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孤四月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巨师您好,长期看您的帖子,您对宏观把握指导股市深表敬佩,今日已跟您的步伐入手北方华创。请教您一下,紫光股份已经跌破年线,成交量不见下来,北上资金还在继续买入,已浮亏20%,后面走势会如何?

热门回复

2020-10-23 12:21

像北方华创我并不是现在进,是前两年回踩半年线时完成布局,只是说我认为现在是个好的位置,在半年线附近。最重要的它是芯片最早启动之一,后来以年为单位向上分层的股。即便2018年熊市,也是踩到2017年前高区域就能站住。重点要抓这种股。云计算里能做到这点的就是用友宝信广联达,所以2018年开始一直是最重仓位持有。没有做的光伏板块,看长期图能做到的是隆基股份,2018年市场崩盘时,隆基踩到下方长期箱体上沿区域就站住(2017年8月高点),任何强势板块涨多了,有大量获利丰厚的获利盘后,都可能调整。芯片上半年大涨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向上大幅远离半年线后不能买只能持有。前期没有布局的等回踩半年线或年线区域时,这时要选龙头,而不能选平庸股。能成为行业第一的必然方方面面有过人之处,才能不断创新高,过去平庸公司能出头是小概率事件,像3月24日有无数股回踩半年线,我选的还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立讯精密和之后踩半年线的三一重工(曾经做丢过),他们都是自身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过往的走势也印证了这点。就像亚马逊,苹果,台积电,三星,阿里巴巴很早就成为了伟大的公司,这些年来回踩半年线和年线优选它们而不是平庸公司,必然比大多数人做的好。去年初买恒生电子的箱体突破回踩前高,前期买比亚迪的箱体突破回踩前高都是因为它们是行业翘楚,比亚迪车长期给人低廉感,外观包括logo设计差,但是电动车核心是电池,比亚迪电池长期在世界也是第一梯队的。有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去年国家救即将破产的蔚来,就如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救伊利公司一样。给你见微知著的信号就是对新能源领域扶持,有国家意志在背书。行业地位不是靠资金堆出来的,中国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变革时期,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才是所有问题的主要矛盾。买回踩要找符合这个条件的最好公司。紫光股份通过这两年走势就知道不是龙头,同板块龙头前两年早就启动后,它今年初才箱体突破,然后碰历史前高遇阻,跌回箱体,再次突破又碰前高遇阻(今年7月14日),随后跌回箱体。要思考的是前两年板块大涨时,它不跟涨继续走箱体。说明在大资金眼中,它并不优秀。属于跟风品种。便宜低价会吸引很多人,这也是大多数人固有思维模式。但社会发展和市场规律并不是这样的。是强者恒强。有了话语权,有了品牌效应,就能吸引更多资源,形成马太效应。发现规律,遵循规律。

2020-10-26 23:36

从2018年开始做的科技股不都是这个行业么?我今年才开始做新能源。新能源选的是3月24日回踩半年线的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和箱体突破后回踩前高时的比亚迪。它们也是科技股。关键的问题是科技股中鱼龙混杂。要通过这3年来的长期走势分辨谁是真行业龙头。长期走势和行业地位是互为印证的。比如说银行股,2005年时招商银行就是国内最好的,宁波银行也有崛起之势。现在看走势也是远比其它银行走的好。房地产2005年万科和保利也是行业标杆,现在看走势也是长期大幅超越其它地产股。任何行业都有马太效应,优势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形成品牌效应。后来者不容易出头,更多的只能靠差异化。(比如拼多多,小熊电器)中国能在高铁领域领先,除了政策扶持,国内市场够大。还受益于美国在高铁领域是空白,而大飞机领域,传统汽车领域很难追赶。因为别人有庞大的产业链。几十上百万的从业者长期构建的技术壁垒。创新研发不是喊口号,首先要有足够多的高薪岗位,要留的住人才。芯片行业和前些年的光伏一样,有大量的骗国家补贴公司。国家要继续的原因就是先要建立生态,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在发展过程中,脚踏实地能搞出成果的公司会获得更多资源,形成品牌效应,垃圾公司就会被边缘化。在长期走势上会同步反映。之前说过比如光伏板块的隆基股份,前几年的走势就和其它光伏股完全不同,是逐年向上分层。云计算国产软件的用友,宝信,广联达,恒生电子。芯片的北方华创,锂电池的亿纬锂能这三年都是这种类似走势。所以才留。5g板块看几个龙头能不能收回箱体下沿,没收回前不急。前期给了比亚迪箱体突破后回踩历史前高机会,先抓确定机会。抓大放小。一个好公司要在本行业持续深耕做到杰出,而不是像乐视一样四处扩张,每个行业都有壁垒,跨行相当不容易。搞传统汽车比亚迪没有优势,但是搞新能源汽车,就是比亚迪强项了。磷酸铁锂电池和三电技术都是自主研发世界领先。比如刀片电池和吊打同价位特斯拉modle3的比亚迪汉。再加上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进行组合互补。就不会错过新能源时代风口。就像2018年建立用友宝信广联达组合一样。至少会有一家将来脱颖而出。都是龙头能多选时不单选。比亚迪汽车差的是品牌效应和4s售后服务,核心自主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很多国人还在用过去的眼光看待比亚迪汽车。这就是机会。内循环正是国货品牌崛起良机。市场每次好的买点都是市场恐慌时,看谁能在关键位率先站住。今年3月24日,2月4日(国内疫情爆发后第一天开盘)去年5月8日,去年初,前年2月崩盘时都是要选率先启动流动性好的的强者,行业龙头,所有人恐慌时进。美国3月疫情爆发时,亚马逊第一个站上年线。特斯拉当时在年线上收出18%的涨幅(3月19日)。而前期的下跌清洗了恐慌盘,大资金才有机会大量收集筹码。

2020-10-24 12:57

所有向上远离半年线的股都开始轮流快速回落,形成传导效应。长期均线代表长期平均成本,比如半年线代表半年市场平均成本。大幅向上远离半年线时,市场积累了大量短期获利盘。经常说的向上大幅远离半年线后不能追就是这个原因,特别是靠近上方历史前高时,市场平均成本没跟上。稳步上行时,大多数人不会跑,一旦有人抢跑,形成大跌时,由于向下速度快,大量人为了锁定利润都会减仓或出局。出现连锁反应,蜂拥卖盘出现同时,买盘就会快速减少。如果你成本不是特别低,当然要减仓。等待靠近半年线和年线时再回补进去。前提是符合时代长期风口的龙头公司。这种公司随后当然有可能短期跌破半年线或年线,但随后能收回。迎合时代最大需求的龙头公司,会形成优势资源累积,成为寡头。让后来者难以立足,而资本又是逐利的。像2003年开始,中国出台将房地产行业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么多年来,如果只选万科保利这种龙头,远超其他房地产公司,房地产行业还是同质化极强行业。而科技公司是高门槛行业,马太效应会非常强。创新研发要大量烧钱,很多价值投资者会要等市场竞争格局明朗后才会介入,涌入确定性的优质公司。每次大回落都是观察良机,能持续看出什么样的公司被市场资金认可(市场全面调整时,在关键位附近能站住,下一波又能创新高,不断向上分层)。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前十年就是这样走出来的,比如疫情爆发美股熔断崩盘时,亚马逊率先在年线附近站住,先破后立。云计算板块里,用友宝信广联达前三年也是如此,每次回踩都是半年线和年线附近站住,然后下一波创新高 ,有了客观依据,所以才长拿。北方华创这几年长期持有也是如此。芯片被美国掐脖子,这个脖子是自己掐的。纯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是,资本是逐利的。过去十七年房地产躺赚年代。对其它行业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在自主研发高投入低受益领域更不受资金待见。中国有集权优势,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后,一定会进行全力政策倾斜。但科技又不能搞大跃进,市场会出现大量骗补贴科技公司,鱼龙混杂。要把优势资源集中到长期深耕,研发投入占比高,有成果的公司,比如说比亚迪。让真正有潜力自主创新公司获得更多资源,做强做大。如果做长线就要不断观察,留强去弱。长期走势上反映就是好公司也会回调,但不会打回行情起点,靠近半年线和年线附近会站住(包括先破后立)。现在大量股来到半年线和年线支撑附近,观察谁能抗跌率先站住。这也是大资金调仓布局的线索。

2020-10-25 11:28

我记得疫情刚开始期间,先站起来的宝信,结果宝信比用友果然涨的好。

2020-10-25 11:09

先生,现阶段我们要观察的是半年线年线附近谁先站住,涨幅好的,仓位比相对多。

2020-10-24 21:30

巨量老师,信创行业算是迎合国内未来时代需求的么?还有5g应用方面?希望指点

2020-10-23 16:13

请教巨兄,今天又轮到了广联达和三一,余下2个月科技股的日子可能会比较难。接下来怎样操作才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