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大牛市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76回复:264喜欢:695
从往昔一些碎片式的点滴思考,到后来逐渐成文的推理分析,再到前后联系全面整理,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一条逻辑线,我用它来解释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并以此来推测未来,这个过程,全部记录在刚刚上线的电子版新书里,这本4万多字的小书名为《中国资本市场----渐进与误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亚马逊Kindle电子书版上线,一根雪糕的价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网页链接中国资本市场-渐进与误读-二月立春/dp/B00MQNH32C/ref=sr_1_1?ie=UTF8&qid=1409278941&sr=8-1&keywords=渐进与误读)

今天本文取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意在推广新书,可算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同时我也相信,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熊市之后,这题目不是一句蛊惑的口号,每个在市场求生的人都有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角度,我提供我的独一份,对错先放两旁,仅代表自己,但求逻辑严谨,推理充分。

面对中国资本市场如此浩瀚复杂的综合体,要摸索出一条还算有说服力的逻辑线,绝对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是我坚持长期写作思考的根本原因,想看清一个问题,获得一点点认识上的进步,别无它方,惟有坚持不懈,整个过程好比盲人摸象,一圈圈爬下来,感觉四肢五官可能都触及了,才会渐渐感到心中有底,而这个过程,记录在新书里,本文是一个结论式的概述 ,对于书中所提及的各个阶段性的思考,算是一个明确的结论推定。

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经历过两轮大牛市,第一次是因为国企上市解困,第二次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与资产证券化,今天,我们站在第三次大浪的初潮之上,这次牛市的核心起因是国企改革和新产业培育,从本质上来说,新晋的牛市第一次最接近成熟资本市场牛市的本源,那就是对效率的尊重和疯狂,尊重效率才能带来长期市场合理估值的基础,以及投资回报的常态化,这是资本市场理性的一面;同时新产业从来都是因为效率提升才有资格淘汰与颠覆旧产业,它将带来资本市场的疯狂;理性与疯狂,代表着稳健与激进,张弛有道,带来长期的牛市格局,两者存在的基础就是效率的持续优化。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体量仍要长期保持超高速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发展速率必然会持续下降, 这是必须要尊重的科学事实;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经历过增长率渐次放缓的过程,这是基本规律,但这丝毫不妨碍美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总市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同时不断有各类企业持续创出历史新高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核心企业的规模和投资价值,长期看都是不断提升的,等其成长为蓝筹股,成为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而这种持续提升的最本质的秘密,就是效率不断提升,如何提升效率?除了技术发展和管理手段,还需要永远持续的产业整合与兼并重组,而这正是中国国企与央企的致命问题,即便在有较好的技术进步和经营能力的前提下,不能产权流动,不能参与产业整合,那也是没有前途的,效率发挥一定收到限制;同样,部分国企央企的垄断性经营地位,也是长期侵害生产效率发挥的负面因素,垄断并非完全不可以,至少要通过竞争获得,后续是否允许垄断存在,也要参看其对整体经济运作的效率发挥。

所以严格的说,中国本土资本市场是没有蓝筹股的,今天的国有企业改革,其核心就是要赋予企业股权的流动性,使其能够充分参与产业整合与竞争,从资本层面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这是一个把死水盘活的做法,会带来市场最根本性的改变,资本市场的理性会被重新定义,从而最终带来估值体系的巨大变化。

整个中国投资界目前都陷入在一个估值误读的阶段,如果企业的估值能用一组静态财务或投资数据加上一些动态的指标就能分出个泾渭分明,那还要那么多分析机构作何用,任何一台个人电脑就完全可以胜任选择企业的优劣与否,以及来决定是否可以参与投资了;实际上,估值之难正是在于判断企业效率提升的平稳性和持续性上,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银行保险石化等大型企业不能给出相对明确的可判断依据,才引发如此长期持续的市场不振,银行曾经不断下行令人跌破眼镜的市盈率市净率,放在这个标准里一点儿也不奇怪。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是仅仅交一张成绩表那么简单,这张成绩单也不能简单的用来衡量投资价值,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才是理性估值的基本原点,本次国企改革,表面上只是经营主体的改制,但这会是一条活力四射的鲶鱼,将逐渐引发巨大的震动,最终将国企央企推向自由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去,这一步走成功,中国资本市场必将随之而变,成为第三次牛市的动力源泉。

所以,近期股市的躁动,不是什么沪港通,也不是可预期的货币宽松,而是对这个市场即将发生质变的先知先觉,如果不能对之有深刻的理解,那么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机会面前,要么错失,要么获利有限。

本次牛市的第二起因是新产业培育,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实际上已经在深度进行中了,不必纠结于简单的估值教条中,现代资本市场自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建立起来之后就已经有了全新的内涵,只要有智慧,有思想,有市场,资金不是问题,资本市场的长处就是提供资金,没有盈利一样可以给出长期稳定的高估值,这不是个案,这是广泛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以一句疯狂就简单盖棺定论,如果我们不能看到资本市场的另一个极重要的功能而回避它,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牛市疯狂的大多数,就是发生在这个群体里面的,很多情况下,那些真正的龙头企业,并不是简单的讲故事,炒概念。

牛市疯狂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虽然疯狂一定会带来一定规模的崩溃,但是它在促进新产业诞生成长和发展上面功不可没, 熟悉投资史的人一定知道四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炒作,那是人类金融史上第一次的泡沫演绎,一株郁金香新品可以换整条街,无比疯狂;如此情景,在资本市场建立后又持续上演了无数次,虽然每次都是一地鸡毛,满目狼藉,但是资本市场的设计者从来没有想过要像避免大萧条时代的经济危机那样去“根除”这种投机疯狂,唯一需要警醒的是这种炒作的疯狂尽可能不要出现在任何实业领域,这是现代虚拟资本市场和实业产业之间避而不谈的隐形规则,因为整体上它带来的结果,对社会是最优化的,郁金香泡沫固然惨烈,但是它带来郁金香产业的极大扩张,品种繁育不断增长变化,并且一直繁荣至今,今日荷兰郁金香产业占总体农业产值的25%左右,四百年下来,这个产业创造的财富和提供的就业岗位,积累转换成金钱,是当时所谓金融狂潮所耗费所有资金的百万倍都不止,人性固有弱点,但是被一种聪明的制度和方法给解构了,并引导它为社会发展创造无限生机 。

一直亏损的特斯拉汽车股价持续上涨近十倍;3D打印技术领先企业StratasysLtd也一直亏损,但也无碍其股价持续上涨十多倍;业绩摇摆不定,时有亏损的亚马逊不仅市值巨大,累计上涨幅度也有百多倍;新型互联网企业如推特,潘多拉,京东,LINKDIN,YELP,Z,TRLA一干企业统统亏损,丝毫不影响投资者抢购这些企业股票的热情,而且这其中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亏损但享受高溢价的企业不仅在互联网企业,在能源、医药、生物科技、通信、计算机设备、软件服务等等多个领域内都广泛存在,如此等等,这些现象级的案例举不胜举,作为一个群体性的存在,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市场非理智发烧的情况,而是新的估值体系随着产业的发展特性在建立起来,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业务效率的提升,已经是几何级数的,百年积淀的大英百科全书,被一个建立几年的维基百科轻松超越,1998年还在北京的寒风中不断吃闭门羹,遭人白眼的马云,只十五年的功夫就成为中国首富,这类新兴企业的发展,自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估值方式去对待,新估值体系不仅存在,而且依据科学而充分,绝不是相当然的被情绪化牵引,例如上市以来一直在亏损的优酷一直享有高估值,反而是在被高额的输血性投资后股价大幅下跌,这必定令传统思维的人感到困惑,对于这种创新性企业,一旦决策层的自主能力降低,失去了一定的话语权成为附庸,那么它的创新力必然大打折扣,投资者本就不在乎这类企业现阶段有多少钱,而是着眼于未来,但是它却用现金买断了部分的未来,则其估值的下降是铁定的。

中国的创业板显然已经体会到新产业新估值的一点真谛,尽管其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估值过高的舆论压力,也曾遭遇困惑,最终还是感应到彼岸芬芳,率先跟进国际资本市场的的牛市步伐,未来创业板成功与否,绝不是看它在投资指标上能否中规中矩,而是看数年下来,它是否为中国培养出几个或者十几个有规模,有商业价值,有行业领导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像特斯拉这样,一个企业能带动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产业集群全部进入新产业新产品开发的轨道上,那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与之相比,股价无论怎么爆炒,都不重要,资本市场自有其规律,泡沫过大,很自然的就会去消泡;作为投资者也需要明白,这一类投资虽然暴利,但是风险也更加巨大,一是能否选到真正的新产业龙头,如果是伪的,那么风险可能无边;二是,即使选到了真的龙头,能否很好的把握时机,获得收益。

总之,对当下中国的投资市场来说,巨大变化的酝酿期已经过去,变化正在发生中,各级投资者的思路被多年教条化的估值条目所捆绑,已经被蒙蔽双眼,看不到影响市场估值的核心变化即将发生,更不能想象实体经济不振资本市场怎么能够充当创新经济的一个重要角色,进而把创业板的不断上涨看作是存量资金的简单炒作,在冷眼旁观中一次次失去本可把握的机会,而实际上,第三次大牛市已经在不断的争论中逐渐展开。

全部讨论

2015-04-21 17:00

mark!个人入手中国三轮牛市 kindle电子书
网页链接中国资本市场-渐进与误读-二月立春/dp/B00MQNH32C/ref=sr_1_1?ie=UTF8&qid=1409278941&sr=8-1&keywords=渐进与误读)

2015-03-16 20:50

haowen

2015-03-09 10:58

大牛

2015-02-03 07:14

2015-01-25 21:42

转发

2015-01-23 12:51

@陈年普洱茶 这个是牛人,眼光长远啊。牛市一开始本来就不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但是它确实来了!

2015-01-18 21:55

顶,买一本

2015-01-09 07:23

这次牛市的核心起因是国企改革和新产业培育 从本质上来说,新晋的牛市第一次最接近成熟资本市场牛市的本源,那就是对效率的尊重和疯狂……新产业从来都是因为效率提升才有资格淘汰与颠覆旧产业,
近期股市的躁动,是对这个市场即将发生质变_(指国企改革引来活力)的先知先觉
    

2014-12-07 15:21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00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4-12-06 23:38

去kindle买去,我喜欢这种三段论式的分析问题的路径。初入股市有些想法,但是有的时候连论证想法的数据都找不到,就拿前几天的天量来说,自己也想分析一下资金来源,分析了几个来源QFII,沪股通和国内资金,前两个没有多大变化只能式国内资金,然后再往下就进行不下去了:融资融券的原因?其他领域资金转入?开户增多?望以后多指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