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有大行,关停这一服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又有机构调整无卡取款功能。

5月21日,交通银行公告表示,将于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仍可通过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据悉,交通银行的无卡取款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此番停止的无卡预约取款,即先通过手机银行进行取款预约,再到交通银行ATM,不插卡,直接凭预约时设置的预约码、交易密码及手机动态密码提取现金;另一种是ATM扫码取款,可在交行取款机上选择“无卡取款”,然后打开交行手机银行,点击“我的”页面右上角“扫一扫”图标,扫描取款机上的取款二维码,选择取款账户,点击“确认取款”即可。

无独有偶,另一家国有大行日前也调整了无卡取款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宣布,自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

该行表示,服务暂停后,客户可通过读卡取款、掌银扫码取款、刷脸取款等其他方式办理网点现金提取相关业务。

“银行取消无卡存取款服务的考量主要包括安全性效率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无卡存取款因其便捷性,有时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诈骗工具。取消这类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诈骗事件的发生。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无卡存取款服务出现密集调整。

自2022年以来,已有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

多家机构表示,业务关停的原因为优化金融服务

建行公告表示,为提升对持卡客户的服务能力,前期在ATM自助渠道部署了二维码存款功能,因业务调整此项功能将关闭;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则表示,关闭此项业务是为“提供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

谈及无卡存取款业务近年来“遇冷”的原因,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一是无卡存取款功能本身的存取频次不高,继续使用将耗费维护成本,二是无卡存取款相关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使用实体卡将使客户存取款多一道安全防线。

“如果金融管理部门对无卡存取款业务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或者减少这类业务以降低风险成为行业趋势,那么更多银行可能会选择跟进取消。”王鹏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可能会推出更加安全、高效的服务来替代无卡存取款业务以满足客户需求,这也会影响银行是否取消无卡存取款服务的决策。

“后续预计还会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苏筱芮认为,银行应在核实好客户身份及其存取款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改进相关服务。

突然!又一家,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