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后,或无小米

发布于: 雪球转发:268回复:558喜欢:529
 
应一些朋友的要求,让我写一写小米在内容上叫板乐视的事情。这周本有很重要的内容要写,这件事要我说根本不算什么事,没有写的必要,况且今日不同往昔,看懂乐视商业模式 的人已经很多,这两天不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对此都有不凡的见解,而且反应迅速,文采不俗,我再加个一瞥一捺,也意义不大。但我又有所感慨,我为乐视始终没能出现一个高质量的竞争者而遗憾,强者要有更强的对手来激发才会更精彩,要不是互联网产业本身有不能独大就非死不可的特别属性,缺少强有力竞争者的乐视,也很可能逐渐流俗于一般;在竞争者阵营里,无论是几年前的优土、奇异,还是今天的小米,前者在一个错误的逻辑下行走多年,经历了此消彼涨的过程,终于明显感到了衰退与被动,而今搞连横的小米,又在拿同一个已被证实了错误的逻辑当王牌,面对从弱小逐步走出巨子架构的乐视,难道意识不到今天的优酷正是小米的前车之鉴吗?


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今天写下这个题目,小米看到,可以看作恶意,也可以看作是警示,取舍在它,收获什么也取决于它,我觉得,良言永远是逆耳的!


五年前,乐视上市之初,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舆论认为收费完全无力对抗免费,商业模式逻辑堪忧,竞争者优酷、土豆、奇异在流量,资金实力,背景上的光彩夺目,让各方面都明显拮据的乐视显得孤立无助,但几年过去,最后胜出是乐视,起决定性的源点,正是不被人看好的收费模式,关于这一点,我在2012年初研究乐视网商业模式的文章里有大篇幅的分析,乐视网过去、今天和未来的一切,都在最初那个商业模式逻辑的源点上被决定了,对于任何做出傲人伟业的企业和个人,优秀的逻辑源点可比宇宙大爆炸的原点,从极微小爆发膨胀到无边无际。


收费模式----尊重和反哺版权制造----重视版权----给版权找落地土壤----进入硬件入口----硬件入口多元发散-----促进版权多元----版权品质与数量升级----与多元硬件互动运营版权、生产版权、丰富版权(影视、体育、音乐、游戏、文学)------建设版权+硬件消费的载体-----在线商城、合伙人lepar体系----逐渐包揽个人必须的多项消费活动-----掌握消费习惯-----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消费升级,以此循环往复,不断升级。


这一模式下,从收费开始,整体业务的发展和延伸,都是环环相扣,彼此关联,互动频繁的。因为收费,盈亏平衡把握较好,企业受外部压力相对小,而要保证收费的合理与持续性,企业整体发展重点都在用户终极体验上,有利培养长期用户,增强粘性。


免费模式----获得流量----获得广告-----提升流量-----提升广告数量和单价-----以此循环往复,直到天花板,增长停滞。


这一模式下,精力始终被流量增长拖住,因为投入巨大,如果持续亏损,稍有波动就会倍感投资方压力,企业管理者受外部干扰很大,不得不为一些短期利益让步,关注重点都在广告增长上,很容易忽视用户体验,更糟的是,免费对培养长期有效消费用户的作用为零。


什么是生态,闭环开环吗?那不是重点,自生和滋生性才是生态的重点,它有不可遏制的特性,有天赋疯长的自然属性,这才叫生态!时空发展的特性是纵向的,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彼此互有渊源;宇宙的形成,星系的形成,自然界生态的形成,都服从这一属性,因为它能自创,然后自然平衡,中间产生各种物理碰撞和化学反应,向最高效率和最稳定体系演化,滋生--多元--平衡--动态稳定-->再度滋生--再度多元--再度平衡----再度动态稳定,每一层极,达成一次扩张。


连横是不能称做生态的,有你没你都能活,活的好不好而已,加法减法而已,小米认为连横是生态,然后让公证处证明它的生态成果,天真的有点可笑了。

寻找一个好的源点,是投资的大智慧,可以一眼穿透未来

寻找一个好的源点,更是做企业的大智慧,效率无与伦比。


在视频产业源点定位上,只有一个企业选择了收费模式,其他都选了免费模式,之后几年里各自的发展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答案:融资七亿,之后把企业带到多个子公司被投资界疯抢,首轮融资屡破纪录,上市公司市值破千亿的境地,这是收费模式的乐视;2011年就用尽首轮融资5000万美元,造成百度2012年首季报表股权投资列亏损项目;2012年百度追加2300万美元投入,之后近4亿美金收购PPS,投资华策影视,接受小米投资等等,总投入至少40亿人民币,至今持续扩大亏损,财务杂乱,IPO上市一推再推,这是爱奇异;上市后融资,接受投资超过百亿,期间并购土豆,至今仍亏损,牛市中市值不断萎缩的,是优酷。他们都是免费模式的选择者,在用实践证明了模式优劣之后,另一个不信邪或者是执迷不悟的人再次高调进入,6月10号,小米海纳百川发布会拉来公证处站台,宣布其已经集合了中国最大最全的内容库,然后他自己仍然坚持免费,只卖硬件,不捆绑搭售内容。


先忍住笑不说请公证处来做这事的滑稽点,但就其形式上看,严肃一点说,这应该算是违法了,广电总局去年命令,不许搞聚合APP,小米此种做法的本身,似乎和聚合APP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当然,怎么钻空子我不关心,我一向不关心钻空子的企业和做法,视频免费模式的本身,就是一个钻空子的产物,诞生于中国知识版权保护的不力时期,并且深入人心,但这个走不下去的路,却被坚持了如此之久,而且还要继续高调坚持,对于乐视,我一直说直到出现了另一个也做收费模式的竞争者才值得重视,否则都是早晚进绞肉机的货,因为未来的竞争是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增长和升级,这是国之大策,也是本周我本要重点写的未来判断,所以能拥有多少用户不重要,能拥有多少重视体验,有消费意愿,有消费能力的客户才是关键,免费模式吸引的那些不能、不想、不愿消费的人群,对收费模式而言,都是未来巨大的转换资源,一旦他们经济状况改善,或者开始重视体验和接受了为优秀付费的观念,倒戈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雷军的不能认识,和他做事情某些深入骨髓的基因是有关联的,生态是互利互惠,共同增长,欣欣向荣的模式,不是丛林法则,也不是简单的利益联合,最根本是不能有利益侵犯,这是核心,小米发展史上的利益侵害是一环扣一环,从魅族黄章,UI原创马麟,到格力董姐,再到空气清新机的日本厂商,以及多个侵权官司中的原告(如苹果、爱立信、华为、中兴、乐视 ),如此等等,这种规模的企业,被多次冠以偷儿称号的,也很是罕见,以史为鉴,我们不能相信这样一个屡屡侵犯别人利益的人是可以做生态的,海纳百川发布会本身其实已经开始侵犯和它合作的友商利益,让对视频产业理解不深的人们误以为那进入阵营的内容提供者都是小米的下属,以为它仅靠10亿美元投资参股,就可以对那几个内容提供商的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际远没有如此简单,这对合作企业是不公平的。


视频是个很特殊的行业,去年我发出小米危险的哇啦,根据就来自陈彤加入小米之后立志半年补足内容短板的誓言,本人村夫一名,无德无能,对事对人只是靠常识判断,长线看成功率还挺高,老沉誓言为什么引发我的对小米的警告?因为如果你对不能急的物事犯急,你一定做不好,这是常识吧!


小米意识到内容短板,是一个进步,但是认识太浅,陈彤的所谓军令状,在懂行的人看来,和马谡失街亭,赵括纸上谈兵是一样的,一年要拿出五年陈的酒,硬是拿去时间成本的办法,要么作假,要么自欺欺人,没有第三条路。


视频内容,是个投入很高,成本不菲,但制成品侵权成本极低的产品,很容易受伤害,唯一能保护它的是法律严苛和社会人的自觉性,如果法律不严苛,或者执行不给力,那它就是被无数次侵犯的主儿。视频内容的被尊重和被承认,不是一个企业自己的事,是一个大产业链整体的事。


视频内容运营,则是对人才要求很高,涉及方面广泛,长期积累成本很高的业务,专业性极强。

不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内容积累和内容运营,都是慢工出细活,都是有较高的时间成本的,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如果靠砸钱能减低时间成本,那早就没有乐视发展的空间了,国内版权积累最多和内容运营最专业的乐视,其发展史本身,就是对这个行业特性最好的注脚和解释,它从不起眼很弱小,没有资金奶爸,没有流量导入的状态走到今天,过程中遭遇不少资金实力强大的对手,没有一个靠砸钱能胜出的。


所以内容产业,绝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公证处是没用的,真正有资质的公证处怎么会接这种案子?公信力都丢掉了,版权里面的学问太大了,老片的版权,新生的版权,自制的版权,版权有效期,内容的取舍,新老如何结合,未来内容版权的预定,和市场的互动,版权内容的延伸和衍生等等,对于这个企业超高壁垒的核心部分,相关版权的一切综合运营和外延才是竞争者需要充分认识并最终发力的地方,钱用到这上面,才算是找到了源点,可惜,迄今为止,所谓最正宗的视频产业商优土和爱奇异,都没能达到上述的认识深度,别说一个做硬件半路出家的小米,对内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数量堆积上。
 

其实,从对商业模式的基本分析上已经可以看出,视频产业免费模式的空间已经不大,硬要走的话,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你自己受伤,要么视频生产商受伤。小米的所谓联盟,只是在一个错误模式的道路上走的更深而已,短期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长期一定会瓦解,这甚至都不算预言,优土,爱奇异要是模式优异,作为发力较早的互联网企业,怎的会沦落到为小米站台,难道加上一个做硬件的,就能扭转从源点就注定失败的态势吗?免费模式里流量和广告互相提升的逻辑,在互联网2.0时代必定行走艰难,小米的加入不是来助推反而会加重这模式的难度,因为他更看重的是对自己硬件销售的支持,内容本身如何持续有竞争力,小米不懂,不管,也管不了,合作者如优酷们以为小米会增加他们内容的移动端入口优势,但实际上压力剧增,腹背受敌的小米其利润空间必定越来越受压迫,合做站台的企业一旦不能获得预期利益,一定会分崩离析的!这样的话,小米在内容上的所谓努力必定付之东流,所以我说,三年之后,恐无小米了。


收费模式的乐视,从头到尾卖的都是内容,相反硬件倒是“被捆绑”的,因为只收点制造成本费,甚至还倒贴一点,从上市之初业务相对单薄,年销售不到两亿,到现在业务线多点并发,子行业此起彼伏,年销售破百亿 ,增长之迅速是有硬指标支撑的,当下互联网行业所触及的业务,除了交友一项,乐视基本具备了全部进入的条件,未来如果和腾讯有合作,对所有互联网友商都将是很大的震撼和挑战,小米一定只是乐视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过客,如果坚持走目前的这个路子,会很快消失于无形的。

全部讨论

但凡看多乐视的都喜欢去踩一脚小米,彷佛小米倒了以后乐视就是No.1了一样

2018-02-02 23:34

@立春 同志的语文成绩不错,我深敬之。

2017-05-01 15:03

拿钱办事,没毛病。如果小米多出几百块,作者可以把小米乐视对调一下,给谁干不是干。

2015-06-14 16:01

三年以后乐视因亏损退市,立贴为证。

2020-04-23 20:04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篇文章

2015-06-14 17:57

窃以为,乐视小米在激烈的竞争中都会成长,死的是别个。二者最后会在手机领域双寡头垄断。,但其实各自擅长不同。就像当下的阿里和腾讯,全面竞争而各有核心。另外,各垂直领域仍会有不少活得滋润的。

2015-06-14 15:35

立春兄,读此文有很多感慨,列几想法如下,未有严格规律可言,仅仅是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对于小米手机、抑或其他手机品牌而言,我并不以为其能长久,其一,手机作为电话通讯工具这个最主要的功能已没有提高的空间,除非视频通话可以和语音通话一样方便和收费水平;其二网速+收费是现在手机作为互联网移动端发展的瓶颈,而非手机品牌性能。当然,如果论手机质量的话,用过苹果的都知道,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中无出其右。我个人对华为的用户体验也要好于小米。但现在500块随便哪款的4G手机,都显著牛逼于5年前的苹果。小米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现在看去,是最容易复制的商业模式。一个方向,+互联网思维,就可以创造销售的所谓奇迹。Airbnb, Getaround, ParkingPanda, Farmilybydesign,,,等等这些无一不对互联网思维应用的淋漓尽致。小米的成功,在于其互联网思维的宣传,打的是年轻的牌和爱国情怀的牌。多数屌丝都是喜欢屌丝逆转。身为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屌丝,我想说的是,朋友,醒醒吧,谁的好咱用谁的。
    其次是‘生态’。我对乐视的生态并不很懂,在研究之前自然也不会盲目跟从@立春 渲染乐视生态的好。自然学的生态,则要容易理解很多,可供植物生根发芽动物生存的环境,在其中自给自足。商业的生态,我想也应该是打造以人不同的需求为核心的环境。人不同的需求不但可以在商业生态中播种,生根,发芽,成长,而后应该可以主动改变所在的商业生态,变为其中一部分,血脉相承基因相传可持续发展。因而于我而言,乐视并掉小米,抑或小米吃掉格力,还是格力买下苹果,苹果砸坏度娘,度娘嫁给古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是,无论这些企业时候吃或者被吃,都还会在。如果一个如小米一样‘大企业’,目标只是做N个姨,超越一个苹果,让自己更出名一些,那只能说他破塞踢壳。
   如立春兄所言,生态遵从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而商业生态圈必然少不了人和人的需求在其中相生相长,也就是当有一天用到乐视、也可以随时随地改变乐视的时候,才算是生态吧。
@立春 $乐视网(SZ300104)$

2015-06-14 10:50

乐视的唯一优势就是在A股上市,其它概念就是噱头。每家公司都可说出一大堆这样的故事。A股的稀缺性造就了高估值,从而可以不断的增发圈钱。同样的事例比如暴风科技,相对于竞争对手真不咋地。

2021-03-30 00:16

今天你为梦想窒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