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SU7市场策略完美。1.市场进入策略:产品避开了销售最广、最热门的SUV,错位竞争,选择了轿车作为进入市场首款车型。2.产品定位:小米希望做一辆“能承载大家所有向往的梦想之车”,在驾驶性等机械素质上希望能媲美保时捷Taycan Turbo,在智能化上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同时还有领先的科技和丰富的生态。从发布会信息来看,与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比较,除了算力和百公里耗电量相关的二项参数差于MODEL3,其他主要参数优于model3,且适用于中国环境的智能驾驶体验更好。与保时捷Taycan Turbo比较,雷总大方承认性能差距大,不丢人,但有一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小米汽车价格是保时捷的几份之一啊”,经典的低价竞争价值组合策略。3.营销策略:苹果暂时退出汽车项目,神助攻小米,质疑小米造车者,错估了小米人家车生态力量、品牌价值和米粉价值。先进行技术发布会,公布100多项第一、唯一、最,尽管引发自研争论,无碍吸引眼球;迟迟未公布价格,引来无数个猜测,吊足胃口。4.生态策略:小米人车家生态,与供应商共同定义最优零部件,众多车商共赴发布会,无不体现小米商业生态策略与价值。5.定价策略:不用多说,诚意满满的,套路溜溜的。6.上市造势:正式产品发布会前,一波接一波的热点造势;提前做好的一批车以“创始版”出现,实现了“发布即上量”;预约试驾与下大定人数远超一般人的预期,米粉力量强大。结果预测:小米——第一个从手机厂商进入整车领域的成功者。声明:本文不作为荐股理由,纯属个人观点,本人是小米纳米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