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巴菲特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31喜欢:80

作者:刘红 陆宝投资

北京时间2月24日21时,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是巴菲特从1971年开始写下第一封致股东信后第53封信。虽然我只是伯克希尔300万股东中的一名微不足道的小股东,读完今年的股东信,我依然心潮涌动。

我每年也和大家一样,会首先关注伯克希尔最新的业绩情况。今年的股东信,这块内容竟然放到了最后,有意思。

数字显示2023年的收益为962亿美元,每股市值的增幅为15.8%。如果看短期,和去年标普500指数涨了26.3%相比,巴菲特跑输了指数。但是从长期来看,从1965-2023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的10.2%。同期绝对相比,伯克希尔涨了43847倍,而标普500指数只涨了312倍。巴菲特创造的投资神话,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关注到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676亿美元,这表明巴菲特的股票投资仓位比往年有所下降。

究竟是什么能力什么精神什么运气造就了如此牛的投资神话?这是我常年反复萦绕在脑海的问题。学习琢磨了二十多年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经历了崇拜、思辨、信服、羡慕等等复杂的情感……我现在的答案有些沮丧,同时也感到有些轻松。因为我认为,世上将再无巴菲特。

分享6点我读2024年股东信的心得感想:

PART.1

巴菲特有芒格这样“亦兄亦父”的搭档知己,这个福报是可遇不可求的

今年的股东信,巴菲特开篇就向芒格致敬。

巴菲特在信中写得:芒格在他投了伯克希尔三年后,告诉他:沃伦,别再考虑收购像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公司了。但既然你已经掌控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并且还能以合理价格收购其他优秀企业,那你就应该专注于这些优秀的企业。换言之,放弃你从偶像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巴菲特的导师)那里学到的一切。虽然这种方法在小规模实践中是有效的,但在更大的规模上则不然。”此后,我多次遵循了他的建议。多年以后,每当我旧习难改时,他总会及时地将我拉回正轨,直至他辞世。

做投资必须承受较大的压力,我从业多年,听闻过很多合伙人之间因为利益或者理念分歧分道扬镳甚至发生更多的难堪之举,而这份股东信让我们看到了君子之交的典范:一位懂得感恩,另一位施恩不图报。巴菲特说“查理从不试图独揽创造者的荣誉,而是乐于让我站在领奖台上。我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买下伯克希尔的控股权。但是,芒格向我保证,既然我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会告诉我如何改正我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他与我的关系既像是兄弟,又像慈父。即使他深知自己是对的,他也会将决策权交给我,并在我犯错时保持沉默。”读到这段文字时,我是真心羡慕和佩服这两位谦谦君子,因为在他们的互谦与互让中,体现的正是君子的胸襟和格局。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人,我非常明白做投资是一项艰难且孤独的工作,犯错是投资的一部分。而巴菲特能拥有芒格这样一位智者陪同前行在投资的路上,从他们一见如故(当年巴菲特28岁,芒格35岁)到始终并肩战斗,相互信任相互鼓励,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陪伴长达64年!这样的福报,实在是无敌啊!

PART.2

现在的市场展现出更多的赌场式行为,当金钱压倒了道德,就算巴菲特再世,也将无能为力

今年的股东信,巴菲特写得特别坦率:“虽然股票市场比我们早年的时候大得多,但今天的活跃参与者既没有比我在学校时更稳定的情绪,也没有比我在学校时受过更好的教育。相反,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市场表现出更多类似赌场的行为。赌场现在存在于许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诱惑着客户。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华尔街希望它的客户赚钱,但真正让它的客户热血沸腾的是狂热的股票波动。在这种时候,一些不负责任的推销行为可能会层出不穷。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做,但总是有人在这么做。

当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场面有时会变得令人痛心。我们目睹政客们因利益冲突而争吵不休,社会的分裂和对抗愈发严重。那些肆意妄为的犯罪分子似乎总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为他们提供了庇护。而普通民众可能会在这场风暴中失去方向,陷入贫困,甚至因绝望而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觉得,金钱压倒了道德。”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过去几年国内的证券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一些迹象。假如劣币驱除良币一再发生,后果将是可怕的。

巴菲特还提醒大家:资本收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资本主义中,一些企业会长期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则会被证明是个“无底洞”。要预测哪些企业会成为赢家、哪些会成为大输家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那些声称他们知道答案的人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江湖郎中。

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答案也在这份股东信中,那就是巴菲特的妹妹伯蒂,我们只需要向非常理智的伯蒂学习即可,巴菲特称赞她很理智,非常理智。伯蒂从不冒任何风险,她本能地知道专家永远应该被忽视。伯蒂深知激励的力量,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以及人类的弱点和行为模式。她能够从人类行为中捕捉到各种“线索”,判断谁在“推销”,谁值得信赖。简而言之,她并非易于受骗之人。

做投资最怕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但当互联网席卷全球,信息大爆炸时代下,投资变得更加难以独立。同样信息受控和信息不充分,投资也同样难以客观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菲特生在了好时代,能呆在奥马哈读财报看报纸,用常识做投资,实在是非常幸福。

PART.3

永远不冒资本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巴菲特生在美国的上升周期值得庆幸

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股神,恰恰因为他从年轻时的激进进化到了后期极端的财政保守主义,他称这是对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企业承诺。而且巴菲特非常客观,他明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过分谨慎可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比喻说这种谨慎像为防火堡垒式建筑购买保险一样。但他却坚信,这种谨慎是保护股东利益的关键,因为他绝不想对任何信任伯克希尔的个人造成永久性的财务损失。

往年的股东信,巴菲特不止一次感恩自己生在美国,认为有很好的制度保护。今年巴菲特更直接了,他写到:在美国顺风(American Tailwind)和复利力量支持下,只要我们在一生中做出几个正确的决定,避免严重的错误,我们就能够在经营的领域取得持续的成功。

显然,巴菲特也意识到了,有顺风未来就会有逆风。这是客观规律,很难避免。万物皆周期。再好的运气也会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巴菲特反复强调的是正确的投资理念,只有坚持谨慎谨慎再谨慎,减少糟糕的决策就可能继续成功。

PART.4

巴菲特之前做到了,这次终于说出了他的格局观和底层逻辑:当经济动荡发生时,甘当救火队长,乐意作为国家的资产发挥作用

犹记得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时,巴菲特孤勇作战,公开表示要抄底后,被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嘲笑冷落的场景。

也记得2020年美股8天内的3次熔断,巴菲特出来喊话:活久见。我特别留意了巴菲特当时的操作。据美国证监会披露,巴菲特3月3日斥资3.59亿美元增持了纽约梅隆银行,增持后占纽约梅隆银行股本比例超过10%。此外,2月27日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斥资4530万美元买入达美航空超97.6万股,平均每股46.4美元。显然,尽管当时巴菲特也巨额亏损,但是他果断补仓毫不手软。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说到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当经济动荡发生时,正如它们会发生的那样,伯克希尔的目标将是作为国家的资产发挥作用——就像2008、2009年那样,虽然只是以一种非常微小的方式——帮助扑灭金融火灾,而不是成为无意中或以其他方式点燃火灾的众多公司之一。” 我们将永远忠于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股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虽然你的钱和我们的钱在一起,但它不属于我们。

对于BNSF铁路公司碰到的投资困难,巴菲特的理解让我眼前一亮:铁路运输是一项户外工作,许多员工在艰苦、有时甚至危险的条件下工作。一个不断演变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愿意在某些铁路运营中从事艰苦且孤独的工作。工程师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3.35亿人口中,一些孤苦无依或精神失常的美国人将选择躺在100节车厢的超重型列车前自杀,而这种列车在不到一英里或更长的距离内是停不下来的。你想成为那个无助的工程师吗?在北美,这种创伤每天都会发生一次;在欧洲,这种情况要普遍得多,而且会一直伴随着我们。铁路行业的工资谈判最终可能掌握在总统和国会手中,此外,美国铁路公司每天都需要运输许多危险产品,而这是该行业想极力避免的,“共同承运人”一词界定了铁路的责任。去年,由于收入下降,BNSF的盈利下降幅度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燃料成本也有所下降,但华盛顿颁布的工资涨幅却远远超出了国家的通胀目标,这种差异可能会在未来的谈判中再次出现。我特别为BNSF对国家的贡献感到自豪,也为那些在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冬天在零下的户外工作以保持美国商业动脉畅通的人们感到自豪。铁路在运行时不会受到太多关注,但如果铁路无法使用,整个美国都会立即注意到这里。虽然对BNSF的预期期望错了,但巴菲特却表示:一个世纪后,BNSF仍将是国家和伯克希尔的重要资产。

我是读到这里时,才决定一定要写点儿什么的。今年的股东信实在太珍贵了,因为巴菲特为伯克希尔的投资理念道出了他的格局观和底层逻辑。那就是:无私为大私。

或许只有拥有这样的境界的人,老天爷才敢让他发大财吧?

PART.5

对五家日本商社的投资展示了巴菲特的开放心态和深厚功底,投资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今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表示伯克希尔将无限期保持对伊藤忠、丸红、三菱、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这五家日本商社的投资。我对日本市场的兴趣也产生于2020年上半年。所以当我看到2023年巴菲特和阿贝尔亲自前往东京与这几家公司管理层拜访交流时,我特别留意相关报道。今年春节假期我正好在东京考察。当地朋友也开始纷纷和我交流日本的上市公司情况,这与2020年的冷清全然不同。看来股市的溢价效应正在发挥作用。

在股东信上,巴菲特表示对日本五家公司的投资成本共计1.6万亿日元,五家公司的年末市值达2.9万亿日元。另外日元贬值还为伯克希尔带来了19亿美元的年终收益。所以除汇率因素外,这笔投资真实获利为61%。我一直在思考巴菲特投日本的投资逻辑有哪些要素,之前我猜测有汇率的原因,但是巴菲特在信中写到:“Greg和我都不相信我们能预测主要货币的市场价格,我们也不相信能雇到有这种能力的人才”。这样看来,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反而更加清楚了,依然是基于投资性价比。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啊!2003年投中石油,2008年底投比亚迪投资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巴菲特的内心得有多么自由啊,难怪每天都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呢,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PART.6

耐心会有回报,想要改变命运,要有超级超级耐心

巴菲特总是强调耐心。今年他写到:“耐心会有回报,一个了不起的业务可以抵消许多不可避免的平庸决策。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仍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一直很有趣。积极的一面是,经过59年的整合,我们现在拥有各种业务的一部分或100%,按加权计算,这些业务的前景略好于大多数美国大公司。凭借运气和勇气,从大量的数十个决定中涌现出几个巨大的赢家。我们现在有一小群长期担任经理的人,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去其他地方,他们把65岁仅仅视为另一个生日。”

65岁,在巴菲特看来,应该才是基金经理的黄金年龄。因为从入门到经历3次完整的经济周期,大概就需要30年时间。第一次找感觉,第二次找线索,第三次找方向。这是合理的,水稻小麦成熟期不同。基金经理的成熟期客观需要这么长。反观国内,我是比较担心基金经理被催熟的速度实在有点惊人。

而对于投资机会的焦虑,巴菲特的信对我们也有重要的启发:“如果我错过了一个--我已经错过了很多!--另一个总是会出现!” 真是字字走心啊!

尽管我们成不了巴菲特,就算世上再无巴菲特。我们依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活在当下,机会一定留给有准备之人。

保持耐心!与君共勉!

刘红

2024年2月26日写于上海

全部讨论

即使成不了巴菲特,也无需沮丧。我们要汲取成功者的智慧,把握当下机遇,耐心准备,因为机会总是垂青有备之人。共勉:耐心与准备,是抓住机遇的基石~$央企ETF(SH510060)$ $港股红利ETF(SZ159691)$ $沪深300(SH000300)$

02-28 13:07

02-29 03:51

文章不错。巴菲特再世?怎么给写死了。别看巴菲特怎么大喊美国,他总的来说,是为股东负责的,用他的话说,那傻事他是不干的

给您点赞!好文笔!解析直入人心…

02-28 12:54

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1954年巴菲特把钱都投给可口可乐比自己干赚得更多,这58年来相当于白费力气。这就像比尔盖茨卖掉微软的股票买了其它股票。

02-28 07:49

和去年标普500指数涨了26.3%相比,巴菲特跑输了指数。但是从长期来看,从1965-2023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的10.2%。同期绝对相比,伯克希尔涨了43847倍,而标普500指数只涨了312倍。巴菲特创造的投资神话,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02-28 07:20

学习

02-28 09:02

难得,坚持

02-28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