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小盘策略绝艺总纲】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3

正文:

小市值策略有很多流派,有程序员为主的“数据派”,以回测和多因子闻名。有做借壳,做概念的“炒作派”,以一夜暴富,会所嫩模闻名。还有认死理的“轮动派”,按市值倒数排名分散买入,不胜不归。这些流派无一不在上一波蓝筹牛市中销声匿迹,信徒放弃信仰,转投它门别派的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一片寂静与沉默中,小市值又复活了。

如何证明?我拿道友举一个例子。在自己的标的中,最常见的身影是金元顺安元启混合,今年带着激增至15亿的基金规模,实现了近50%的绝对收益,对比沪深300更是不用多说。它的策略是什么?基本属于“数据派”和“轮动派”的结合,将仓位平铺在许多小市值股票上,像收过路费一样吸取这些小市值身上的流动性。

回过头来看,“注册制”一直是小市值策略躲不开的话题。以往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A股终将港股化,低流动性仙股和小市值将会充斥整个市场,也因此稀缺的蓝筹迎来了一波史诗级牛市。而现如今,许多家庭正在为这轮爆炒买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什么可怜这些家庭?因为蓝筹的炒作观点太正确了,对普通人太具有迷惑性了。其他的爆炒也终将有人买单,更多的是愿赌服输和赌狗下海,不牵扯更多的正常家庭。

说回正题,“注册制”最终对小市值的影响是什么?看来并不是仙股横行的局面。在新股发行加速的前提下,许多次新股的接盘资金被分流,最终沦为小市值。他们正值当打之年,是各个行业中的翘楚。也许不是那些传统行业的巨型龙头,只是细分领域的小能手,最终熬进A股市场,崭露头角,没想到迎来他们的不是高光与富贵,套现和离场,迎来的只是冷遇和低头继续深耕。

在这种情况下,绩优小市值公司占现了绝佳的基本面和性价比。举个例子来理解:买一套1千万的商铺,每月收租10万元。买一套10万的地下室,一月能出租1千元。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哪种投资更令人安心呢?

可大部分人只会用常识来嘲笑买地下室行为的荒谬,不愿意去花点时间了解为什么地下室可以租出一千元,至少最开始的我也是这样。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基本面作为小市值的盾牌,用限定总规模,分散持仓,限定单个持仓占比来控制策略风险,再用打新增厚收益、买权对冲风险等一系列手段,来构件出一个利润更大的投资策略呢?我想肯定是可以的,至少当下市场是有效果的。

如何找到基本面优秀的小市值股票?

我的标准很简单,负债小,业绩稳定,股权稳定无减持,股东人数和股价相对低位,上市时间大于3年的,都会在我的候选名单里。如果资金和备选股够多,就进行分散平摊。如果不够则进行优选。

那如何限定总规模?如何限定单个持仓?如何做到绝对分散?

修心。

经过股市里几年的摸爬滚打,明白了一个道理,能从股市持续带出钱来的都是英雄。而赚钱的方法说到底只有两种:科学的调查周密的计划;对自己性格和内心的完美掌控。

最后再对后续进行一下推演,如果小市值各门派重归流行,小市值公司又遭到热炒,最后会怎样?

我觉得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小市值遭到热炒但没有引起全面牛市,小市值公司会进行分化,有些不会再回到小市值阵营,而有些会上下震荡不停。第二种,引起了全面牛市,那么最终小市值会跟随牛市一起波动起伏,同样是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后续小市值预冷怎么办?

这就启动了策略的防御机制,从开始一定要控制好总规模,限定好持仓占比和分散,不能轻易梭哈,不能轻易加仓或轮换个股,要知道亏损的根源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于补仓。利用基本面来抵御市场行情,等雨过天晴再做打算。

传说绝艺总纲中,对小市值门派的股友分为四种境界:筑根、心转手、上层、鬼神。筑根境界刚熟悉各类指标参数,对各种交易规则有所了解。心转手境界则对基本面,技术面,各项内容烂熟于心,灵活运用。到了上层境界,做股票就很难亏钱了,即使他不赚钱,你也很难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而那神秘的鬼神境界,则是至高领域,在暴涨前夜买入,在股价低估潜伏是他们的特征,他们往往将最多的利益赚走,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开个玩笑,以上是我对本系列策略的一个思考,希望大家都能笑傲股市,做自己的英雄。

$A股持仓(ZH026947)$ $小市值绩优(ZH2414066)$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2022-12-20 14:13

思路差不多 ,不过我是直接平铺,不搞主观的筛选,主要是我不相信自己的优选能力

2023-10-17 11:28

调仓标准是什么?

2022-12-17 13:50

总之想吃成长收益必须要分散 想吃流动性收益选出来的标的安全性就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