们国家房地产有没有杠杆?当然有,我们提“房住不炒”,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今年三季度单季GDP降到6%,我国对房地产调控依然没有放松,说明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不能用过去的模式发展经济了。

搞科技是为了探索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现在我们国家要科技强国,成立半导体大基金发展芯片行业,还要抢先发展5G,这些都是为了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升级。我们希望未来通过科技,而不再是房地产来发展经济模式了。

我们又要去杠杆又要搞科技,钱从哪里来?这点我们国家也做了各种探索以后,放眼全球一看,还是要借鉴美国模式,发展股权融资,通过权益资本的投入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我们国家过去的融资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不太友好,上市重点考核盈利,所以能上的企业是成熟、传统的企业居多,现在成立科创板,搞了注册制,证监会还修订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开放了科技企业借壳上创业板,种种措施都是为了科技领域打通融资渠道。

渠道打通之后最后剩下一步就是找钱,仅仅依靠政府钱肯定不够,必须依靠民间资本的投入,问题来了,我们怎样才能如何吸引老百姓愿意把钱投进来呢?其实老百姓不太懂投资,但是他们懂实践出真知,他们选择市场的唯一标准是看过去几年有没有赚到钱。如果我们要想吸引资本投入,只剩下一条路,我们要把中国股市做强,得有多强?像过去十几年的楼市一样,形成一个持续的赚钱效应,老百姓一看股市里能赚钱,而且能赚稳定的钱,自然就愿意把钱投进来。

所以对于经常有人问,未来十年到底是股市还是楼市好?我的回答很明确,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将是更好的市场。这在根本上,是因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转变,我们经济要想继续发展,就不能再走房地产的老路,要做好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就必须做强中国股市,未来十年投资中国股市就是投资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果大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信心,选择中国股市就不会错。

那第二个问题来了,如何投资中国股市?我刚才说的例子大家可能还有印象,2005年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平均价格算变成6.7万。我买沪深300也有4.9万,但是我们跟身边的朋友做交流的时候,发现买房的钱大家基本都赚到了,可是炒股的很多人还赔着钱,因为房地产是长期的牛市,你买了房只要拿着就是赚钱的。但是中国股市是牛短熊长,如果你闭着眼睛买,没有赶上牛市,倒霉赶上熊市了,那需要赔钱的。

中国股市为什么牛短熊长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交易起来太容易了。现在大家只要拿出手机下个单就完成了。

一个市场交易起来越容易,投资者就越容易进出,市场的波动就越大,变化的周期会越快。

当一个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看见别人都赚了钱,就会吸引更多人进来,进一步推高价格,上涨的价格又会吸引更多人来买,如此循环就形成了牛市和泡沫。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都是这样的模式,这个看开户数据就可以知道,这两次大牛市正是开户人数最多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股市能赚钱,涨的越多开户的人数就越多,导致很多进入A股的人都是牛市进来,一开始就买在相对的高位。

有一天当没有足够的新资金进入,股市就开始下跌,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大家争先恐后的卖出,形成了崩盘,那些在高位买入的人就被套在山岗上了。如此一来回,把整个市场未来几年的购买力都消耗光了,而那些一进入市场就赔钱的人也对股市失去信心,从此A股陷入了漫漫熊市,大家继续赔钱。这个听起来有点悲伤,但却是我们熟悉的故事。

回头看房子,房价没有实时显示,如果你不关心房价,可能跌了20%你都不知道,即使跌了你也不一定会卖,因为交易不方便,交易成本也高,这就导致很多人在买房之后,他一拿就好几年,有的人买了之后压根没卖过,这也使他吃到整个牛市的涨幅。

对于A股来讲,虽然现在外资和机构的持仓比例越来越高,因为外资和机构都是偏配置的,比较喜欢长期持有,但这还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未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股依然会是散户主导的市场,高波动的特点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如何投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入宽基指数长期持有。这是一个肯定不会错的策略,宽基指数代表整个市场,如果你对于中国经济有信心,相信股市会是一个好市场,但是你又担心波动会让你吃亏,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长期持有,让时间去熨平中短期的波动,你就赚市场整体增长的钱。

2005年,我们拿1万元买沪深300,到现在变4.9万,他赚的就是这个钱,年化也有11%。

但是我知道很多投资者不满足只赚取市场平均收益,想的都是超越市场,赚取超额收益。大家要理解,赚取市场平均收益,赚的是蛋糕整体变大的钱,如果你想赚超额收益,意味着这个蛋糕要从别人那里多划一点过来。

赚取超额收益的方法有三种,选股、择时和套利。

那散户朋友最喜欢的是第一种选股,总是想着选出一只10倍股,走上人生颠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条好路。前面说了,你要赚超额收益,你要比对手做得好才行,意味着你选得股票比对手选得好才行。我们的对手是谁?是那些整天不看别的,上班只看股票的专业机构,就是刚才上来领奖的那些人。

大家去想一下,自己花在投研上的时间比得过专职的基金经理吗?大家的投研能力比得过机构动辄几十亿元的投研团队吗?大家的消息有机构多和快吗?如果这些答案都是“不”,你凭什么觉得你选的股票会比他们选的好?不能光靠自信。所以在选股这件事情上,和机构相比,个人是完全处于弱势的,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去拼,没有任何的比较优势,想在这上面赚取超额收益,这是一定会吃亏的。所以不如老老实实的买指数基金。

第二个方法是择时,刚才说了A股的特点是散户多、波动大,通过择时在波动中赚钱是可行的。择时我们面对的还是机构,这个时候散户就有优势了吗?没错,择时这个事情上,散户的优势就比机构大。机构做择时的时候,他会面临种种的限制,最常见的限制是股票最低、最高仓位的限制,他只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即使他在这个范围内变化,因为机构的持仓量比较大,买卖速度慢,调仓的难度比散户大得多,还有就是他的资金期限往往不固定,举个例子,在熊市底部的时候,基金经理不想减仓,但是基民一直在赎回,基金经理就只能被迫卖出了。对于散户来讲,他没有持仓比例的限制,船小好掉头,只要做好了财务规划,他的资金期限就可以更长,这些都是优势。

但实际上,我们却发现择时没有给我们一些散户赚到钱,问题呀,就出在过度择时了。我刚才说散户特别爱交易,一年可能要做几十次的交易决策,其中大部分是无效的,有些甚至有负面作用,股市是长期向上,但是短期充满随机波动的市场。如果说你的决策周期太短,一定是跟随机性做无畏的斗争。

择时能不能做?当然能做,但是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大周期,我们要充分利用的是市场情绪的波动。比如在熊市的时候大家都不买股票了,基金也赎回了,这个时候股票价格是偏低的,择时就应该买,而大牛市的时候,大家蜂拥进入市场,价格一定是偏贵的,择时就应该卖出。其他时间买完了或者卖完了,等着就好。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识别牛市的顶和熊市的底,但只要大波段做对了,择时就能为我们贡献非常好的超额收益。

最后说说套利,套利这个事情也是散户可以做的,属于锦上添花,但是需要稍微多一点点的知识。比如说打新,它就是最简单的套利。在场内交易的封闭基金往往都有折价,但是交易量比较小,这些资金容量有限的机会也是留给散户的。

最后总结一下,作为散户投资者来讲要充分利用A股的特点,扬长避短,最简单的好方法就是在市场处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长期持久,中间少折腾,等到市场高估的时候卖出,指数化的长期投资、大波段择时、利用套利机会,只要做到这三点就能超越市场90%,十里挑一。

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我应该如何识别股市的低估和高估?现在市场比较流行的是计算指数的市盈率,和自己的历史比,算出当前估值在历史上排序的百分位,在市盈率处于低估的时间买入。我用的是一套改进的方法,在使用传统百分位法的时候,会发现它忽略了两个问题:

一、他没有考虑利率的水平。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市场的市盈率是10,股票指数的市盈率,大家觉得值得买吗?意味着未来一年可能会赚10%,你可能会说值得,其实不一定。如果现在国债的收益是20%,相信更多人会愿意买没有风险收益率又更高的国债。假如国债收益率是1%,这时候大家更愿意买股票了。投资品之间有相互替代性,即使指数市盈率自身没有变化,环境变了,贵与不贵的判断就会发生改变。

二、没有考虑周期的影响。市盈率的计算是用价格除以盈利,希望通过市盈率百分位的变化实现价格的低买高卖。但在经济衰退和经济过热这两个时期,这个想法会失效。因为在这两个时期,股票盈利的变化会远远快于价格,导致市盈率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呈现相反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美股,当时金融企业的盈利大幅下降,导致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在2009年迅速飙升,到2009年底,飙升到了十年的最高点,按照传统百分位法来讲,这个时候股价贵了,应该卖出,但当时恰恰是股票最便宜的时候,如果你把股票卖了,就会错过之后的十年牛市。

所以我原创了一套方法,把股票和债券的利差作为基础估值,再经过周期和通胀的调整,来改进这些问题,具体的方法因为比较复杂,今天来不及讲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韭菜投资学”,回复“估值”两个字,会收到非常详细的估值说明,每天晚上我也会通过这个公众号,推送按照这套估值法算出的估值表,里面还会有50多个行业的具体估值。

讲到这里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祝愿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路同行,一起收获满满。

@今日话题 @雪球活动

全部讨论

2019-12-03 01:16

看看她的个人组合,惨不忍睹,还好意思在这讲?

2019-12-02 11:08

天啊!把投资想的太简单了

2021-01-30 17:11

风华绝代石榴姐

2019-12-02 21:31

见到韭菜姐本人了

2019-12-02 20:22

估值

2019-12-02 16:34

a股的beta自己看,就问你丢不丢人。

2019-12-02 15:01

之前我一直以为韭菜投资学书是个男的,到了现场发现竟然是个镁铝,看来应该把取关的公众号复关了

2019-12-02 14:03

如何判断自己是韭菜?

2019-12-02 11:14

有美女!
@韭菜投资学 不如 @葱姜蒜一勺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