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险资股东加持也出险?千亿房企绷不住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远洋集团这家走在“暴雷”边缘的千亿房企绷不住了。7月18日,远洋集团一则公告拉开出险序幕。

该公司一笔即将在15日后到期的公司债经历多日暴跌后,在今早宣布停牌。而有消息称,宣布停牌之前,远洋集团已经着手与债券持有人沟通兑付问题。

午后,远洋集团随即公告宣布,公司因账面非受限货币资金无法覆盖这笔“18远洋01”的公司债,本息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未来将与债券持有人协商兑付调整事项。

实际上,这也是此前众多民营房企迈向出险的第一步。

本息兑付存重大不确定性

18日早间,远洋集团宣布拟与“18远洋01”债券持有人协商兑付调整事项,但兑付调整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申请该债券临时停牌。

随后有市场消息称,债券停牌后,持有人组建一个持有人小组,已经凑齐10%的份额,要求远洋集团召开持有人临时会议,同时要求远洋集团能履行股东责任,按期兑付债券的本息。

而在午后,针对“18远洋01”偿付问题,远洋集团披露公告宣告,该笔债券本息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在公告中,远洋集团称,尽管公司持续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受销售额与再融资改善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公司出现了阶段性流动性不足的情况。截至公告日,其账面非受限货币资金无法覆盖“18远洋01”债券本息,尽管公司仍在积极筹措资金,但短期内流动性得到有效改善的难度较大。因此,针对18远洋01的本息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远洋集团同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公司正全力继续筹措资金,通过加快资产处置进度、加速回款等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同时将与债券持有人保持沟通,召开持有人会议,协商本息兑付调整安排。

该公司称,由于尚未落实相关本金和利息兑付资金,投资人按时足额收取本金和利息金额存在不确定性,待本金和利息具体兑付方案落实后,公司将及时以补充议案形式发布,或及时公告相关情况进展,履行应尽披露义务。

将迎偿债高峰期

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8月2日,远洋集团在境内公开发行了规模合计20亿元的“18远洋01”债券,期限5年,当前余额20亿元,当期票面利率4.0%。这笔债券也将在今年8月2日支付本金余额及应付利息。

事实上,自7月以来,这笔境内债价格便出现剧烈波动。在7月4日和5日,该债券价格分别暴跌27.77%和39.42%。随后,上交所决定自7月6日09时41分开始暂停“18远洋01”交易。自2023年07月06日10时11分起,该债券又恢复交易,当日价格上涨14%。

然而,到了7月17日,不仅仅是“18远洋01”,远洋集团多只债券价格出现集体下跌。其中“19远洋01”跌逾17%,“18远洋01”跌逾12%,“15远洋03”、“21远洋01”、“21远洋01”跌超6%。

根据WIND数据显示,远洋集团存续境内债有14只,总规模约为234.47亿元。除了“18远洋01”之外,还有2笔ABS和1笔定向融资工具将在半年内到期,总金额达到46亿元,加上“18远洋01”的20亿元,半年内需偿付本金约66亿元,面临偿债高峰期。

账面现金不足百亿

近两年的房企违约潮中,远洋集团是为数不多尚未“失守”的房企。2022年,该集团全额完成到期债务兑付,以及信用类融资净还款189亿元,包括120亿元供应链ABS的兑付。去年,远洋资本未能如期支付一笔2000万美元的贷款。

不过,远洋集团表示,远洋资本系其持股49%的联营公司,经营独立、财务自主,其债务处置不会影响集团的经营基本面及偿债、融资能力。

而且,作为一家经历过多轮改制的房企,远洋集团在企业性质上较为特殊。两大险资中国人寿与大家人寿分别为远洋的第一及第二大股东。早在2009年,中国人寿便买入远洋9.34亿股,成为首个入股房地产的险资,并一路增持至大股东。

截止2022年末,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分别持有远洋集团29.59%及29.58%的权益。坐拥央企背景,远洋集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安全边际。

即便是在严峻的2022年,远洋集团销售金额仍然越过千亿门槛,达到1002.9亿元,只不过同比下滑了26%。但到了2023年,因市场持续低迷,诸多房企都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远洋集团也不例外。今年1-6月,该集团累计协议销售额约356.6亿元,同比下降约17.1%。

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偿付能力也明显下滑。截止2022年底,远洋集团账面资金仅为93.86亿元,同比减少了65.25%。而公司总债务高达970.23亿元,在债务结构方面,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占比高达39%,这一比例在2021年只有20%,接近翻倍的短期债务占比也证明了远洋集团接下来偿债压力巨大。

两大险资股东下场

在这一背景下,两大险资股东也“坐不住”了。有消息称在今年6月,两大股东中国人寿及大家人寿针对远洋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组,以便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同时,联合工作组聘请了财务顾问为在远洋的调查提供服务。

而在6月25日,远洋集团发布董事会变动公告也从侧面证实股东进驻的情况。当时,远洋集团13名董事中退出6位,新进6位,总数维持不变。其中,两大股东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保险提名4位董事,中国人寿提名3位董事,大家人寿保险提名1位非执行董事。

来自中国人寿的3位董事被赋予更多职责,柴娟出任远洋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张忠党、于志强任远洋集团非执行董事。

对于远洋集团而言,大股东派驻执行董事,这在远洋发展史上还是首次,意味着两大险资对远洋的管控正进入新局面。远洋方面表示,董事局人员调整有利于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目前来看,两大险资能为远洋集团带来何种支持尚不明朗。7月7日,中诚信国际发布评级报告,将远洋集团主体及相关债项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该报告表示,两大股东对远洋集团的相关工作进展有待观察,远洋信用债较为集中到期,对公司资金筹措能力提出更大考验。

中诚信表示,远洋未来一年内面临较大的信用债到期压力,近期其存续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信用债融资渠道预计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受行业环境影响,近期远洋集团单月签约销售金额环比持续下滑,流动性来源承压;尽管公司存在资产处置计划,未来实施情况有待观察。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农行突发!张学禄,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