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大保险公司介绍之:英国保诚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英国保诚集团在1848年创立,当时命名为英国保诚投资信贷保险公司(Prudential Investment, Loan, and Assurance Company),业务以人寿保险为主。英国保诚保险成立后,业务迅速发展,1890年初,便成为了英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为英国人民提供周全的保障,至今仍傲踞榜首。在二十年代,英国保诚集团业务扩展到亚洲、欧洲、加拿大、新西兰及澳洲等地,服务网络遍布全世界。

【集团简介】

1986年,集团收购了美国杰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Jackson National Life),如今该公司已成为美国五大年金业务保险公司之一。集团1996年获准在伦敦开展个人银行业务并于1997年收购了苏格兰相互保险公司(Scottish Amicable)。

英国保诚集团

英国保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上市人寿保险公司,在二十多个国家聘用近三万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当地员工,集团深信通过员工当地化,更能贯彻用心聆听的服务宗旨,了解当地顾客所需。身为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按资金管理额计),英国保诚集团拥有超过一千二百五十项的产业,总值超过七十亿美元。

保诚集团更是英国最大的投资机构,通过集团全资附属投资公司的英国保诚资产管理公司(Prudential Portfolio Managers,简称PPM),在全球管理的基金总额超过二千一百亿美元,而PPM驻港办事处则管理亚洲区超过一百二十亿美元的资产,投资项目包括股票、地产及基础设施,在中国的投资也相当庞大。了解顾客所需,是英国保诚集团的成功之道。无论集团的顾客身在何处,所做何事,保诚的服务宗旨就是用心聆听,迎合顾客的需求。

保诚集团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创立于1848年,业务以人寿保险和基金管理为主,在英国、美国、亚洲和欧洲大陆等其选定的市场中提供零售金融服务和基金管理服务。

保险业务

以保险业起家的英国保诚集团在保险业务上除了持续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以开发新的产品及服务项目外,在新市场的开发上亦朝全球化努力,即追求产品及市场的全方位涵盖。在英国的零售保险业务上市场目前由独立财务顾问(Scottish Amicable:英国最大的独立财务顾问公司)、英国保诚零售金融服务、英国保诚年金三大业务为发展主轴,提供优质的财务咨询、人寿保险及退休金和储蓄计划,是英国首屈一指的人寿保险公司;此外,英国保诚集团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均有大幅的经营计划进行,1986年保诚收购美国杰信人寿保险(Jackson National Life),杰信现已成长为美国最具规模的长期储蓄和退休保险产品公司,主要销售对象为零售和机构客户。英国保诚集团也积极进军欧洲市场,与法国的CNP Assurances 和德国的Signal Iduna签订合作协议。

银行业务

自1998年保诚集团集已看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集团锐意经营下,网络银行在英国众多电子商务品牌中脱颖而出,已成长为英国最大的网上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提供网络的储蓄、贷款及其它理财产品,为逾300万名客户服务,吸收存款总额达123亿美元,此外,信用卡及单位信托基金销售等新的服务内容,亦快速的成长中。

投资业务

为了配合零售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集团收购了M&G后,成功将其与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PPM)合并,现已成长为英国顶尖的零售投资管理服务公司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全英最大的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之一,M&G管理基金逾3,300亿美元。英国保诚集团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客户提供零售金融服务,秉承着一贯优良的服务宗旨,采取长远的投资策略,让员工发挥所长,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推出胜人一筹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为股东赚取最佳的投资回报。以股东回报总额计算,保诚的目标是要稳居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100种股票价格指数 (FTSE100)表现最优秀的25只成分股之一。凭借物有所值及稳健周全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希望能与客户建立长远而互利互惠的关系。英国保诚集团在过去 160年来久负盛名,今后亦会竭尽全力,继续奉行忠诚尽责、服务社群的精神。

英国保诚并分別于伦敦、香港、新加坡及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50位、人寿保险业世界排名第4位,其收入相当于腾讯的12倍,利润是联通的2.5倍,总资产相当于10个万科,管理资产终值7倍于香港的外汇储备。

2013年,由20国集团设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公布了全球9家"大到不能倒"保险公司的名单,英国保诚是全球仅有的9家上榜保险公司之一,足证英国保诚对于全球金融体系之重要。

英国保诚信用评级

保诚国际信用评级水平:

标准普尔:AA

穆 迪:Aa3

香港的保险公司信用评级都是非常高的。表示企业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明显,清偿支付能力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极小。尤其是英国保诚的信贷评级水平甚至高于中国国债的评级水平,意味着英国保诚的违约破产风险低于我国国债的违约风险。如果你还是质疑英国保诚,那么小编再告诉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时,中国央行曾购买英国保诚1%的股权,为了规避风险。

接着了解下英国保诚的历史,成立于1848年,历经二次世界大战、大萧条、美国网络科技泡沫破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等重大金融动荡,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保诚始终如一的信守承诺。保诚的百年历史中,理赔过多个世界著名保单,如泰坦尼克号的灾难赔偿、一战二战英国士兵家属赔偿、戴安娜王妃的车祸赔偿等。

【传奇历史】

英国保诚的历史可谓是一部保险业发展的教科书,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不仅亲身经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还经过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21世纪的美国网络科技泡沫崩溃、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世界级的重大金融动荡。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英国保诚依然像金字塔般坚如磐石、屹立不倒,并不断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和回报。

在这170年的风雨历史中,保诚有无数值得称赞的举措和理赔案例,至今为世人所称道。

世界第一张儿童保单

19世纪,儿童死亡率非常高,以至于没有公司敢接纳十岁以下儿童投保,保诚公司的业务人员经过了解,发现无法为儿童投保正是阻碍父母购买保险的重要原因,于是保诚于1856年率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儿童保单。

理赔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

1912年,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不幸沉没,共有1500多人罹难,而保诚理赔了其中的292人,为过百个破碎的家庭送去爱的关怀。

【在一战、二战中的耀眼表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所有保险公司的保单都将战争风险列为免赔条款(即不接受因为战争而造成的伤亡理赔),此时,保诚在英国也销售了大量的保单,保单上也有载有战争免赔条款。值此危难之际,保诚人寿挺身而出,率先承诺废除战争免赔条款,主动将战争纳入到保诚的理赔范围,使无数苦难的家庭获得生活的保障。这一举动在世界保险业是破天荒的创举,堪称业界楷模,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在"一战"中,英国共阵亡了67万人,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多达23万人)都是由保诚人寿一家公司理赔的(保诚财务实力之强悍,由此可见!)。如此大范围的灾难,不仅没有压垮保诚,反而让保诚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成为当时英国的代名词。

在随后爆发的"二战"中,保诚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又做出了卓越贡献,"二战"中又全额理赔了11万件的死亡赔付。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中,英国饱受纳粹德国战机轰炸,整个伦敦被轰炸得"体无完肤",几乎没有超过三米以上的完整建筑。为躲避战火,全国范围内人口迁徙极为频繁,这给保单的变更、服务和理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历史证明,保诚的防灾防损体系和理赔服务工作经受住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酷的考验。

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不仅印证了英国保诚无与伦比的财务实力,更让英国保诚用心聆听、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的声名远播。

【深受英国王室的厚爱】

由于良好的诚信和赔付及时迅速,保诚与英国王室贵族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并最终成为皇室贵族的承保人,深受皇室的信赖,黛安娜王妃生前就是保诚的客户。这是无上的荣誉,也是对保诚的肯定,1997年,黛安娜在巴黎遭遇车祸,香消玉殒,保诚迅速按照保单赔付5000万英磅,反观其它保险公司履历表中鲜有这样的案例。

【首富李超人青睐】

李嘉诚的儿子有自己的保险公司(收购了ING公司,改名字富卫人寿),但李嘉诚却公开宣布把他孙子的保险投在了英国保诚!并于2014年投资15.6亿购买英国保诚的股票。

李嘉诚曾经表示:"富贵于我如浮云,我们真正的财富仅仅是我给自己和家人购买的几亿人寿保险!"李嘉诚亦曾经在1990年晋见邓小平时对他说:"您一定可以活到1997年,我敢买保险啊!"

李嘉诚如此保险不离口,因此可以肯定他购买了多份香港保单,但是他和他家人究竟买了哪间香港保险公司的保险,我们都不得而知。

【央行追捧】

央行购买了英国保诚人寿1%股份,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在海外的投资正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10年(内地刚接触海外保险时机),就已经投资了英国保诚公司股份,并占高达1%,总价约1.34亿英镑(约合13亿人民币),成为保诚集团最大的25家大型机构投资者之一。

【保单分红一枝独秀】

一直以来,英国保诚以其稳健良好的盈利能力、极具吸引力的保险产品深受客户喜爱。英国保诚也是全香港唯一一家承诺公司90%可分配利润分红回馈给客户的保险公司,并且写入了公司章程,因此英国保诚的保单是香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分红能力】

一、遗留资产令保诚的投资更加灵活

英国保诚成立于1848年,在这超过168年的历史长河里,英国保诚透过不同来源积累的一大笔丰厚的遗留资产(超过2.7亿英镑)。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遗留资产的“不同来源”到底是什么?根据保诚培训学院的院长介绍,遗留资产是在给付给客户应得的收益和赔偿后,仍然多出来的回报,多出来的回报第一是由于公司的投资收益超过预期,第二则是部分应给付的赔偿但未有合法受益人前来领取(比如英国保诚参与过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赔付,但由于部分死伤者无法寻找到受益人,该类赔偿就作为遗留资产保存下来)。而遗留资产一直为公司现在的新业务提供支持。

遗留资产给保诚的新业务的支持则又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由于遗留资产的所有权属于保诚,公司可以自由地利用遗留资产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而保诚的新客户则可享有该部分投资的收益分红(详见第二点保诚收益分红分配比例),但则不必承担遗留资产投资失利的风险。第二,在经济环境非常不景气,公司投资回报低于预期的时候,保诚会动用遗留资产履行对保单持有人的责任。

二、独有分红承诺

英国保诚是唯一一家承诺将投资收益至少90%以上分配给分红计划保单持有人(即购买保险的人)的保险公司。

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将客户的保费收来之后,除了预留保险准备金、公司的开支之外,会将其余保费用于投资。而投资产生的利润,将会分配到部分购买分红类保险(大部分人寿储蓄保险都属此类)的客户,其余的收益就落入到各个股东们的口袋里了。但具体其中会分配到多少比例的收益给客户,大部分保险公司未有明确指出。可能经济景气的时候多分一部分给客户,经济不太行的时候就先保证到股东的利益也未可知。但唯有英国保诚,非常任性地在公司的法律制度上已经写明,所有购买分类计划的客户,可以至少得到90%的投资利润,股东们最多只可以分享到10%的投资利润。

保诚为什么这么优秀呢,这我们得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保险的起源是源于古代的欧洲海上航运,由于航海技术的落后,经常面临风暴触礁迷失航向等等危险,而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通常是个人难以承受的,于是大家就约好啦,一旦发生海上事故,咱们大伙儿一块儿分担。这个“一人有难,大家平摊”的概念,便是现代保险中将个体风险向实体集合平均转嫁的概念的起源。而英国亦是古代海上航运最先起步的国家之一,待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海上贸易愈发发达,这也催生和和海上贸易相关的金融产业,包括债券和保险的迅猛发展。海上保险的的理念亦被使用于各个领域当中。

在1848天5月的春天里,一班英国工厂的工人们聚在一起,说咱们现在工厂蓬勃发展,大伙儿也赚了不少,但万一哪天出工一不小心被机器夹断了手臂,那指望咱们养家糊口的妻儿老小可怎么办呢。于是其中一人提议说不如咱们先一人凑一年的工资出来,50个人就有50年的收入了,要是万一哪个工友出了意外,这笔钱就可以保证他一家人日后的生活,大伙儿一听觉得这个方法挺好。另外一个人说咱们这么一大笔钱也别嫌着啊,我看最近XX海上贸易公司在发债券呢,咱们买点债券还可以有点收益,大伙儿一听也觉得这个方法挺好。后来干脆专门找了请了几个懂得投资的专业人士,负责管理这笔钱的投资,然后从投资的回报中抽取了一部分给他们作为工资。因为这笔钱主要是给各个工友的家里人做个保障,大家都是苦日子熬出来的好兄弟,绝大部分投资的收益都应该分给各个工友。于是大家达成的一个比例,管理这笔钱的专业人士最多只能拿10%的收益,剩下的90%都得给到众兄弟们。后来越来越多的工人们加入了这个计划,在当时 the man frompru甚至成为了最流行的口号。于是乎,在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这个春天,一间不再是为了资本家利益,而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工人利益,怀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保险公司——英国保诚成立了,百余年来历经一二次世界大战,工业信息革命浪潮,今日已是世界最大保险公司之一。

好的,讲完了英国保诚的故事,那么这个90%的分配比例对我们的客户到底有如何影响呢?

前面说到,保诚百年来积累了一大笔的遗留资产,而公司可以大胆运用他们进行投资。而新客户的资金会进入遗留资产的资金池,一同分享遗留遗产所产生的红利。比如说公司在70年代已经买入恒生银行的股票,到今天已是涨了不知多少倍。那么客户的资金是参与到这样的投资,客户分到的其中的90%红利自然非常可观。

二、长期分红业绩卓越

基于悠久的经营历史及在英式分红保单运作方面独一无二的长期经验,英国保诚在过去给所有长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长期收益(20年以上)年化复利最高超过7%(也就是20年间100万稳定增长至388万),帮助客户实现安全、稳健又省心的投资回报,实现人生中的各种财务目标和规划。

客户在考量一家公司的时候,往往会看重声誉是否够大,持续经营的时间是否够长;而金融学者则会更加看重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够稳健,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公司的信用评级。

英国保诚作为英国及世界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财务实力一直以稳健著称。在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海啸之时,中国央行都曾购买英国保诚1%的股权,由此可见英国保诚的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极小。

上图是英国保诚的信贷评级,与中国国债都相差无几。

标准普尔:中国 A+ 香港AA+级

穆迪评级:中国 A1 香港 Aa2

英国保诚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之一,也是享誉国际的金融保险巨头。其以稳健作风誉满天下,保诚的公司名称更以谨慎( Prudential)为典。

历经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美国科网泡沫破灭、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等重大世界动荡,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保诚始终如一的信守承诺。保诚的170年历史中,理赔过多个世界著名保单,如泰坦尼克号的灾难赔偿、一战二战英国士兵家属赔偿、戴安娜王妃的车祸赔偿等。

英国保诚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185位,在全球拥有超过2,600万名客户,其收入相当于阿里巴巴的3倍,超过阿里巴巴 + 腾讯 + 万科 之和!利润是中国联通的8.4倍,总资产高达6,680亿美金,接近于阿里巴巴 + 腾讯 + 万科之和的2倍,相当于香港外汇储备总额的1.5倍。

下面一张图带大家回顾一下保诚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

1848年

英国保诚投资信贷保险公司成立,保险起家

1856年

首创世界第一张儿童保单,不仅为保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也赢得广泛声誉

1881年

正式成为一家有限公司

1898年

保诚成为英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寿险公司。此后10年,保诚逐渐成为世界保险巨头

1912年

赔付泰坦尼克号上超过五分之一的遇难者,共计292人,324个家庭

1924年

保诚集团在伦敦交易所上市

一战/二战

一战,所有保险公司的保单都将战争风险列为免赔条款,当时的保诚也不例外,但他率先承诺废除战争免赔条款,主动将战争纳入理赔范围。据统计,一战中,共计赔付英死亡士兵超过三分之一(23万人)

二战开始,保诚再一次主动废除战争免赔条款,赔付了11万件的死亡理赔

1945年

二战结束,英国保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传统保险业务基础上,开始向投资型产品,长期储蓄和退休年金领域发展

1964年

保诚扎根香港,起初以分行形式经营业务

1994年

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香港,亚洲共计12个市场

1996年

保诚集团获批在伦敦开展个人银行业务

2000年

保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保诚并未参与高风险的次贷业务,严格管理现金流。危机后,保诚信用评级AA

2010年

保诚在香港(02378.HK)、新加坡挂牌以介绍形式上市

2023年

保诚重整全球业务策略,以亚洲及非洲为业务核心

$友邦保险(01299)$ $AXA(AXA)$ $英国保诚(PUK)$

#保险板块#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 #香港保险理赔#

更多资讯和观点欢迎沟通探讨-

推荐阅读:

1、香港保险售前、售后大合集

2、香港保险公司介绍合集

3、IUL(挂勾指数的万能寿险)合集

4、港澳保费融资合集

5、新加坡保险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