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规则是由少部分上层人决定的,但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首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亘古不变的,那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钱人越来越多,总会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水平,这就需要借助一些现实的介质来体现出来,于是就自然而然推生出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或习惯,这种新的习惯自上而下的发酵,进而影响每个人,占领每个人的心智。那些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就是最好的例子,无论买得起买不起,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并不需要知道它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就拿茅台举例,所有喝酒与不喝酒的人,都知道茅台酒“好”,这个所谓的“好”并不是他们真的认为茅台多好喝,而且那怕他们真的喝了茅台,认为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味道,那他们依然会认为茅台是好酒。这其实就是这些年社会上由上而下蔓延让您形成的对茅台的认知,问题是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力中,有多少是由茅台的品质推动的,有多少是资金、舆论、风气等外在力推动的,如果推动力主要是酒的品质确实好,那茅台依然还是那个茅台,当之无愧。若是由酒本质以外的其他什么东西推动的,那就是空中楼阁,有点危险了。我不喝酒,也不会喝酒,因此难以判断。

再来看看所谓酒文化中的虚虚实实,以茅台生产为例,1、必须用赤水河水这究竟是有科学依据,还是用于自我标新立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2、高温制曲,每年端午节开始,重阳节结束,首先每年端午与重阳的温度都是不同的,必须是这两天开始结束吗,当然我理解这是最典型的为酒文化赋能的,所有酒都会这么干,这无可厚非。

3、还有最为著名的少女踩曲,解释是要有特定的力道,不能太重,因此要体态轻盈的少女,那在现在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用机械去控制岂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很明显这只是为了标榜自己的独特,这也是其中最虚的一点。


当然,酒这个东西本身就有点虚头巴脑存在,所谓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中精化与糟粕只能自己去评判了。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目前为止茅台最终被选中为其中的佼佼者,而且牢牢占领了大众的心智,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若茅台能回归消费饮用属性,无论市面上囤积多少都不会影响它的价值。但如果囤酒是为了待价而沽,那就要小心了,目前看待价而沽的部分应该不在少数,这种变量是不可控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贵州茅台(SH600519)$ #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