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46喜欢:1
$比亚迪(SZ002594)$ 你猜为什么深圳不在加州州长访问时秀出m7的智驾,而是秀出仰望U8,因为啊,人家是来关注气候变化,那为啥人家关注气候变化不关注智驾啊,这么说吧,汽车的电动化是一个与全球、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大课题,是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这一历史大势中的大课题,智驾为代表的智能化是啥?是有了电之后在车上玩儿的绣花拳头,懂吗?一定意义下,智能化和电动化根本就不是并列关系,电动化是汽车跨时代的大迭代,智能化是电动车内部的小进步,而且啊,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电动化进程只是到了10%而已,可以认为是刚刚起步,大部分国家的消费者甚至第一次听说或者体验电动车,只是在中国这个超级卷的国家,智能化被那些没有电动化优势的新品牌拿过来当卖点,恨不得马上实现,更是喊出了“非智驾不电动”的口号,简直是眼界太小。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没有电动化优势的新品牌往往都与互联网有关系,借助其扩音器(或者大嘴)般的舆论影响,天天大喊大叫,更是给人一种智驾已经大局已定的感觉,我想说,你们太着急了,站在全球视角下、站在历史长河之下,不过是一个胡同里吵翻天而已。比亚迪老王之所以这么稳稳推进,也一定是因为站的高看得远,不慌不忙,做大事的风范。<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2023-10-24 16:39

智驾在未来两年必有一个劫难从而引发一个低谷,那就是大量出现辅助驾驶失效引发的事故,那时候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也会扩大这种影响,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会经历初始的亢奋期、反思低潮期、成熟稳定期、落后消亡期,而智驾才处在第一个阶段。

2023-10-24 22:21

还在说华为自动驾驶,又说比亚迪的辅助驾驶落后,我说说我的看法,自动驾驶用几次后 车主就大概率不会再用了,就是个鸡肋功能。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驾驶逻辑不一样,而车的逻辑是固定的,一旦车的逻辑和你的逻辑不一样,你就会非常变扭。打个比方吧:前面斑马线了有个行人就快进入车道了,一般我会估算距离,如果可能我会加速在行人进机动车道前过去,这样就不用刹车礼让行人了,但是如果自动驾驶没有加速,而导致停车礼让,而行人又接二连三的过,我会很不爽。又或者自动驾驶加速通过斑马线而我是一个保守型的驾驶者,这样突然的加速会吓到我,而我又不赶时间,礼让我是无所谓的。我赶时间的情况下,红绿灯我紧贴前车然后在绿灯的最后一秒过去了,而自动驾驶不知道我赶时间,他保持安全距离导致很多绿灯灯尾都赶不上,要是碰上个性格急躁的人,肯定不爽。再比如车流很多,你在中间车道,下一个路口你要右拐,但是车流密集根本无法安全变道,自动驾驶会强行加塞吗?但我知道你肯定会。辅助驾驶就是驾驶员要随时接管监控车辆运行,但是驾驶逻辑的巨大差别,会非常非常变扭,导致一路上惊出一身冷汗。钱花了好多,但是不好用,这就是现实。牛逼吹的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出了大事故驾驶员要担刑责的事实。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华为被美国制裁了

2023-10-24 17:06

资本裹挟下的技术,是为谁服务?只有比亚迪有底气具备这种独立性和纯粹性

2023-10-24 17:05

满大街吹喇叭,但该跟进还得加紧跟进,不只是智驾,还有800V快充。

2023-10-24 16:46

自动驾驶一点都不自动,智能驾驶也不够智,什么时候叫“傻瓜”驾驶了,估计就差不多了(参照当年的傻瓜相机),然后就是可选的人工驾驶那才叫高级。

2023-10-25 15:04

个人赞同你的观点,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电动化必须彻底,才能进行智能化建设,这是最稳也是最快的汽车革命路线。它们是先后阶段的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国内市场因为比较卷,所以把这两个阶段一起走了,很多厂商其实在机械,电子层面比较薄弱,所以它们打的差异化战略决定了他们必须侧重智能驾驶的开发和宣传。但是工程的客观发展规律不会因此被颠覆,汽车的电子电气工程化是需要比较成熟的发展的,否则凡是跳过该阶段或者阶段发展不彻底的厂商最后一定会遇到瓶颈或者风险冲击。

2023-10-24 17:46

如何看待今天北向巨幅卖出比亚迪

2023-10-24 18:12

好文共享

2023-10-24 17:00

啥时候让川普坐一坐,广告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