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瀚洋物流(01803)$
2015-11-13 HJ
瀚洋物流易手完成醞釀賣殼

瀚洋物流(01803)今年初股權易手,並已於4月初完成有關程序,包括強制性收購。隨後於5月初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諒解備忘錄,以發行新股及可換股債券集資7.2億元,但於9月初已終止諒解備忘錄。此事例反映新股東完成收購後,隨即引入大股東或賣殼。

於11月8日,瀚洋物流公布向北控醫療健康產業(02389)購入物業,是位於灣仔海港中心兩個單位,寫字樓面積3952方呎,代價8515萬元,發行新股1.31億股支付,每股作價0.65元,較股價0.71元折讓8.45%。瀚洋物流現時於觀塘租用商用物業為辦事處,收購毗鄰中央商務區物業作為自用或投資,可加強資產及收入基礎。同時,為保留現金用於營運資金,符合股東利益,因而發行新股,以擴大股東基礎及探索與賣方的潛在合作機會。

北控醫療變相入股

北控醫療於6月購入上述物業,現售予瀚洋,出售理由並不明確,只稱出售可獲致主板上市的瀚洋股份13.97%,按當日市價計,將產生未變現收益360萬元,而出售物業則錄得虧損411萬元。北控醫療表示,將持有瀚洋股份作長期投資,為瀚洋的戰略投資者,並擬探索任何合作機會。

瀚洋物流經營航空貨運批發業務,於2012年1月上市,集資6500萬元,紀錄顯示,2011年盈利9912萬元已是頂點,而2013年仍達9270萬元,2014年已急跌至1288萬元,今年上半年且虧損1959萬元,據報是航空貨運艙位過剩,收入大跌33%,毛利率顯著回落。儘管支出亦減,而各地區業務如歐洲、美洲、非洲及亞太區均錄得虧損。其業務突然逆轉,始自去年,估計是前股東出售股權原因,每股作價0.5375元。

現有股東於4月完成收購後,大股東已於5月減持7600萬股,每股作價1.7元,已收回收購成本,現持1.48億股或18.32%,其餘3名股東共佔40.8%,則無大變動。

大股東的減持,反映其經營意向,於9月注入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作價700萬元,似是發展,實則是虛招。

其實早於5月初已訂立諒解備忘錄計劃集資,包括發行9億股,每股作價0.6元,以及發行可換股票據1.8億元,無息,3年期,兩項配發共7.2億元,建議的認購者為首都醫療健康產業,相信即為北控醫療健康,此項諒解備忘錄已於9月10日終止,不會進行配發及認購。

假若上述諒解備忘錄落實,北控醫療健康將付出7.2億元,只以普通股計,佔9億股,相當於擴大股本後17.068億股的52.73%,需要強制收購,是影響北控醫療決定原因之一,而備忘錄終止,即可能反映無意付出大量現金。北控醫療亦曾訂立入股奧柏中國(08148),已於9月下旬終止,可見北控醫療仍是有意買殼,礙於種種問題而未實現。

北控醫療出售物業而換取瀚洋新股1.31億股,只佔13.97%,持股量排第4,而現有聯合行動的股東持股50.85%,號稱作為長期投資,而瀚洋在虧損中,投資價值成疑。而願意虧損出售物業,相信另有原因,雙方均稱探索合作機會,這是入股目的。

瀚洋經營物流,是航空貨運,北控醫療大股東為北建(00925),是同類股份,而北建以陸上倉庫及物流為主,日後瀚洋的航空貨運是否輾轉售予北建,而瀚洋的業務將會轉型至什麼行業。以北控醫療以物業換取股份看,說不定瀚洋向物業方面發展,北建持有酒店及商場,與物流無關,可以注入瀚洋,這是估計。

新主不足一月即減持

瀚洋大股東於買殼後不足一個月,隨即減持,已有賣殼之意,北控醫療入股,多少也有買殼之意,理論上,北控醫療健康無必要多一間上市公司,北建由物流而兼營醫療健康,已是難以估計,這是北京市北控集團另一系別,與北京控股(00392)無關,可能籌備以北建為主的另一間綜合企業。

目前北控醫療致力於業務發展,已在布陣,收購各項相關公司,但仍未成形,有待整理,似在隨意發展,現再涉及瀚洋物流,更為複雜,其市值已達47億元,似乎仍在擴大,而成果尚待觀察。

北建是買殼變身,北控醫藥同樣是買殼而成,擬入股奧柏中國而未果,終於與瀚洋拉上關係,此系似是殼股世家,下一目標將是瀚洋物流,不妨留意。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瀚洋物流易手完成醞釀賣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