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长期不涨是有原因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因不用多说,图表说明一切:

流通市值VS平均股价:

上图是2011年至今的流通市值和平均股价叠加图。

可以清晰看出,流通市值过去其实是不断创新高的,近期也是高位横盘,并没有明显下跌。

看平均股价就很明显,是一路下跌的。

再看一个历年平均IPO数量:

IPO数量,2004年1月1日是3041家,2023年12月31日是5322家,十年退市累计大约200家,相当于十年总共上市2481家,平均每年上248家。

而2020-2022年三年,每年都上了四百多家,上市显然加速了,这也是这几年感受上比以前更差的原因。

以上就是A股过去十几年一直维持3000点附近的真实原因。

不过自从吴老板上来之后,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看另一些数据,2024年至今,差不多半年时间过去了,仅上市40家,而确认退市的已经有33家,跌破1元面值,面临退市的还有28家。

后面接近一元退市线的还有很多。

备注:没有数据的都是确认退市停牌的股票。

可见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数量大减,退市数量大增,退市数量甚至还要略大于上市数量。

各位再观察历年IPO数量和大盘的关系。

2005年仅上市15家,市场也是一个阶段性低谷,2006-2007年走出大牛市。

2003年仅上市2家,那一年IPO基本处于停滞状态,A股也是一个历史低点,2014-2015年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2014-2023十年时间,上市数量一直很多,退市很少,导致A股也一直很弱,基本属于历史上最差的十年。

2014年IPO数量大减,退市数量大增。

那么,未来是否还会重新走牛?

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很难有过去那样的大牛市,但局部牛市是没问题的。

今天陆家嘴金融会议,吴老板也讲了很多东西,但没有细则出来,导致很多人根本不信。

我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要看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

其实细不细则的无所谓,关键是要看怎么做,不干事的话出细则也没用。

吴老板上来后干了很多事情,至少IPO数量是大幅减少的,各种做空和减持渠道也被严格限制,退市大幅增加,这就是实事。

但市场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不是有利好就立刻会好转。

但阶段性的调整反而应该视为机会。

对未来有信心的人自然要大胆做多,我近期一直维持在100%-130%仓位之间,显然我是有信心的人,我并不会因为一时的调整动摇对未来的判断。

现在评论区就有很多反对的,骂人的,不过都是对手盘,我也无所谓。

如果各位意见高度一直,那么说明我的判断很可能也是错的。

回到今天的市场。

指数继续走弱,目前还是沿着五日线阴跌,MACD弱势区死叉区间,短线还有再次探底的可能。

不过3000点还是有比较强的支撑,后面如果快速跌破3000点,也会很快拉回来。

很多板块和个股也不跟指数走,还是重板块个股就行。

具体板块方面,证券三重底,叠加估值低位,可以没耐心布局。

军工短线走弱,破了十日线,还有一定调整压力,中线继续看好,调整中是逢低布局机会。

有色板块冲高回落,短线还有做双底的可能,等双底确认后可以逢低做多,下半年全球大概率重新进入量化宽松政策,有色板块中期还是比较看好。

低空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是潜在经济增长点,今年还会反复炒作,但短线不适合追高。

半导体连续反弹,接近压力位,叠加未来中低端芯片产能过剩预期,后面继续冲高可以开始减仓。

通信设备短期涨幅太大,也不能追涨,等回到十日线附近再做多。

AI相关反弹力度不强,继续观望,等重新放量后再关注。

个人仓位125%。

$比亚迪(SZ002594)$ $宁德时代(SZ3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