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市值打新的末日策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9

市值打新已经运行了较长年头,期间我一直没有认真重视,某段时间竟认为毫无益处,自从偶然中了一个创业板牙签新股之后,开始重视起来,并进行了如下统计,与有缘人分享。

1.最优的打新配置策略探讨

在常用的集思录网站上,有这么一个工具,叫做市值配售计算器。

(以50万不限账户、不限板块为计算案例)

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该网站推荐的最佳配置策略是单账户12万,并全部押注在上海市场。

以上图为例,50万资金,在账号不限的理论前提下,能够得到20%的年化收益率

(以50万不限账户、不限板块为计算案例)

那么为什么网站会这样推荐,或者这样计算呢,随后我进行了一些统计。以2020年前9月进行计算,两市四板块共发行了近253个新股,其中上海市场150个,深圳100个,占比最大的是科创板,共95个,占比37.5%。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收益最大的因素就是科创板的原因。

(收益率最优的理论算法)

得到此缘由,再进行回测,果然科创板打新的收益远高于其他,且由于规模限制,科创板单签顶格申购平均仅需要8万市值,大大提高了单账户打新收益比。

因此我认为集思录上该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2.最优的市值配置策略探讨

市值配售对某些人来说很容易,全仓某个股票便再不关注。而对我这种敏感型人群则较为致命,对于尚未研究深入的持仓,一旦风吹草动我便容易心烦意乱,得不偿失。因此我提出一个配置策略,供有同样问题的朋友们参考。在我的配置策略中,看重市净率,5年平均股息率,股息分配律及有息负债率。其中又以股息分配率为最重要因素

(5年平均分红率高,且分配率低,有息负债低)

以上是我统计的部分市值配售标的,这里做个解释,股息分配率是指当年公司的分红占总盈利的比率,顾名思义,分配率较低,在盈利真实,财务不造假的前提下,具有隐藏利润的可能,也有再次提高分红的可能性。两市中也有不少分红金额大于当年净利润的例子,我认为这种分红具有不可持续性,毕竟借钱分红总归有种财务手段之感,不够踏实。

以上是近期我对新股打新方面的一些思考,可以预见的是在注册制的前提下,新股收益可能会降低,甚至如果行情持续走低,新股可能会停发。但对于当下来说,该策略仍然有很大的有效性,散户运用具有天然优势。

较高的股息率可能给你提供充沛现金流,防止在门票被套牢的前提下颗粒无收。较低的股息分配率和有息负债率,可以保证企业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可以保持高分红状态。在当下机构抱团的今天,散户无论是购买基金还是炒股,都容易被这些大资金鲸鱼溅起的浪花拍在海底。让我们放弃幻想,准备长期战斗,放弃暴富梦想,好好工作,开心生活。

 @今日话题   $大秦铁路(SH601006)$   $中国神华(SH601088)$   $宝钢股份(SH600019)$  

全部讨论

2020-09-18 21:43

12万市值拿不到创业板的门票,更别提科创板了。

2020-09-15 08:24

不错

2020-09-14 21:15

深刻认同,保持客观理性,不被外界干扰。厉害!

2020-09-14 18:13

门票股是真正想持有的,还是单纯因为股息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