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光伏项目开工!江苏这座海滨小城或成行业黑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重大项目开工及签约活动举办,总投资50亿元的昱辉光能项目正式开工。截至2023年底,昱辉光能全球累计光伏组件出货量超25GW。

据了解,此次开工的昱辉光能项目共分二期建设,一期新上10GW光伏组件以及边框、支架、焊带等配套项目,二期新上10GW光伏电池片项目,项目的顺利开工,是盐城新能源产业建链强链的又一重要成果。

盐城,“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城市”,“坡地经济”在这里没有施展之地,虽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但鲜少有海域可以下海,漫长的滩涂地只给动物留下生养之所。近年来掀起的全国“旅游热”还没有席卷这个“长三角肯尼亚”。可以说,在国内乃至江苏省内,盐城的存在感都不高。

盐城大丰区麋鹿保护区

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正在成为助力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绝佳温床。

能源之都

盐城位于黄海之滨,辽阔的滩涂上,一排排纯白色的“大风车”迎风转动,从海岸线一路蔓延。

坐拥582公里海岸线的盐城,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江苏省46.2%、全国15%、全球8%,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

风车下,滩涂和海面上,同样可以铺设光伏板。

盐城射阳港经济开发区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盐城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占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沿G228临海乡镇陆域面积约4021平方公里,管辖海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区内养殖鱼塘、沿海滩涂、河道等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是发展光伏农业的优良载体。

同时,盐城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累积日照为2338.8小时,年发电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640—5010MJ每平方米,适宜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的空间资源充足。

统计数据显示,盐城现有可开发的海上风电和光伏资源约60GW,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2023年7月19日,江苏省发改委印发《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总体目标明确, 到2025年,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规模力争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确保沿海地区新增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500万千瓦海上光伏并网消纳。

到2027年,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规模力争达到350万千瓦左右,确保沿海地区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两个千万千瓦级基地并网消纳。

在沿海地区重点开展19个大型新型储能项目的规划布局工作,项目规模总计349万千瓦。其中盐城就占了10个,共计181万千瓦:

光伏板下,还可以进行水产养殖。

位于盐城东台的“风光渔”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养殖,形成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效养殖、生态科普旅游四大特色示范区。每年发电接近1亿度,相当于减少消费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

这种“风光渔”一体化模式,让沿海大面积滩涂实现了最大化利用。

东部光谷

在成为“海上风电第一城”后,盐城立下更大的目标,要成为“绿色能源之都”。从风电到绿色能源,盐城瞄准的是绿色能源全产业链。

《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聚力打造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5条规模较大、龙头突出的地标性产业链。2022年盐城GDP跃上7000亿台阶,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排名第8,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位列江苏之首。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1466亿元,同比增长58.5%。

目前,盐城已成为中国光伏产业重地,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中国城市第一位。硅片产能53GW/年,光伏电池片产能73.2GW/年,光伏组件产能95.3GW/年。

成立于2011年的盐城经开区光电产业园,是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专业化光伏产业园区。目前,园区拥有光伏企业超过80家,拥有多晶硅、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通威;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二的天合光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三的润阳;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五的阿特斯等光伏行业中国前10强企业8家,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

2023年,全区实现电池量产产能49GW、组件量产产能61GW。到2025年,光伏电池、组件量产产能将全部超过100GW,加快培育干亿光伏产业 ,全力打造东部光谷。

作为盐城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天合光能仅在经开区就设立了3家制造公司,形成高效光伏电池产能18.5GW,高效光伏组件产能20GW。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将总投资100亿元的储能项目落在此处,预计5月正式量产。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天合光能盐城生产车间

2023年的1月1日,通威盐城基地开工建设;同年5月25日,首件组件顺利下线,不到100天后,41条生产线全部投产。据悉,该基地是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组件生产基地。日前,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G12R—66新品首件正式下线,标志着通威实现了G12R大矩形组件的全面供应。

润阳股份自2017年落户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光伏电池片生产之路,坚持单晶技术路线,卡位大尺寸电池,并早早布局海外市场,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产量全球第三。而在这背后,盐城市政府无疑提供了最大助力。盐城经开区在项目审批、人员招聘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和帮助。在盐城政府全力支持下,润阳悦达仅用6个月就实现一期项目投产,成为盐城经开区招商引资的典型案例。

近日,盐城阿特斯盐城大丰工厂6.5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该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阿特斯储能工厂屋顶,根据盐城当地日照条件,该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25年累计发电量达16419.8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万吨,等效植树782.4万棵。助力当地加快建构新型清洁能源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可持续转型。

越来越多光伏企业与盐城实现“双向奔赴”。目前,盐城已经形成了以电池片、组件制造企业为龙头,原材料及智能装备等配套企业集聚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最后

近年来,盐城新能源产业乘上“国家专列”,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盐城的光伏产业将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光伏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业升级。未来,盐城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注重高效、智能、环保的发展方向,推动光伏产品向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