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闻周刊丨海和挺进30亿细分肿瘤市场;PD-(L)1竞争白热化,双抗成大势所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撰文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间充质上皮转化蛋白(MET)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最初发现于1985年,属于RTK的一个独特亚家族。MET突变比率极高,在许多肿瘤中都有发生,因此,MET抑制剂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

据中康数据预测,2025年MET外显子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关治疗药物行业规模有望达到近30亿元。

潜力靶点吸引了海和药物在此领域布局。谷美替尼是由海和药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合作研发的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小分子MET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谷美替尼强效和特异性靶向抑制MET激酶活性。3月8日,该药品成功获批上市。

同样,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PD-(L)1市场,2021年全球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达381亿美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该领域全球市场将达到626亿美元。中国PD-1/PD-L1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519亿元。

本周,石药集团的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IgG4型PD-1单抗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恒瑞医药获阿得贝利单抗注册证书。

但PD-(L)1红海现状已经是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如何寻求差异化以求脱颖而出,也是不少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周一,华海药业一款能同时阻断PD-L1和VEGF双通路的双抗HB0025注射液获批临床,隔天,祐和医药全球首创的PD-1/CD40双抗也获批临床。

  

01 临床进展

3月6日,华海药业HB0025注射液获批临床

HB0025是一种通过柔性连接子,将VEGFR1膜外第2个Ig样结构域与IgG1型抗PD-L1单抗重链N端连接形成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能同时高特异性、高亲和性地与PD-L1和VEGF这两个靶点结合。目前,公司在HB0025项目上已合计投入研发费用约1.07亿元。临床和临床前研究均表明HB0025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尚无同时阻断PD-1/PD-L1和VEGF/VEGFR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药物上市。

3月6日,和铂医药巴托利单抗III期临床达终点

巴托利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mAb),可阻断FcRn-IgG相互结合,加速体内IgG的清除,从而达到有效治疗致病性IgG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在重症肌无力的II期研究中,巴托利单抗可快速、显著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研究表明巴托利单抗具有良好耐受性,可迅速降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IgG水平。

3月7日,华东医药HDM1002片申报临床

该药为GLP-1R激动剂,是第7款申报临床的国产小分子GLP-1R激动剂。据统计,2021年全球GLP-1R激动剂药物市场规模已达到131亿美元,预计将会在2030年增长到407亿美元。目前已上市GLP-1R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多为多肽类注射药物,尚无小分子GLP-1R激动剂上市。

3月7日,齐鲁制药QLS1128启动III期临床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预计纳入1220例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旨在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阶段,国内已有三款新冠药物获批上市,分别是先声药业的3CL抑制剂先诺特韦、真实生物的RdRp抑制剂阿兹夫定以及君实生物的RdRp抑制剂VV116。目前,齐鲁制药的QLS1128尚未披露具体靶点。

3月7日,祐和医药YH008获批临床

此项获批的临床试验是多中心、非随机、开放标签、多剂量的I期剂量递增临床研究,将评估YH008在晚期肿瘤受试者中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疗效。该药为全球首创的PD-1/CD40双抗。体外及体内实验结果显示,YH008可在富含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肿瘤微环境中条件性激活免疫通路,从而避免全身非特异性的激活。此外,YH008采用无效应功能的IgG1亚型,可避免由Fc受体介导的非特异性激活。

3月8日,博安生物注射用BA1202临床申请获受理

BA1202是博安生物通过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平台自主开发靶向CEA/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等CEA阳性肿瘤。临床前数据显示,BA1202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显著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目前,全球及中国均无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已上市CEA/CD3双抗。罗氏的RO6958688是全球唯一处于临床阶段的CEA/CD3双抗。

  

02 药品注册

3月6日,恒瑞医药获阿得贝利单抗注册证书

阿得贝利单抗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与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目前,同类Atezolizumab、Durvalumab、康宁杰瑞/思路迪药业的恩沃利单抗以及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均已在中国获批。经查询,2021年Atezolizumab、Avelumab和Durvalumab全球总销售额合计约为67亿美元。现阶段,该药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3.7亿元。

3月8日,海和药物谷美替尼批准上市

该药是一款口服高选择性MET抑制剂,用于MET ex14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此前,全球范围只有三款针对MET ex14跳跃突变小分子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默克的特泊替尼、诺华的卡马替尼,以及和黄医药的赛沃替尼,均针对NSCLC患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谷美替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MET改变的晚期NSCLC人群中显示了明确疗效。

3月8日,康宁杰瑞地舒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地舒单抗是一款IgG2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原研是安进。目前,国内开发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企业有13家。其中博安生物的博优倍已于去年11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上市针对骨质疏松的生物类似药。此外,齐鲁制药、泰康生物和康宁杰瑞的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也已申报上市。

3月8日,泰恩康西地那非注册获受理

西地那非为5型磷酸二酯酶选择性抑制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等优势,是目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物,枸橼酸西地那非及其片剂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根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西地那非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以及网上药店终端的合计销售额超过了40亿元。目前,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在国内共有1家企业过评。

3月8日,通用三洋获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注册证书

现阶段,通用三洋在该药研发项目上的累计投入约为856万元(未经审计)。该药适用于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术后出血的治疗,以及妇科手术的局部应用、肝肾综合征、等和顽固性休克等的治疗。据CDE数据,注射用特利加压素在国内过评的企业有5家。米内网数据库显示,2021年,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2.34亿元,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为1.29亿元。

3月8日,复星医药复方匹可硫酸钠颗粒注册申请获受理

该药用于结肠镜检查、X射线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以及必要时在外科手术前清洁肠道。根据 IQVIA CHPA最新数据,2022年度,已获批上市的用于渗透性清肠剂的药物于中国境内销售额约为10.87亿元。截至2023年1月,复星医药针对该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为648万元 (未经审计)。

3月10日,益普生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获批上市

曲普瑞林是天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类似物,用于性早熟和试管婴儿的降调节、子宫肌瘤、女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方面治疗。该药剂型为微球剂型,具有缓释释放三阶段及微球长效持续释放特点。该产品治疗第一个月可有效抑制基础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且,药物可持续稳定释放达3个月,可有效控制性发育进程,延缓骨成熟度,改善第二性征。

3月10日,石药集团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该药是一款IgG4型PD-1单抗,用于治疗至少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失败的PD-L1表达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恩朗苏拜单抗一线治疗宫颈癌的III期确证性临床试验如今也已经启动。迄今,国内已获批10款PD-1单抗,其中8款为国产,同样处于上市申报阶段的还有嘉和生物的杰洛利单抗。

  

03 一致性评价

3月7日,津药药业地西泮注射液过评

地西泮注射液属于长效苯二氮卓类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用于治疗抗癫痫和抗惊厥。目前,津药药业在地西泮注射液项目上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860万元。国内市场有22家企业的地西泮注射液获批上市,其中津药药业为国内首家地西泮注射液过评企业。据米内网全国放大版的医院数据显示,地西泮注射液2020年、2021年国内销售额分别为5438万元、6125万元。

3月8日,海南海药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过评

盐酸米诺环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高效和长效的作用,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包括尿路感染、浅表性化脓性感染、深部化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腹膜炎、胆囊炎、败血症等,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应用。

3月10日,仙琚制药米非司酮片过评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有明显抗黄体、抗着床、抗排卵与诱导月经作用,也可影响孕卵运行。本品无明显抗雌激素作用,也无 雌激素和雄激素样活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也有一定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 抗糖皮质激素作用。国内外米非司酮主要被批准用于终止宫内妊娠、库欣综合症、紧急避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3月10日,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培唑帕尼片过评

该药用于肾细胞癌辅助治疗,由GSK研发的一种可干扰顽固肿瘤存活和生长所需的新血管生成的新型口服血管生成抑制剂,靶向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过抑制对肿瘤供血的新血管生成而起作用。

  

$BioNTech(BNTX)$ $硅谷银行(SIVB)$ $葛兰素史克(GSK)$ 

#硅谷银行# #临床进展# #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