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2回复:58喜欢:3
$华领医药-B(02552)$ 1:看今天的评论那么多,但都是感性分析,都是“据推断”式的分析,多扎的药效一句没提,只是想当然的认为他不可能是FIC。拜耳是因为集采收入才大幅下降,买多扎正是他的自救之旅,这也是多扎值得期待的地方。
2:华领是国内权益45亿人民币。和铂医药是全球权益转让20亿人民币,还在IND,这些里程碑付款根本无法支撑他的全球临床费用,未来成药的几率到底有多大?里程碑又能到手多少?这都是太多的不确定而昙花一现的原因。说这只是他二十或三十分子一的价值就更不靠谱了,有一个FIC就了不起了,中国有几个?(真这么牛,国外大厂都没脸混了吧!),三大平台的护城河是什么,投了多少钱建成的(不会多),有多少专利壁垒,如果没有这些,平台什么的分分钟被超越。
3:可以看下传奇的CART的美国临床费用是多少,就知道海外的路有多难,华领国外的权益要靠国内上市来证明这条路的可行,毕竟是那么多大厂没做成的事,只有实际上市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海外权益要等国内落地才能合作,实际上是待价而估,合作必将远超国内的费用,也才能支撑起海外的临床。

全部讨论

2022-04-18 02:09

1. 传奇国内超过90%的CR数据到了美国也变成60-70%,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规范临床的严格。你会发现国内药都在吹药效数据,但根本无法真正拉到国际上去亮剑,你以为很多药国外没有数据?都是有的,差的很,根本没法成药的数据。所以仅仅拿国内数据来写的直接可以不看了。康弘的全球三期是个什么烂结果大家都知道。
2.华领国内权益就是3亿预付款,并且拜耳不负责临床费用,这个三亿能不能cover大型的三期临床费用?你看华领报表就知道了,肯定是不行,差的远。而且后续里程碑和临床数据无关(规范游戏规则里程碑都应该和临床数据有关,后面再和销售有关),看看拜耳的这种机智,拜耳的里程碑只和销售数据挂钩。而销售数据他占50%权益,同时拜耳还要收商业推广的费用(就是销售费),什么意思就是这个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拜耳都不会亏。和铂权益是2500万美金预付款,后续所有临床费用,包括临床推进全部都是阿斯利康的事情了。这就是明显的对比。所以不仅要看交易价值中的预付款,要看临床费用谁出。强生和传奇那个协议,强生其实也是非常强势的,让传奇出了一半临床费用,你看看阿斯利康买DS8201是怎么安排的(第一三共不出钱,全部阿斯利康出)。所以即使传奇出海也让传奇负担了一半风险。关于平台价值的护城河,就是安进等和铂一上市,马上就决定收购了没有上市的Teneobio, 而Teneobio不过是一个拿和铂思路在大鼠上复制能规避某些专利的企业,而且还是继续被诉讼,等于目前是和铂诉安进侵权。至于你说的平台分分钟被超越,你看中国企业来复制一个?(看看和铂合作的朋友圈的等级,再看看百奥赛图,对比一下)百奥赛图还真的在等和铂的专利到期,但是第一轮都要到2026年后,而生物医药,2年就是另一个世界。
3.华领和和铂是完全两种世界的企业,和铂是走全球规范游戏规则的,华领是走国内本土路线的,但我还是一句话,歌礼当年买罗氏也没觉得吃亏,也觉得自己可以由内向外发展。而且这个管线算是它上市很重要的一份砝码,但18年香港上市一年后真实情况就露馅了,19年大家就看到吉利德的药又强势还便宜。这个结果会不会在华领上复制,我们并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只有中国国内企业在开发这个路径了。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在糖尿病方向做什么布局,请看人家的年报。
医药是最不能坐进观天的一个行业,但有时候,就是企业家(歌礼的吴总,也是南大毕业的,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博士,原GSK病毒感染领域的高级科学家,比几乎所有球友懂药我想不会有人怀疑吧),他可能也并不是想骗投资人,但是他的认知在那个时间也只能到那个程度,被罗氏摆了一大道,他可能也不觉得是陷阱而觉得是巨大的机会。
医药投资要不断去更新知识,要积极紧盯巨头们的动态,有时候更要争取在巨头前下手为强(比如对和铂平台的收购,比如云顶在吉利德前的引进),你只有抢巨头的肉,而不能等巨头赏肉,因为巨头递过来的东西,往往都有毒,TOP10药企他们都太老奸巨猾了。
$歌礼制药-B(01672)$ $华领医药-B(02552)$ $和铂医药-B(02142)$

2022-04-18 14:38

@NOMAGE @大隐无言  @静呆花开 看你们说了这么多,收益良多啊。我想问的是,针对亚洲人饮食习惯,以及二型的巨大人群,先不看美欧市场的话,其实也已经是巨大的市场了。在中国批准之后,仅这一部分就足够开发的。是这样子吧?

2022-04-17 23:32

2022-04-17 22:15

和铂的临床费用阿斯利康全部买单。我也看好华领。

2022-04-17 21:37

今晚是最热闹的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