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6回复:239喜欢:81
我身边已经很多人发誓不再买任何形式的基金了!
他们正在力劝其他人不要买基金和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品。银行他们也基本不在信任。
美的股市历经100多年,散户慢慢消失。
我们的股市历经30多年,机构提前消失。
2024.2.2北方小年,“转融通”三个字,将成为任何理财产品最醒目的警示!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suiyuan042002-03 18:28

转融通,融资融券,期指,期权,量化,T+0本身都是交易工具和衍生品,很多都是控制风险才使用的,没有对错,关键是其他国家交易市场是一视同仁,人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和参与这些衍生品,资本市场除了投资,还有其投机的博弈性质,公平,公开的交易规则之下,愿赌服输,天经地义。可在我们市场,这些却成了最顶端资金和机构才能使用的特权,普通散户只有单向做多一条路走到黑,那散户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啪瓦落地102-04 06:57

这里天然就是友好做空,不利做多的市场。还喜欢搞些个伪创新的金融衍生品害人。

Gui菜02-04 09:01

主要是融券可以现金还,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也是很炸裂的,天然避免了被逼空的风险

学习才是硬道理02-03 22:50

这就是n×30%的n次方

全部讨论

基金公司根本就不在乎,等下一轮周期到来时,又是一次上涨泡沫和崩盘,只不过可能换了一批人吧

图片评论

买基金的脑袋都有问题,这波之后,基金只能卖给00后了,投资者不断的受教育

02-04 12:40

背离了初心使命,辜负了委托人的托付,基金公司必须拿来祭旗

02-03 17:32

确实,银行客户经理推荐的理财,先问保本吗,现在只做存款了

最搞笑的是有人说基金更专业,就那些股票,自己买不就得了,干嘛把钱给人家帮忙买股票?收益不高,手续费倒不少,而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02-04 02:11

我和你相反,我力劝身边所有股友抛股票买基金
比如纳指,日经,德指,法指等ETF。。。

买基金好,基金经理专业

02-04 01:10

大银行从2023年涨到了2024年,这与房地产行业形成了倒挂,很明显是人为因素,而非市场因素。我记得不错的话,这么多年以来,银行收益有30%来自于房地产吧。除了房地产,还有地方、城投的贷款,当然还有企业的贷款、消费贷款等,至于房地产行业、地方债、城投债的问题自不必多说,企业扩产信心不足、民众消费意愿减弱也不用说了,都是存在的事实。社会贷款意愿不强,而存款意愿加强,那么,银行的利润增长持续性如何?如果利润增长不能够持续,高股息能够持续吗?
如果股市亏损持续扩大,房地产是否会出现断供现象,是否会扩大?不可不做好预案!
既然知道以上问题的存在,把大银行股价拉升到这么高的位置,如果后续出现一些问题,谁来负责?谁能负责?这将是指数不能承受之重,更是投资者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对银行的操作最佳策略应该是趁着大银行成交金额尚未大幅放大之际,千万不要再拉升了,只能一边承接一边让其缓慢回调!!!

02-03 20:59

限售股、基金、各大股东锁定的筹码通过转融通,基本全流通了,而且是T+0,每天循环若干次,放大效应不少,天天杀基,所以买不完,根本买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