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窥豹---谁的牛市?谁的熊市(之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24喜欢:117

正在行进中的美国夺命大牛市,似乎是强的有点过头了,加息打不下来,就业数据不佳打不下来,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也奈何不得,好像过去让股市摇摆打晃的典型因素一时间都失效了,表现最强的指数纳斯达克,自去年11月至今,五个月的时间里,有27次刷新历史高点纪录,最近的一次是在上周,创出5936的高点,离6000点仅一步之遥,如此不管不顾的一直向前,也是很多年未见的,很多人说这是末路狂奔,但气质上实在不像,因为对于这样一个牛市,各参与方未免也太冷静沉稳了些,丝毫没有那种过去牛市见顶时的疯狂与乐观;而且实际上,这看似红火的大牛市,并非面面俱到,细究之下,它实在只是一部分人的牛市,同时进行的,是另一部分人的熊市,而且这个熊还不是短暂的,是那种看上去要彻底摘牌送命的,所以我一直说根本上,这是一次产业结构大转变的牛市,会非常深远,持久,占据未来的一方,例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各级芯片设计与制造、软件服务、新能源车、医疗服务、环保与废物处理、金融服务、视频休闲娱乐、传感科技、机器人、储能技术等等,都是牛股奔腾,牛了再牛,打下去总有数不尽的接盘。而那些可能失去未来的一方,情况就要惨淡多了,股价一跌再跌,甚至摘牌退市,这些区块并不少,从本周起我会陆续做些整理,为它们做一记录,企业经营不易,然而大江东去,有些是必然要成为过眼烟云的,只能道一声珍重啦!

在美国资本市场,商业零售群体长期一来一直是牛股辈出的阵营,逻辑很简单,消费立国么,但是近一两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你是一个爱逛SHOPPING-MALL的人,以我对现状的了解,真要担心再过几年这些MALL里可能会无店可逛了! 因为太多的商家得了关店传染病,很多商场大块的位置因为某个商家的关停而空闲出来,而且糟糕的是空下来就空着了,很久没有新的商家再进驻。

最初,这种风潮还只是在电器类商店,比如和百思买性质相近的未来电器(FUTURESHOP), 被百思买并购,但很快百思买自己也开始收缩了,不停的关店再关店,可接下来,这股关店风开始向服装鞋帽首饰全面蔓延,到了今年,细数起来,结果令人吃惊。

具有115年历史的零售百货连锁商店J.C.PENNY 将会关闭旗下138家连锁店,占其总店比例的13-14%;这些将要被关闭的店销售总额总体占比不到集团销售额的5%,他们的CEO 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效率和应对不断增长的线上零售的冲击。这家公司的股票早已从高位跌落风尘之中,成为垃圾股也就一步之遥。

著名的梅西百货从2015年的历史高点被腰斩下来,因为梅西已经关闭了旗下68家门店,而且这只是计划关闭的100多家店中的先行部分。

老牌百货业巨头西尔斯商场的股票自2007年195元历史高点跌到近期11元,一片颓势;前两年情况还好,但是恪守传统的老做派吸引不到年轻消费群体,又对新事物隔绝,不断被消费者抛弃,这两年,西尔斯集团已经关闭旗下150家业绩表现不佳的门店或超市。

而近几年表现不错且四处扩张的百货公司TARGET近况也不大妙,加拿大拓展不到一年,收购了百货公司ZELLERS,并改装了其两百多家门店,仅仅经营半年,就全部退出,关店歇业,退守TARGET自家主业,股价表现也和牛市无缘。

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用品连锁零售商Foot Locker,尽管股价表现还算靓丽,但也扛不住关店的大趋势,2016年第四季度前关闭了51家门店,2017年将继续关闭100家,如此趋势,个人预测资本市场未来表现也很难乐观。

美国著名的面向家庭的专业百货公司科尔士百货(KOHLS)主要定位于有儿童的家庭,主打中产阶级,一向表现不俗,但在2016年也关闭了 16家门店,股价表现也很颓势。

美国家庭保健零售商,社区型超市、药房合体CVS HEALTH,正在打算关闭70家门店,以应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其股价在2015年创出历史新高后就一路向下,与牛市无关。

全球办公用品公司巨头欧迪办公(Office Depot),在2016年关闭了123家门店,并预计在2017年继续关闭75家。其股价已经缩水十倍,估计成为下一个退市的候选者。

以善于打俊男帅哥牌著称的服装连锁店Abercrombie & Fitch, 2016年关闭了54家门店,并计划于2017年继续关闭 60家,以应对日益难看的财报数据压力。股价也是从80到10块,帅哥们也做不出那么灿烂的笑脸了。

流行女装品牌连锁店BCBG就不简单是关店自救的问题了,它关店,关工厂要应对破产法11章的保护。股票早于去年就被退市了。与之业务相近的Limited Stores LLC、American Apparel LLC、Quiksilver Inc也走到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

家电和电器零售商 HHGregg,因找不到接盘下家不得已申请破产保护,计划于今年5月前关闭全部220家门店,同时导致5500名员工失业。其股票正在走退市程序。

家装软装饰零售商PIER ONE去年关了16家店,今年预计17家,2019年前预计全球将关闭100家门店,以助于削减成本。股价表现也是一塌糊涂。

全球著名的办公与文具零售商 STAPLES, 2016年在北美关闭了60家店,今年将再度关闭70家店。股价从2006年至今都是向下的。

珠宝与首饰零售商TIFFANY 去年关了5家门店,今年计划再关6家,这家公司目前全球经营管理330家门店,总体经营还不错,毕竟珠宝首饰相比之下面对面的交易更符合人们的心理,受电子商务的冲击要小。

著名的女装连锁店 BEBE 正着手关闭170家门店以避免破产,完成门店清理后,这家零售商将全面转为线上销售商,如果转型不利,股票也面临摘牌风险。

若干年前靠中国制造崛起的廉价折扣鞋店PAYLESS SHOES于去年宣布破产,将关闭其400家门店以调整资产负债平衡表,降低其沉重的债务负担。股票也随着摘牌清零。

Gander Mountain,全美最大的户外用品商店,已经申请破产保护,并关闭了旗下几乎所有门店。

电子游戏零售商GAMESTOP受累于大型网络游戏和越来越多的游戏线上下载业务,门店经营越来越困难,这家在全球经营着7400家商店的大连锁零售商店,去年关闭了225家店,但却对不断下降的财务数字于事无补。其股价表现也是一浪更比一浪低。

时尚少女零售品牌Aeropostale关闭旗下154家门店以应对面临的破产保护,这家公司的股票已经在纽交所摘牌.

美国最大的服装品牌运营商GAP,发布了令人沮丧的财报和计划关闭部分门店的打算后,令投资者大为失望,股票大跌。

这股风潮之下,全球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沃尔玛也不能幸免,前年就提出要关闭全球269家沃尔玛实体店,其中美国本土有154家分店会被关闭,再过十年,不知道巴菲特投资的这家企业会不会也走到风雨飘摇的境地里。

至于那些走高端或奢侈品路线的商家,例如COACH、MICHEAL KORS、Ralph Lauren,前景也不乐观。

Sports Authority,RadioShack,Jacob,Pacific Sunwear,Rue21,等等悉数进入破产保护或者边缘,Sears Canada,,Chapters Indigo ,Reitmans,Le Chateau,JuicyCouture,SONY Canda等加拿大零售业也集体出现收缩关店的风潮,可以说零售业集体告急已经不是一个局部现象,整个北美都处于风声鹤唳的境地里。

上述列表的这些品牌,在一般商业中心几乎都能看到,都是美国品牌零售业的重点企业,他们集体性的出现关停并转的趋势,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营问题了。

尤其在服装、首饰、箱包、奢侈品领域大面积陷入危机境遇,最主要就是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同时消费者的选择却越来越多,实体店、网购、虚拟现实模拟购物等等,与此同时,人力成本,商业物业租金和物业管理成本不断增长,几大因素夹击,多家基于大卖场的门店像传染病一样的关闭也就不奇怪了。

按照刚刚过去的3月份美国劳工部的统计,从事零售的职位减少了30000个。各零售商都在不同的调整开店规模,以应对电子商务的冲击。

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同样也很突出,马云因此被一些人痛骂,说他是实体商业的杀手和破坏者,但是,这可不是马云一个人的罪,美国商业零售业如此凋零的背后,亚马逊市值却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大,甚至多家投行预测亚马逊市值未来超过苹果是板上钉钉的事,可见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一个马云和贝索斯能承担的,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被选中,成为潮流的代言人而已,没有马云,会有王云、李云、牛云,一样让过于恪守传统的实体店成片的倒下去,因为互联网席卷改造一切产业的趋势不会变,会越来越强。

新事物的出现对传统总是有冲击的,负面一定有,但伴生的积极因素会更多,线上不可能完全取代线下,就算强如亚马逊,单纯线上发展也早就碰到天花板了,其市值大突破的关键,就是它线上线下同等重视,并为此开发了多个令人极为期待的新商业模式和新产品。

美国这些品牌零售企业,死伤到一定程度,会找到新出路的,他们自己也在重视线上业务的开展,也在积极寻找出路,亚马逊曾经有一个与千万家实体店合作的大胆构想,就是由亚马逊统一提供线上服务的各种要素,线下由各实体店自己把控,这个想法可能因执行方面实际与想象差距太大而搁置,但是,线上线下合流的这个大趋势应该是正确的方向,如果电子商务冲击了消费品的繁荣与丰富性,那肯定也是走不长的,至少在传统模式下,新品牌层出不穷,消费市场因此精彩多变而且异常活跃,在经过电子商务的洗礼之后,新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线上线下应该如何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并合作,是未来的看点,也是机会频出的投资热点,虽然这个群体集体性的走熊,但也并非没有未来,就像电灯的出现并没有让蜡烛产业消失,反而在找到新的产品定义后更加兴旺那样,品牌零售业的亮点很多,在与电子商务的优势互补之后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就像股市牛熊之间的转换一样,危机也从来都不是单向定势的,彼此转换也是常态。  

全部讨论

2017-04-16 09:09

乐视的牛市

2017-04-16 11:58

您说的是8年来科技牛市的结果,但按这个思路继续就可能为这轮科技牛市买单。2000年科技牛市顶峰与现在何其相像,随后是资本从科技狂想曲中撤资,挖个大坑后迎来了8年周期的牛市。2008年中石油成为宇宙第一市值时,人们对周期行业的追捧到了又一个高潮时,资本又从中无情的推出,挖个大坑后又迎来了科技8年牛市。这8年看懂科技趋势的大资金我相信正逐步兑现,而继续狂想的人必将为此买单。

2017-04-16 23:49

利好乐视

2017-04-16 16:45

纳指刚刚超过了2000年科网泡沫一些,但美国以AI,VR,新材料,新能源和基因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已经到了相互触发的大浪潮前沿,现在点位是扎实的,后面还有随着大浪潮的狂飙和泡沫化过程

2017-04-16 13:29

赵立春?什么关系啊

2017-04-16 19:11

社会,经济巨变,不可逆

2017-04-16 12:05

关注和思考此消彼长的现象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