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有前景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84回复:186喜欢:416
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与人人密切相关,但教育能否成为一个可持续盈利增长的产业,恐怕很不乐观;归根结底,教育的本质可能天生和商业盈利的内核相悖,这一点,社会发展到越是高端,认识就越清晰,所以会有无处不教育,公共教育越来越普及的趋势;我觉得,做教育还是踏踏实实的去践行一份天性的朴实,尽量少动商业的脑筋,因为教育最终强调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话虽如此,教育产业化仍然不同程度的开展起来。
1994年,一个叫做阿波罗教育集团(代码APOL)的企业在美国IPO上市,其后二十年,它以股价上涨百倍的骄人业绩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营利性教育公司,其每年的招生规模和获利增速都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它发展的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更是助推了这一新产业的扩张范围,使得其增长更为迅速;
早在1989年,它就成为美国第一批被认可的提供网络学位教育的学校,透过全美15所大学、97处的校园、教学中心,迅速发展远程教育,为网上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大量的顾问与老师靠电话与email就能协助学生学习,包括选课、实*等,甚至注册、缴学费、买数据、图书馆、教学研讨、完成作业、考试与评估、毕业典礼都可以在网上完成,毕业生人数超过几十万人。
以阿波罗为代表的教育产业公司,主要针对的是占高中毕业人数一半以上的中等学生人群的再教育以及低收入阶层的职业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求职或者获得提升,很有针对性,很市场化;而教师则绝大多数使用兼职,利用业余时间授课,这种模式填补了市场空白,延伸了社会师资力量的再发挥空间,因而获得了不俗的发展。
阿波罗教育公司的兴起,成为营利性教育在美国成功的标志,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2005年前后近30年里,营利性教育产业的黄金时代,也是在这个时段,美国有七家大的营利性高等教育公司陆续上市,并且市场表现不俗,除阿波罗外,还有戴维瑞公司(代码 DV)、教育管理公司(代码 EDMC)、克瑞林学院公司 (代码 COCO)、职业教育公司(代码  CECO)、斯瑞尔公司(代码 STRA)、国际电信与电报集团教育服务公司(代码  ESI)等。
不少评论把这一发展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然而随后事实的发展却与这两个必然相背离,因为自2010年以后,上述企业悉数走向衰败,一半以上退市或转板,还留着的也与走了好几年的大牛市无关,市值在不断缩水,代表企业阿波罗更是从好几年前开始起不断有糟糕的季报出笼,2012年二季报,公司每股净利水平出现了60美分的下挫,同时预期2013学年学校的报名人数下降,这导致盈利前景更加黯淡,为使2014年的财务状况好转,公司决定裁员800余人。但这未能改变整体下行的颓势,最新的财报显示,相比2010年,集团总收入在四年之后几乎是遭到腰斩,旗下收入来源的支柱凤凰城大学的生源数量已经从五年前的46万锐减至21万。
这一严峻现实不仅在阿波罗,其他几个营利性教育公司的状况更加不堪,例如科林斯教育公司的一个院校已经停止招生关门大吉,收入的下降,生源的枯竭,表明这些盈利的教育产业已经彻底走上衰败之路,市场容量也不足以让多家同类企业存活,与相关上市公司的退市转板归宿一样,最后将会被淘汰到一两家企业存活,而且也就是一般传统生意那样的过生活,要想再获得资本层面上的大发展,不太可能了。
这种衰败,是有必然性的,这和教育的某些天然属性相关,我甚至回避用产业这两个字,教育之于国家社会,是不可以大范围内实行产业化的,只能给出很少的份额,开放其商业性,覆盖到传统教育照顾不到的盲区,是有益于社会的,但份额是很有限的,阿波罗们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他们填补了社会上教育需求的空白,而他们的失败,也正是来自于产业化,作为上市公司,存活的重要理由是不断的为股东创造价值,但教育能够给到产业化和商业运作的空间有限,阿波罗们最初定义的目标人群和市场是对的,学习能力中等的高中毕业生以及低收入群的在职教育,所以他们成功了;但为了不断增长,这一块的市场显然不够满足相应的商业胃口 ,于是出现了拔苗助长,出现了对这部分人群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学位和学历,结果就发生了很多学生逃学,逃课最终退学的情况,更是出现了很多人赖交学费的事情,高等教育本来就是为少部分人准备的,也只有这部分人有能力有恒心完成学业,让没有这个准备的人去做这件事,本身就是制造过剩,这是其一。其二,是在职教育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份内事,许多企业自己就给员工进行多样化的职位教育,更专业,也更有针对性,这对这些营利性教育公司也造成了很大的分流,因此,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之后,出现整体上的衰败是个必然的结果。
从投资角度上来讲, 教育产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空间有限,走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激烈竞争;当然,如果我们回到1995年,那么上述教育产业公司,个个都是精品,问题在于,作为投资者要想在当时获得一个整体上超前的认识,难度是极大的,我的投资理念是,可以容忍在中短期上的不顺利,长期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
回到中国,时至今日,教育产业又怎样呢?
国人的许多教育理念,我个人觉得实在是失之偏颇,什么输赢在起跑线上之类,对教育的过分看重,盲目投入,根本不关注被教育者个体的感受和反应,一切只为拼一个敲门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等,以及走歪了的教育产业化,都给了教育作为企业来运营的一个巨大的空间,尽管很多混乱的认识让这个空间本身也混乱,但这里不讨论个人的喜好,只说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区域。
根本上,全民不论高低上下,整体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毋庸置疑,愿意在其上花钱乃至大把花钱也是事实,这确实具备了一个热度不低的消费区,但再细分一下,可能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教育市场主力军的年龄分布在3-30岁之间,他们中大部分时间已经给了学校教育,天生注定营利性教育的空间有限,成人以后,在职教育、职业培训市场的空间也很有限,竞争非常激烈;此外,教育产品的性价比怎样,如何比较传播?很难形成商誉,没有商誉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时刻处于原始的高强度竞争状态,没办法形成壁垒,这是教育类企业最大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衰退的非常厉害。
中国的教育产业类企业,前几年几乎清一色选择了去美国上市,前后累计有12家,分别是,致力于家庭教育的有学大教育(代码 XUE),学而思(代码  XRS ),环球天下(代码GEDU 退市),新东方(代码 EDU );致力于技能培训方面的 有安博教育 (代码 AMBO 退市),正保远程教育(代码 DL ),达内科技(代码 TEDU ),以及专注于职业培训和教育辅助服务的 中国教育集团(代码 CEU 退市),ATA教育服务(代码 ATAI,),弘成教育(代码 CEDU 退市),双威教育(代码 CAST 退市),诺亚舟(代码 NED 退市)等。
这些上市公司,已经有一半退市,留在市场的,学大教育,ATA教育服务公司,也是退市边缘的候选者,达内科技较新,是个牛市的熊股,只有学而思走势不错,正保远程教育尚可,而新东方市值从07年至今就不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显然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这些走势较好的教育企业,似乎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以提供考试服务为主,所以活的还不错,如此,也非常符合的中国的教育现状;
上述公司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基础上的教育企业,也就是目前国内热炒的互联网+教育,这个听上去前景非常好的产业,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实际表现远不能和其他互联网相关产业相比,其中原因,上文已经分解过了,这是一个不好定义对象,定义好了也难有累积效应的产业,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产业,所以是很难得到高估值的;中国在美上市的相关企业,一半退市,也是一个佐证,这些企业的退市原因各样,但归结起来总是发展不好不顺利才会走上退市之路的。
近期国内创业板把一个教育产业的公司炒到最高价,倒是很符合一般民众对教育投入的基本印象,但其实不然,人们愿意花钱,不代表相关产业就是好的投资对象,就是加上时髦的新技术也不行,本文所提及的所有教育产业公司,其实都是互联网+教育,像美国的阿波罗应该算始祖了,而且可以说,自出现互联网以来,教育是最早也是最完全的互联网应用,甚至早于搜索,电商和交友,但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是值得对互联网+过渡乐观的人重视的,互联网+确实代表未来,但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5-04-13 18:45

@立春 的洞见

2015-04-13 13:34

嗯,有点底了。谢谢

2015-04-13 10:32

楼主是否到了轻仓时间了,现在就有2566,少量大秦铁路。心又慌了。2566应该没事。防御品种。还滞涨。缺口不补,早晚得还呀

2015-04-13 08:33

十分认同立春兄的分析,我之前也觉得在线教育竞争激烈,不是好赚钱的行业,倒是很看好医疗健康行业。

2015-04-13 00:50

教育很赚钱的,但是上市公司里面有几个人真心想好好做教育的?

2015-04-12 23:55

2015-04-12 21:33

教育是有着巨大的市场但是人对人教导而非人与机器电脑人人之间传承的是知识和人格

2015-04-12 21:13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2015-04-12 19:50

有道理,功利性质的教育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