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K药?中国创新药历史的“康方时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撰文丨M、于靖

编辑丨于靖

截至今日港股收盘,康方生物股价暴涨37.5%,市值达381亿港元。

2024年还没过半,康方生物已经至少三次点燃医药人的朋友圈:第一次是在3月19日,康方生物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总收入创新高达4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净利润创新高达19.42亿元,扭亏为盈,为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

最近一次,一周前(5月24日),康方生物股价闪崩几乎腰斩,当日最深跌幅近45%。市场猜测,这与ASCO大会上披露的AK112(依沃西单抗)III期临床数据表现有关,尽管当天,CDE批准了该药联合化疗治疗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nsq-NSCLC。

今天,这家公司凌晨发布其核心产品AK112与K药(帕博利珠单抗)在头对头PK中胜出,一天内股价又涨升近40%。

短时间内二级市场的态度强烈反转,AK112的市场价值究竟有多大?已经成立十二年的康方生物,迎来了转折时刻吗?

01 聚光灯下的AK112

对于经过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PD-1抑制剂等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难题。

即使这个赛道的代表——默沙东的K药、BMS的O药——参与的重要试验,PFS也基本都在5.6个月左右,且与化疗对比并未达到显著性。研究显示,不仅EGFR TKI治疗会使得免疫疗法的疗效大幅降低,而且19del和T790M突变,同样削弱免疫疗法的效果。

由于这个原因,该患者群体的标准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但是,这并不代表免疫治疗的全线溃败,包括康方生物在内的药企,仍然在探索介入的可能。

AK112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PD-1/VEGF双抗,Insight数据库显示,2019年,AK112首次在澳大利亚启动临床试验;2020年,该药正式开启国内临床开发之路,并于去年8月向CDE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今年5月,AK112正式获批。

很大程度上,AK112极快的闯关速度,离不开背后的数据支撑。而正是在II期的结果上,为此次波折埋下了伏笔。

2022年的ASCO大会上,康方生物公布了AK112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的nsq-NSCLC的II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患者的ORR为68.4%,DCR为94.7%,中位PFS为8.2个月,6个月PFS率为69.3%。

到了2023年,还是在ASCO大会,AK112更新的II期数据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预期。但是,这样的势头没能在今年延续。

根据ASCO大会发布的摘要信息,AK112开展的III期临床HARMONi研究共纳入322例受试者,其中,86.3%和85.1%的患者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21.7%和23.0%的患者发生脑转移。

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中位随访7.89个月,经IRRC评估的接受AK112治疗的患者中位PFS为7.06,安慰剂组该数据是4.80。亚组分析显示,第三代EGFR-TKI经治的HR为0.48,脑转移的HR为0.40,以及T790M突变HR为0.22。AK112组患者ORR为50.6%,高于安慰剂组的35.4%。

简言之,III期结果虽然跟安慰剂拉开差距,但却不及II期的临床表现。敏感的市场来不及区分其中差异,“不及预期”的传闻不胫而走。

康方生物随后组织了一场线上投资者会议,回应了外界的关切。该公司表示,ACSO披露AK112的PFS对应的HR达0.46,这是评估临床研究结果的核心数据,数据结果优异,“不存在低于预期的说法”。但真正让其在二级市场收复失地的,还是与K药“头对头”的胜利。

5月31日,康方生物宣布,AK112在单药对比K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中胜出。

这意味着,AK112成为全球首个在III期单药"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的药物。“K药现在国内卖50亿,还没医保。”网上,一些评论者开始畅想未来,认为AK112销售额至少能达到K药一半的水平。

然而,另一些业内人士担心,真实世界中,NSCLC患者更多的临床治疗方案是K药+化疗,而不是K药单药。AK112想要全面证明自己,还得加快AK112+化疗与K药+化疗的对比研究。

康方生物创始人夏瑜则表示,公司一贯作风不会拖延,会尽可能早地申报AK112的后续适应症。此外,谈及商业化布局时,夏瑜表示,后续将根据销售量的增长情况有序扩大销售团队。

目前,AK112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批1项适应症,有5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其中的2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在海外开展,4项为以PD-1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的III期临床研究。

02 康方生物十二年

今年3月发布的2023年度财报,可以算是康方生物的历史性时刻。

这家公司首次实现了盈利,其核心产品卡度尼利贡献了13.58亿元销售额,PD-1抑制剂派安普利单抗贡献了2.73亿元。

更加瞩目的是,康方生物2023年度技术授权合作收入约29.23亿元,主要来自AK112部分海外市场权益许可给Summit Therapeutics公司的合作首付款。而受今天凌晨公布的和K药的“头对头”临床数据影响,合作方Summit股价也随之暴涨272%。

回顾这家“双抗龙头”的崛起之路,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对AK112和康方生物的强烈期待,不无道理。

2012年是康方生物的起点,也中国医药本土创新的萌芽破土时刻。

那一年,生物医药界的海归科学家们陆续归国,引领了第一波创新药创业潮,国内的投资者们随之火热加注。生物医药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君实生物等第一批创新药企相继成立。

康方生物最初由夏瑜为首的海归创业团队在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创立,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抗体新药研发。

2015年,这家公司一夜成名——成立仅3年的康方生物,将旗下CTLA-4单抗以2亿美元授权予默沙东,成为中国第一家将自主研发生物药物授权给全球制药TOP5的公司。

这一重磅合作使康方生物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推动该公司在接下来的5年中密集完成多轮大额融资——2015年完成1.3亿元A轮融资;2017年完成3亿元B轮融资;2018年完成2亿C轮融资;2019年完成近1.5亿美元D轮融资,并顺利于2020年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依托不间断的资本注入,康方生物顺利推进着多款自研产品的临床开发。2021年,康方生物首款创新药PD-1抑制剂派安普利单抗获批上市,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r/r cHL。

康方生物的发展从此按下了加速键。紧接着2022年6月,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AK104(卡度尼利单抗)正式获得CDE批准,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

卡度尼利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双抗,除了用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2/3线治疗之外,在宫颈癌、胃癌、肺癌、肝癌、妇科肿瘤等诸多领域均有优秀的研发前景。卡度尼利也正是去年康方生物产品销售榜TOP1。

这家企业发展前期十分低调,但一有消息必然一鸣惊人,可以说,康方生物是肿瘤免疫治疗进入2.0时代的强力推动者。

卡度尼利获批半年后,依沃西紧跟着登上了双抗的历史舞台。

2022年底,康方披露了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打破了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的纪录,一度将依沃西的市场期待拉满,直至今日,这种拉到“天花板”的期待值依然能在暴涨暴跌的股价上看到。

后来,康方生物旗下派安普利单抗,继霍奇金淋巴瘤之后第二个适应症获得国CDE批准,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q-NSCLC。这款药物为今天的康方生物也贡献了不少销售额。

据悉,康方生物以卡度尼利和依沃西两大重磅药物为基石,已开展了80余项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5项新药上市申请已处于审评审批阶段。此外,康方或也将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中国创新药# #双抗药物# #康方生物#

$康方生物(09926)$ $Summit Therapeutics(SMMT)$ $百济神州(B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