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收获之年”?这些基金经理提前把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国基金报 唐嫡

2022年,A股市场行情跌宕起伏,黑天鹅频繁出现,上证指数屡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市场投资热情多次受到打击。

2023年,经济复苏信号不断出现,随着经济形势企稳回升预期加强,A股市场喜迎开门红,并连续4个工作日录得上涨。新的一年市场行情将会如何演绎?不少知名基金经理提前把脉2023年市场走向,并表达对市场复苏的坚定信心。

本期,基金君将介绍两位坚定市场信心的明星基金经理,分别是中庚基金丘栋荣、银华基金李晓星。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中庚基金:丘栋荣

丘栋荣,现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2014年至2018年8月期间,丘栋荣曾于汇丰晋信基金任基金经理。后加入中庚基金,以价值派风格赢得市场关注。

丘栋荣的管理规模稳中有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丘栋荣在管产品4只,在管规模达到 296.86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丘栋荣4只代表产品的年化回报均在20%以上,连续两年业绩在业内名列前茅。

在回撤控制方面,截至1月6日,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丘栋荣的动态回撤明显小于沪深300的同期水平,回撤近一年都控制在了15%以内,回撤控制能力可圈可点。

仓位管理方面,丘栋荣始终维持高仓位运作,股票行业偏好集中,主要为制造业。从在管基金的重仓股票来看,不仅布局了A股,港股投资方面同样有大量资金投入。因为在港股市场方面,丘栋荣是坚定的看多派。丘栋荣发声,“港股当前的定价非常值得我们珍惜,这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丘栋荣表示,港股投资机会包括: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能源周期,以及成长股中的互联网、科技、医药等领域,均处于较为便宜和低估的状况,港股市场中有很多优质资产。

丘栋荣近年在不少场合都表达了对港股市场的长期看好。近期,中庚基金公告称,公司、基金经理(拟任)及员工将共同出资不低于6000万元认购中庚旗下将于2023年1月9日起发行的封闭运作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也将是丘栋荣第一只纯投港股的基金产品。真金白银自购的背后,也是丘栋荣对2023年港股市场信心的体现。

当谈到2023年时,丘栋荣近期发声表示,“2023年的投资征程开启,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角度,可以更加积极一些。

丘栋荣重点分析了四大方面机会。首先是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业;其次是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三是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需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比如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计算机、机械、化工、电子、轻工、汽车等。

另外,港股中代表中国传统经济基石的龙头企业,代表新兴力量的公司如科技、医药等创新型公司,这类公司在香港市场估值定价便宜、基本面风险低,也值得重点关注。

银华基金:李晓星

李晓星,工科背景出身,后又获得帝国理工大学自动化和剑桥大学工业管理的双硕士学位。2011年3月加盟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职务,现任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李晓星管理年限7.5年,在管产品10只,规模达到 468.80亿元,投资经验可谓十分丰富。

截至1月6日,李晓星任职的总汇报为186.69%,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仅为1.03%;而李晓星年化回报为15.06%,同期沪深300仅为0.14%。

在回撤控制方面,截至1月6日,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李晓星的动态回撤控制上半年和沪深300的同期动态回撤走势大体相当,呈中高波动的特点。而在下半年,李晓星加强了回撤控制,回撤水平也略微低于同期沪深300的动态回撤走势。

李晓星爱研读《孙子兵法》,他曾经公开表示,“我们不追求以少胜多、逆境求胜,而是每个月都能战胜对手一点,以长期大概率跑赢来为持有人赚取收益,这就是积胜的理念,所以我们的业绩排名持续保持在前二分之一阵营,长期下来业绩自然领先。”

从持仓结构来讲,李晓星对行业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在他的投资风格中,他非常认可“大道至简”,认为过于复杂的模型没有必要,越简单的模型越有效。

李晓星坚持将“景气度趋势投资”贯彻到底。他的投资方法是从长期的成长空间、中期的景气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估值这四个维度来综合进行比较,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不断深入研究和关注行业和公司。

具体来说,李晓星认为,首先一定要寻求景气周期向上的行业,第二是从中选择业绩超预期、利润增速快、发展空间大的公司,第三是致力于能够找到估值合理的股票,最后在行业上下游调研寻找这些公司的预期差。

即使在2022年并未达到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但是李晓星仍然对于2023年市场信心的恢复充满希望,李晓星近日表示,他坚定地认为各项政策措施将在明年有所体现。

李晓星表示,预计2023年GDP会保持平稳增速,平台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消费复苏可期,消费拉动经济逐步恢复,整体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兼顾安全。可以看出,李晓星会重点关注安全与消费两条主线。除了关注消费升级,在安全方面,李晓星曾在路演中表示,最看好的两大方向:一是科技、产业链的安全;二是能源的安全。

李晓星透露,较为看好成长股方向,会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看好的方向包括了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信创、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此外,李晓星还表示,会维持组合的进攻性,努力在2023年给持有人带来满意的收益率。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和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