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拆解«祖鲁法则»07别买亏损股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买入一家公司之前,必须保证5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季度亏损(矿和能源除外)

而这一章,咱们来说说房地产,建筑,汽车这类的公司,同样有周期性,但财务上的选择和商品类有一些区别。如果买这类公司,尽量看久一些,即使有波动也别在亏损时买入。(亏了可能直接倒)

选择此类股别碰亏损的公司

这类公司主要的产品,和平时的消费类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拿双汇举例,你不会买一堆火腿肠放几年再拿出来吃,想吃了就买对吧。而房地产,空调,汽车之类的,买完一次以后可以很多年不用买,稍作维护就好了。那么这类公司,经济好的时候业绩就会很不错,而经济差的时候就会相对低迷。(不会像商品周期受制于价格那么夸张)咱们这里把券商归类到商品里,虽说她是金融股,但周期来讲更类似于商品。

而这类公司(大件消费)的收益,很多都是别人贷款消费,所以把银行类一起牵扯进去了。暂且把银行和地产,空调,汽车整车归为一类。现在的茅台离消费越来越远,有些人拿茅台存着等升值,那就为白酒增加了金融属性,过度消费的狂热,总会用一段时间的低迷来补偿。

保险和信托更多的关注投资能力而非周期

平安是国内房地产的幕后大BOSS,而雅戈尔这种披着服装外衣的投资公司,她的业绩关键就成了最高领导层的投资能力,巴菲特手上的保险公司也只是为他积累资金的工具。

假设黑色的曲线是铁矿呀,煤炭,石油的roe曲线,而蓝色的稳定直线是食品饮料类公司,那房地产,空调,汽车、银行之类的就会介于他们之间。比如说券商,矿,能源的优质公司roe在负1%到30%之间波动,那房地产,银行,汽车整车就会在10%到20%之间波动,而食品饮料,医药会稳定在一个数值变化不大。(这只是计算周期的一种方式,一般十几年一次循环,而周期中还有另一个周期,牵扯到其他很多问题咱们慢点说)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针对这类介于中间的公司,在选择的时候,5个年度里,买的公司股权不能有任何一个季度处于亏损,尽量买强的,但也要考虑价格因素。好了,我们来说说房地产这个毒瘤,把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中年人都害得不轻。很多企业也被挤兑,搞得市场乌烟瘴气的罪魁祸首。

现在国内的大城市房价租售比大多在600到700左右,而全球均值240左右。泡沫的存在无需过多的证实。国家的态度,希望房价按着不动,通过通货膨胀来慢慢降低泡沫水平。(无限炒上去会出大问题)那就说明大周期并不算有利,至少红利期过了。王石说,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也正因为这个。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住的房子,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之后都会面临比较高的物业费,也就是说房地产公司以后会多出很多维护这一块的收益,这一块会增长得很厉害。

大多数行业,都有个怪圈,大公司强者更强。随着时间的流逝把小公司全吃了,特别是市场逐渐缩小的阶段。对于大公司来说,经济扩张就是捞钱的时候,经济收紧就是清理对手的时候,怎么都不亏。而小的房地产公司,之后很多存在的意义,只是帮大公司打通当地政府关系仅此而已了。国内的房地产行业能碰的公司并不多,一个手都能数得过来。

所以像招保万金,国有五大行这样的公司,依旧有存在的价值,并且价格便宜时有很高的股息率,从投资而非投机的角度来讲,配置一些没任何毛病。前提还是开头说的,公司依旧在稳定的盈利,买roe指标相对较强并且pb(市净率)尽量别高出同业均值百分之20以上的相对安全。无视价格的炒作龙头,让行业一线公司价格翻了均值3到5倍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要说案例,就看看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那一段就可以了,这一段之后会在附件单独拿出来写,和2001年到2008年次贷危机一起。

为何矿和能源类除外?

比如说在一个年度里,所有的煤炭类公司全部都在亏损,而煤炭又还有存在的必要性,那存活下来的大多是最大的那几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换位思考:国家会保哪些?哪些公司对就业影响最大?

而死了一些公司以后,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供应减少需求不变,价格就会上升,此时那些活下来的煤炭股就成了成长股。

虽说08年的雷曼兄弟事件可以反驳大公司就不会倒这个观点,但金融类公司的风险是复合风险带杠杆的,和商品类略有不同。况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也并没有到那么复杂的程度。

这个问题牵扯到2001年美联储的规则改动,这里暂时先不说了。

这一章主要核心就两点

1,买财务相对稳定(最好持续增长)的公司。

2,在价格相差不远的情况下,选择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