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银行:深耕本土夯实根基,打造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31日,广州农商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报显示,该行集团资产规模持续提升,较上年末增长2.46%,提升至12638.5亿元,在全国农商银行中位居前列。

随着该行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和管理优化,相关业务指标也释放出积极信号。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7132.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8%。其中,制造业贷款总额突破5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58.5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时点454.33亿元,均较上年末显著增长; 支农再贷款落地12.66亿元,规模居广州市首位。

融入地方发展大局

推动中小额资产业务换挡提速

2023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呈现恢复态势的背景下,广州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将信贷资源投向实体最需要的领域。从中报数据看,这一举措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6月末,广州农商银行公司贷款总额4497.02亿元,时点规模排名居广州地区同业前列。

据悉,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大力提升广东省、广州市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金融支持制造业上,广州农商银行围绕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加大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紧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针对不同产业集群,该行推出面向园区产业、汽车产业链供应商、先进制造业等专属信贷产品,例如中小企优选贷、企业融易贷、营运资金贷、工业物业支持贷、连连贷等产品,精准满足不同特色企业的资金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总额突破5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广州农商银行加快布局中小额资产业务,中小额资产业务规模、占比快速提升。近期,该行还启动实施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中小额公司贷款、普惠小微信贷、零售信贷资产规模各达1000亿元,着力打造成该行核心竞争力及优质品牌。

深化乡村振兴金融质效

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

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农村金融机构,广州农商银行在服务支持“三农”上也交出了一张稳中有进的半年答卷。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58.50亿元,较年初增长24.11亿元;支农再贷款落地12.66亿元,规模居广州市首位。

据悉,为优化“三农”领域金融服务供给,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贯彻落实省市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部署,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打造综合一体化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我行在授信产品创新上积极发力,针对农业、农村、特色行业,上半年已推出了‘农业贷’‘村社贷’‘民宿贷’三款产品,为三农群体精准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广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还大力支持海洋牧场、稳产保供、春耕备耕、预制菜、都市农业产业链等领域,助力农业龙头企业、“菜篮子”企业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此外,该行用好货币政策服务支农支小,加大对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的运用力度,撬动涉农贷款投放、促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精准滴灌普惠小微

提升普惠金融可获得性和覆盖面

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融入国家战略大局,精准滴灌普惠小微,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普惠服务新模式,成效明显。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时点454.33亿元,较年初增加23.26亿元,服务小微企业60105户,较年初增长11855户。同时,“两增”指标全面达标,切实提升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成效。

结合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和成长需求,广州农商银行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方面打造拳头产品“金米房易贷”,优化金米小微贷、金米微易贷、金米科技贷、金米融担快贷、金米小微续贷等金融产品,并针对目标细分客群差异化产品需求,打造荔湾一德路海味商圈、南沙捕捞渔船、村社回迁房、花都盆景种植等定制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引进第三方外部数据,提升线上营销风控水平,依托金融科技延伸拓展服务场景、优化金融服务,切实履行地方法人银行支农支小的责任使命。

据悉,广州农商银行践行普惠为民理念,不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与覆盖范围,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拥有分支机构606家,其中广州地区586家,分支机构数量位列广州地区首位。

展望未来,广州农商银行将紧跟省市重点产业布局及政策导向,坚守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主责主业,深入推进业务转型与结构优化,推进实施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在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自身业务高质量超常规发展!(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