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3喜欢:1
$特锐德(SZ300001)$ 通过最近观察,对充电设施建设再谈谈个人看法。
先说观点。现在充电问题绝对不是充电桩质量问题,盲目推动充电桩数量增加,只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资源在未来几年的大量浪费。目前充电技术和电池热管理技术在不断迭代,现在很多低功率(低于80kw)的快充根本满足不了使用者对充电时间需求,未来几年一定会慢慢淘汰。
充电问题现在更多体现在:(1)充电桩分布不合理。高速和主干道上充电太少,很多快速充电桩分布在停车场和偏远地区,需要专门绕路充电,这个不符合驾驶员习惯。应该像加油站一样,更多在道路两侧。(2)充电费用不合理。全天各时间段充电价格差异很大,造成充电时间过于集中。这个需要充电站配建储能设施来缓解,而不是强制驾驶员改变充电需求时间。各充电点价格差异大。同一时间,不同站点价格差异甚至1元/度以上。造成很多充电站全天一直没人使用。这个需要充电企业,充电场所经营企业和管理部门协调解决。把建好的充电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当然,更多希望在道路两侧模式来解决场地收费,增加充电成本的问题。(3)充电能级不够。根据现在车辆电池配备在80度左右,百公里续航电耗在15度左右这个基本状态。慢充要在6-8个小时完成,快充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内。所以慢充要10kw,快充在180kw以上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目前很多充电设施做不到(很多也和电池有关)所以现有充电设施必须预留快速扩充提升能力。按公司说法,特来电近期投运的场站做到了。但很多地方投运的基于现有成本,根本没有考虑未来升级要求。可能存在未来重复投资建设隐患。
总以上,个人认为目前充电场站建设以规划布局,提高收费合理性为主,不宜满目扩建数量。$能链智电(NAAS)$ $东方电子(SZ000682)$

精彩讨论

贪心输钱赢2023-07-09 11:29

错的一塌糊涂,随着私家车在新能车里新车销售占比的提升,普及大于功率的提升,根据使用频率高低不同,小区和单位的充电桩普及率最重要。国家政策还是比键盘侠要清楚很多。

全部讨论

2023-07-09 11:29

错的一塌糊涂,随着私家车在新能车里新车销售占比的提升,普及大于功率的提升,根据使用频率高低不同,小区和单位的充电桩普及率最重要。国家政策还是比键盘侠要清楚很多。

2023-07-09 23:03

其实,这些是市场行为,没有必要过多干预,除非发挥市场调价机制。主干道的租金太贵,建在附近想回本不容易呀。高速潮汐现象明显,节假是不够用,平常闲置太多,不过可以用充电机器人调节。。充电费用这个以后可以用光储充一体化调节。充电能级这个其实可能日最大的问题,如果电动车保有量真达到1亿,全用超高压充电,现在的电网都受不了。$能链智电(NAAS)$ $特锐德(SZ300001)$

2023-07-10 18:53

充电桩就应该装在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利用停车时间把电充好,多省事,哪还需要满大街开着车找充电桩。。。以前是加油站不能建在家里没办法,真把错误是事情当习惯。

2023-07-10 12:00

充电费用还好吧,反正比加油便宜太多了。

2023-07-10 09:24

三公里内必有充电站才行,反而超充什么的,倒不是特别必要。

2023-07-09 14:50

收费以后会更贵,但总体比加油便宜

2023-07-09 14:44

我怀疑你不开电车,就我个人而言,1,桩首先肯定要超前布局,目前电动车存量小,未来几年都是高速增长,2,桩没必要建到道路两边增加成本,充电价格即使2元,也比油车省钱许多而且你不得不充。3,未来大部分车型还是不支持超级快充

2023-07-09 13:37

有些道理,但是不重要,因为:
1. 实际造多少是国家政策定的,合不合理不影响
2. 即便不合理,重复建设也没啥,你看重复基建项目还少么

2023-07-09 12:34

价格问题真是大错特错,电车之所以发展的核心逻辑是你首先是个充电宝,首先是储能,顺便给你配点行驶功能。说充电站配储能的真是笑掉大牙,价格调节机制只会更加明显。哎,认知堪忧,还码这么多字。

2023-07-09 09:05

说的在理,白天和深夜费用能相差1块多,白天基本空置,晚上排队,另外就是市区分布占比太多,高速国道上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