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告诉你,我们的富人去年悄悄干了哪些事儿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5

偶然从一个做金融的朋友手里得到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上的数据很难得。
它用极其详尽的数据,告诉了我们过去一年咱们国内的富人做了哪些保护资产的事儿。
话说,这个报告写的真的是枯燥乏味,长篇大论的废话和套话,我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读了两个多小时。
接下来把报告里富人的一些变化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对中产朋友很有用处,因为有些变化具有借鉴性,手里资产上百万的朋友可以直接抄作业。
2023年,富人大致有这几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富人们不爱冒风险了。
富人们依然爱投钱,但是已经不愿冒风险了。他们对于国内资产的投资排序成了这样。
中等收益报价类固收产品>私行存款>保险>雪球等结构化产品>资产配置>股票类产品
是的,房产和股票排在了最后两名,楼市和大A这次彻底伤透了国内富人的心。
第二个变化,富人不再青睐单一产品推荐,更加青睐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富人们不再相信那些明星产品和明星基金经理了,也对现在投资顾问的产品推荐产生了免疫力。他们现在更倾向于让金融机构给他们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比如,我现在有5000万能投的资金,你别给你推荐什么花里胡哨的理财,你就告诉我这5000万应该怎么分配,投哪儿,它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大概利润区间是多少,如果遭遇风险,损失大概多少,波动多大。来,给我形成个方案。
第三个变化,全球配置激增,富人主要通过金融机构的香港和新加坡开展全球配置。
去年一年富人们在海外需找资产配置,日本、澳洲、印度、越南……老牌资本市场,新兴经济体都有咱国内富人的身影。
懂金融的,自己上。不懂的,找专业的家族办公室来做配置。
这是去年富人们在保护资产上做所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1. 国内资产更加保守,安全比收益更重要。
2. 寻找靠谱的资产配置方案。
3. 将配置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全球。

不怪富人们的投资趋向发生变化,去年一年国内的富人和中产确实损失了很多。
咱们蒸蒸日上几十年,消灭富人和中产最多的年份,其实也就两个年份。
一个是2018年,一个是2023年。
其他年份只要你不自己作,基本上不会出现资产的大幅缩水。
2018年,主要是P2P暴雷,一大波吃高息的中产被割了韭菜包了饺子。
2023年,话不该说,只要手里有点资产的,总有一款缩水适合你。
最普通大众的损失,就是房价下跌。
大中小城市,无论规模和类别,只要是房产,价格都下跌,无非是跌幅差别而已。
如北京、上海、成都,算是跌的少的,一般跌幅在5%-15%之间晃荡。
像郑州、天津等,算是跌的比较多的,一般跌幅在20-30%。
除了房子,就是各类金融产品,暴雷声跟鞭炮似的,霹雳吧啦连串响。
中植系暴雷,暴雷前的资产规模是3.7万亿,自然人最低的投资门槛是300w,割的全是富人

全部讨论

01-28 20:04

2015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