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89年-1990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从4800美元上涨到8000美元,个人净资产由此增长到38亿美元。

1990年喜诗糖果公司阿尔布开克分店发生经营危机,房东不愿意续签租约,263名客户打电话或写信到喜诗糖果公司总部声援。

一、吉列剃须刀

①公司背景

吉列公司由金·吉列创建于1901年,吉列剃须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均为美国士兵的军需品,由此开始了快速发展,成长为国际性品牌,其在剃须刀领域的全球占有率长期高于60%。

1989年吉列公司股价约为42美元,总市值(包括可转换优先股)约46亿美元,净利润约2亿美元,市盈率约23倍。

吉列当时发行了一种可转换优先股,年利息为8.75%,并可每股50美元转换为普通股票,强制赎回期限10年。

②巴菲特的策略

巴菲特买入6亿美元的吉列可转换优先股,在任何条件下能够收回成本并得到8.75%的股息。

1991年吉列公司提前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巴菲特只好在4月1日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此时伯克希尔持有吉列股票的总市值为13.47亿,收益率为125%。

1991-1997年,吉列净利润从2.82亿美元增长至9.5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2.5%,伯克希尔持有的吉列股票市值从13.47亿美元增长至48.21亿美元,年均增长23.7%。

③股东的信

巴菲特:每年每个美国人平均购买27片超级感应剃须刀片,也就是说每13.5天换一次刀片。我不知道刀片的零售价是多少,作为吉列的董事会成员,我们用的刀片都是免费送的。不过如果每张刀片的价格是1美元,一年就是27美元。一年花27美元得到的剃须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剃须刀刚需、高频)

当然这就是全球各地的情况,人们在使用便宜的双层刀片,人们对剃须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吉列是直接的受益者。

如果好的剃须刀和一般的剃须刀之间的价格差别是一年10美元或者12美元,不会有太多的人改变他们对剃须刀的选择。

二、富国银行

①背景

1990年美国西海岸房地产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困境,美国银行业股价都大幅下跌。

富国银行作为美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银行之一,也难以幸免股价在低位徘徊, 1988-1990年底的市盈率分别为6.5倍、6.7倍、4.3倍,市净率分别为1.4倍、1.5倍、1.0倍。

1990年富国银行的总资产为562亿美元,净资产为29.6亿美元,贷款总额为490亿美元,存款总额为418亿,利息收入为23.1亿,非利息收入为8.9亿,营业收入为34.1亿,运营成本为20.2亿,当年贷款减值提取3.1亿,净利润为7.1亿,每股净利润为13.39美元,每股净资产为57.4美元。

累计坏账拨备为8.85亿,贷款拨备率为1.8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03%,资本充足率为9.27%。成本收入比为53.4%,非息收入比为28.3%,ROA和ROE分别为1.26%和24%。

总体看各项指标都非常优秀,而当时股价约为1倍市净率,不到5倍的市盈率。

②巴菲特策略

1989年巴菲特已经买入了富国银行约85万股的股票,每股成本估计约为70美元,市盈率约7倍,市净率约1.5倍。

当1990年股价进步下跌后,他又大幅买入,年底共持有500万股,占富国银行总股数的9.7%,接近向美联储申报的10%上限,总买入成本为2.89亿美元,每股成本为57.9美元,市净率1倍,市盈率4.3倍。

巴菲特认为富国银行490亿美元的贷款,即使产生10%的不良贷款,即不良贷款额为49亿,这些不良贷款中假设30%的本金收不回来,那么损失的本金总额约15亿,但富国银行一年的税前利润加上提取的拨备大约为15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做到损益两平,而利润下降只是短期的对长期投资的现金流影响不大。

1991年富国银行了经历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坏账增多,当年提取了13.35亿的减值拨备,造成净利润接近零,并在1992年继续大幅提取了12.15亿美元,不过这些提取超过了实际所需,在之后几年又大幅缩减了减值拨备提取额。一直到1993年净利润基本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巴菲特在1992年、1993年继续增持了富国银行的股份,1992年和1993年增持股份的市净率分别1.2倍和1.5倍。至1993年底巴菲特共持有679万股,总成本为4.23亿美元。

由于富国银行的净资产不断提高,股价并未下跌,反而逐步上升,到1993年底,股价已经上升了1倍多。不包括分红1993年底的市值达到8.8亿,投资收益率为108%,三年来的年均收益率为26%。

随着净利润的逐渐增加,市场也越来越看好富国银行,再加上20世纪末的牛市,富国银行的市净率逐步提升。到2000年底时,市净率高达3.6倍,伯克希尔持有的富国银行股票市值达到30.7亿,成本为3.19亿,总收益率为9.61倍,十年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25.4%。

在市场亢奋期,巴菲特从1997年开始减持富国银行的股份,到2001年约减持了三分之一的股份,减持期间的市净率约为2.5-3.5倍。

2005年以来伴随富国银行股价估值的降低,巴菲特每年都在增持富国银行的股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增持的幅度较大。2008年开始,富国银行的股票市净率重新跌至1.5倍以内。

②股东的信

1991年:另外有二项我没有意料到的结果,也影响到我们1991年的透视盈余,首先我们在富国银行的利益大概仅维持损益两平(所收到的股利收入被其累积亏损所抵消),去年我说这样的可能性很低的说法,其可信度存疑,第二我们的保险业盈余虽然算是不错,但还是比往年低。

2011年:2011年我们的投资持股名单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股票变动。但其中有三个投资举动非常重大:我们购买了IBM的流通股,买入了美国银行的优先股,还增持了10亿美元的富国银行股票。

银行业正在起死回生,富国银行现在业务兴隆。富国银行的盈利强劲增长,资产稳健,资本金也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水平。至于美国银行以前的管理层犯下了一些重大错误。其现任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在清理这些错误方面取得了极其出色的进展,不过要完成这个清理错误的过程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他在把美国银行培育成一家规模巨大的、具有吸引力的、基础坚实的大企业,在今天的问题被人们遗忘之后,能够持续很久。我们可以购买7亿美国银行股份的那些认购权证将在到期之前可能将会具有很高的价值。

③后记

2020年巴菲特将陪伴30年的富国银行清仓,令人感慨万千。2009年巴菲特说:“如果我所有的资金只能买入一家企业的股票,我会全部买成富国银行。”

然而巴菲特在富国银行出出进进,前后三十年时间,若以总体收益衡量,其实算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1989年巴菲特少量介入富国银行,1990至1996年持续买入,累计投入了近5亿美元。1997年到2002年,陆续卖出持股的40%左右,收回大约15亿美元。剩余的60%左右股份,2002年底市值约25亿美元。这一波是大胜,不计期间分红,13年8倍。

尝到甜头的巴菲特,2003年重新开始买入。每年都有新增投资,一直到2016年,累计投入127.3亿美元,持有富国银行5亿股,持股均价约25.5美元。

2016年,富国银行爆出5300名员工参与账户造假的丑闻,震惊了整个金融界。巴菲特在2019年5月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回答股东有关提问时也表示,所有大银行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己不认为富国银行的问题比其他银行更为严重,目前仍然看好富国银行。

然而账户是诚实的,伯克希尔年报显示,从2017年开始,巴菲特就开始少量抛售富国银行股份。2016年底持有5亿股,2017年底持有4.83亿股,2018年底持有4.49亿股,2019年底持有3.46亿股。2020年退出前十五大持仓,甚至可能已经清空。

这笔投资30年间累计投入本金约115亿美元,其中约30%在2017-2019年减持,约70%在2020年减持。

2017-2019年,富国银行股价在66-43之间波动,我们乐观假设减持均价为60美元;2020年在53-20之间波动,我们同样乐观假设减持均价为50美元。

则整体减持均价可以乐观估算为:(60×30%+50×70%)=53美元。53美元的减持均价,相对于25.5美元的持股成本,不计期间分红,总体获利不足110%。作为跨度30年的投资,这样的总获利水平,即使加上期间分红,无疑也是一笔拉低整体回报的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巴菲特一直说银行股是自己的能力圈,说富国银行是全球最优秀的银行之一,但从投资结果上说,这笔投资并不成功。当然这个失败案例,不代表金融业不能投资。以巴菲特前十大持股里依然健在的几家金融机构看,既有获利丰厚的美国运通(获利约9倍)、穆迪(获利近28倍),也有不算丰厚的美国银行(获利约1倍)、美国合众银行(获利22%)。

#巴菲特股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