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大跌!长城汽车销量逆势下滑,回应“关闭欧洲总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5月车市全面回暖,长城汽车却“背道而驰”。

长城汽车6月3日披露5月销售成绩:销量9.15万辆,同比下降9.51%,这也是今年以来长城汽车月度销量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滑。其整体销量连续下滑的背后,是多个子品牌销量断崖式下滑。

此外,对于近期市场流传“关闭欧洲总部”的消息,长城汽车回应称将调整欧洲战略,并将在8月终止位于德国的长城汽车德国公司。

6月4日早盘,长城汽车港股股价一度跌逾10%,而A股股价也跌近4%。

多品牌销量严重下滑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5月实现汽车销量9.15万辆,同比下降9.51%,环比下滑3.48%。实际上,长城汽车近期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在今年3月份,其月销量为10.03万辆。

相较而言,从今年年后整体行情来看,在车企“价格战”以及政策利好的助力下,车市呈现全面回暖的态势。

众多车企5月销量均出现大幅度提升。其中比亚迪5月销量达到33.18万辆,同比增长38.13%。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蔚来零跑等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也表现出色,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3.8%、233.8%、50.65%。

长城汽车销量则明显萎靡。细分来看,长城汽车旗下多个品牌中,除了坦克品牌近两个月保持稳定增长之外,其他品牌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哈佛品牌3月和4月销量分别为5.41万辆和4.71万辆,分别同比下滑9.97%和15.35%。尤其是哈弗H6车型,一直以来是长城汽车“顶梁柱”,曾在中国SUV市场连续蝉联月销量冠军。2021年12月,哈弗H6单月销量达8.05万辆,曾创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单月销量纪录。

然而,根据最新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4月,哈弗H6销量已跌至不足1万辆,在整体SUV市场中的排名也滑落到20名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CGO李瑞峰近期曾在社交媒体上披露,董事长魏建军再次痛批哈弗H6的营销工作。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哈弗H6在营销上存在严重问题,缺乏用户思维和创新能力,导致市场销量下滑。

实际上,除了哈佛萎靡不振之外,长城旗下其他品牌则出现断崖式下滑。

数据显示,WEY品牌、欧拉品牌5月销量则分别同比下滑50.4%和43.43%,其中WEY品牌5月销量萎缩至2862辆。即便坦克品牌仍保持了近一倍的增速,但仍无法挽回整体的颓势。

新能源车型渗透缓慢

在业内看来,长城汽车销量下滑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新能源车型发展仍较为滞后。

根据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其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46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6.95%。而从近期乘联会预测情况来看,国内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预计可达77万辆,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32.7%,渗透率预计可进一步提升至46.7%,再创新高。

不难看出,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渗透率远低于行业水平。更为关键的是,拉长时间来看,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缓慢。

今年前5月,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仅为23.03%。而其2023年全年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为21.3%,同期国内整体的渗透率则为31.6%。由此可见,长城汽车新能源渗透率与行业整体相比,差距不但未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

但其实,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长城汽车并非无所作为。其2023年不但针对新能源推出了全新的Hi4-T混动技术,还推出了近10款新能源车型,只可惜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确认终止德国公司运营

除了销量萎靡不振之外,长城汽车近期在海外还遭遇挫折。

近期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将关闭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此举将于8月31日正式生效。届时,长城汽车欧洲分公司将解雇包括管理团队在内的所有员工,涉及裁员人数100人。

对此,长城汽车方面向记者作出回应。该公司表示,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加上即将实施的欧洲进口关税,将相应调整未来的欧洲战略。

“我们正在调整欧洲市场布局,长城汽车集团将代替GWM Europe(长城欧洲)承担起为现有欧洲经销商和客户所需的业务支持的责任,同时有计划地开拓和进入新市场。”长城汽车方面称。

同时,该公司也确认了长城欧洲将于2024年8月终止位于德国的长城汽车德国有限公司(GWMD)的运营。同时,将长城欧洲配件仓库从德国纽伦堡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

据悉,长城汽车于2021年开始进军欧洲市场,当年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了魏牌摩卡PHEV(WEY Coffee 01)和欧拉品牌的欧拉好猫(ORA Cat)。同年11月,长城汽车正式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作为开拓欧洲大陆市场的中心,其职能涵盖研发、销售和管理等重要方面。

尤其是研发方面,欧洲总部将重点集中在整车集成、车辆部件开发、电子动力系统平台开发和集成、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除了设立欧洲总部,长城汽车也在慕尼黑开设了德国子公司。

编辑:乔伊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落袋为安!超10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