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地产“迷雾”:周厚健这“一帮人”究竟持股多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相较于海尔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海信切入地产,实属偶然。

1995 年,原海信总经理周厚健调至青岛仪表局任职,彼时下属公司有众多困难企业,于是他想通过成立房地产公司,来盘活困难企业手里的土地,达到养活员工的目的。

无心插柳之举,没想到促使海信地产风生水起,26 年后,它一跃成为青岛本地最大房企。

周厚健也从当年那位不起眼的总经理,摇身一变成为海信集团一把手,在他眼中," 海信地产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海信)集团层面的额外眷顾,是一帮人努力打拼出的天下。"

但不得不说的是,头顶制造业名企光环的海信地产,资金信用上还是离不开海信集团的支持。更令外界好奇的是,周厚健这 " 一帮人 " 究竟在海信地产持股多少。

被国资 " 抛弃 "

5 月 28 日,青岛灵海汇置业有限公司(下称 " 海汇置业 ")发生股权变动,再次将海信与国资的爱恨往事,拉回公众视野。

变更前,海信地产持股 100%;变更后,海信地产、青岛中山大厦房地产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中山大厦营销 ")各持股 85%、15%。

海汇置业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目前注册资金 2 亿元,并在青岛当地也曾小有名气,它开发出体量庞大、总占地面积近 221 亩的青岛海信花街小镇,目前该项目仍未完结(主推三期阶段)。

此次海汇置业的股东层面发生变化并非首次,公司最初由海信地产旗下子公司海信荣辉有限公司(香港企业)持股 100%;2017 年底,新增股东青岛西发置业有限公司持股 35%,剩余 65% 股权由海信荣辉持有。

穿透可知,西发置业成立于 2012 年 11 月,注册资本 1 亿元,是青岛国资委旗下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六年后,海信荣辉退出股东序列,其 65%股份全部由海信地产接管。

紧接着 2019 年 9 月底,西发置业选择结束与海信地产近两年的蜜月关系,分道扬镳,将海汇置业 35%股权以转让价 31825.91 万,放上青岛产权交易所,最终由海信地产受让。

至此,海信地产拥有海汇置业 100% 股权。随即,海汇置业高管层面经历 " 大换血 ",诸如副董事长、监事、董事职位全部履新,注册资本也由二者合作高峰 8.28 亿元降低为 2020 年的 1.7 亿元。

双方 " 分手 " 的理由,外界不得而知。

但据乐居财经获悉,海汇置业开发的海信花街小镇不断被业主曝出诸如,楼间距小,9 楼见不到阳光;买房不到一年,项目门口多出一个骨灰堂;项目山体绿化恢复不到位,被要求补植等问题。

另一边,作为海汇置业新晋股东的中山大厦营销,其背后股东与海信地产也渊源颇深。

乐居财经获悉,中山大厦营销成立于今年 4 月,注册资本为 600 万元,该公司由青岛中山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中山大厦 ")100% 持股。

继续穿透获知,中山大厦由青岛天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天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 93% 和 7%。而青岛天和实业与青岛天和商贸的股东和股权架构完全一致,由刘润桂、宫学勇、谭建夏、刘希民分别持股 67%、11%、11%、11%。

5 年前,中山大厦曾参股海信地产下属公司青岛海信西海置业有限公司,并持有 15% 股权,海信地产持股剩余 85%。不过,该公司已在今年 5 月底注销。

如出一辙的是,中海大厦及其营销公司先后以相同股份入股海信地产系,抢在入股的海信地产一家公司注销前几天,再次搭上海信地产其它公司股权的 " 便车 "。

不差钱?

近几年,海信地产频现在土拍交易场上拿地。不久前,它以 6.17 亿摘得济南槐荫区一地块;去年 5 月,海信地产 9.44 亿元竞得威海市一宗商住用地;2019 年其在青岛竟得多宗地等。

除去深耕山东省内,海信地产还转战深圳、南京、扬州等地。

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传导在公司对外投资企业版图上,截至目前已达 52 家企业(10 家已注销)。其中,处于在业、存续状态下的 42 家公司中,有 17 家为合资企业。

在上述公司里,频频闪现国资身影。比如,青岛海诚置业这家公司,海信地产持有 80% 股份,青岛市即墨区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旗下全资企业青岛鑫诚海顺控股持有 20% 股份。

在青岛海信昌荣置业股权上同样如此,海信地产、荣华建设集团、莱西市国有资产投资中心旗下全资企业青岛国益财金资产运营各持股 51%、29%、20%。

又如,在青岛海德荣置业股权上,除大股东海信地产持股 45% 外,三股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全资企业中德联合集团持有 20% 股权。

事实上,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大潮中,诸多房企业绩动辄超越千亿,未能进入到主流圈层海信地产则被淹没在这股浪潮中,名气大不如早年。所以,海信地产还与一些知名房企成立合资公司,例如正荣、招商局地产、合景等。

不难发现,合资是海信地产的扩张渠道之一,尤其傍上国资,更是如虎添翼。然而,扩张下的资金压力,还促使海信地产发行债券。

去年 3 月,海信地产 28 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券获上交所受理。而该笔资金则拟用于调整公司债务结构、偿还公司债务。

发债的同时,海信地产也扮演着双重角色,成了其他公司的 " 金主 " 靠山。

乐居财经统计,10 条股权质押信息中(包含历史股权出质),海信地产全部作为 " 质权人 "。简言之,它通过受让股权质押,借钱给其他公司。

其中,一些股权出质中似乎隐藏着 " 关联输送 "。例如,青岛信特房地产曾两度将其持有的海信新特置业股权质押予海信地产。查阅可知,海信地产也是海信信特置业的大股东,持有 51% 股权。

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重庆招商依云房地产将南京善盛房地产部分股份质押予海信地产。而海信地产则是南京善盛房地产的三股东。

股权 " 迷雾 "

事实上,带来质疑的不仅是海信地产一边发债,一边借钱给别人。海信地产的股东架构,一直以来也是一个未解之迷。

最初,海信切入地产,算是比较偶然。

1995 年,原海信总经理周厚健调至青岛仪表局任职。彼时,仪表局下属有众多困难企业,于是周厚健想通过成立房地产公司,来盘活困难企业手里的土地,以此养活员工。

同年,刘浩接过海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一职的任命书,红头文件的落款是 " 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 "。这一充满计划经济色彩的机构,注定了海信地产的重要使命之一,是盘活青岛电子仪表总公司所属土地和安置下岗工人。

之后多年,大片有潜在价值的土地资源得以利用变现,解决了大量的下岗职工。

同时,海信地产的成立,也开启了家电行业跨界开拓房地产业务的序幕,并迅速发展成青岛当地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在刚刚成立时,海信地产为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和海信集团公司联合控股,属于典型的国有企业。

1998 年 6 月,海信地产 " 经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此时,海信地产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职工股一跃占据海信地产 58.82% 股份。自此,海信地产也由完全国有企业,转变为内部职工占多数股份的 " 民营企业 "。

2000 年左右,海信又将国资控股的子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进行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这家公司共有股份 1000 万股,国有法人股降至 40%,职工股占 60%,其中,总经理个人股份达 13%,经营层其他人员一般股份占 2.5%-3.5% 左右。

在产权制度实现多元化规范改革的基础上,集团又对总经理实施了年薪制。

2006 年,通过海信地产《公司换照登记表》可知,海信地产的注册资本变为 5000 万元。

两年后,海信地产的股权结构再次变形:海信集团通过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海信电子控股 ")间接持有海信地产 13% 的股份,其余股份均为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持有。

至此,从成立之初的完全国有,到国有股间接持有 13% 股份,海信地产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颇为重要的是,2016 年,海信地产完成了一次重大增资扩股。匿名的神秘投资方向海信地产定向增资 9 亿元(认缴额),占 90% 股份,成为海信地产的绝对控股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海信地产目前由定向增资 201606、76 名自然人、海信电子控股和青岛境通达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各持股 90%、5.4013%、4.5163%、0.0824%。且公开信息中无法追查到定向增资方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海信电子控股也已经更名为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法人为周厚健。

在股权层面,海信集团控股有 13 个股东。其中,自然人股东、海信集团、青岛新丰信息技术、青岛员利信息咨询股份、青岛恒信创势电子技术、上海海丰航运分别持股 40.7170%、32.3583%、8.6447%、8.1756%、3.6968%、3.1936%。但,周厚健的持股比例并未被披露。

此外,青岛员众兴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青岛员享一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 7 家机构分别持有海信集团控股 0.0775%-1.3952% 不等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7 家机构股东背后多为自然人股东。以青岛员众兴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例,其背后出现了诸如海信集团副总裁梁久荣、海信集团副总经理黄莉等多位海信高管持股。

这些机构持股人或为海信系给予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

在海信地产高管层面也同样如此,董事长贾少谦同时也是海信集团总裁,副董事长刘浩同时也兼任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董事汤业国同时也是海信家电集团董事长,而监事长程开训则同时也是海信视像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