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第80!万亿级华润何以经受市场“淬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中华大地,雨露滋润——创始于国难民艰、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充当润滑剂的华润集团由此得名。从抗日战争时期为根据地运送紧缺物资,解放战争时期配合三大战役采购军需,到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贸易总代理为国家出口创汇,再到改革开放时,积极将香港众多优势嫁接内地,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往来,华润集团在中国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发挥了中资窗口企业的重要作用。

从80年前香港中环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号“联和行”,到如今拥有庞大商业版图的万亿央企,华润集团的每一次转型都紧密契合着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今,在从规模化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华润集团再次与国家重大战略凝结交汇。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两日之后,华润集团正式公布了《华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发轫于香港、壮大于内地的华润集团,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排兵布阵,通过产业布局支持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谋划再一次腾飞。

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先生”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条总长约55公里的跨海大桥犹如一条巨龙,飞跃伶仃洋,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这个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建的工程,有着一个异于其他大桥的亮点,就是大桥建设所使用的水泥有长达120年的使用寿命,打破了水泥使用寿命的“百年惯例”。

水泥供应商正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水泥。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统计,整个大桥的水泥使用量共计约198吨,华润水泥实际供给130万吨,占港珠澳大桥水泥使用量超六成。在大湾区内拥有9条水泥生产线的华润水泥,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关键先生”。

除了华润水泥,华润集团的众多业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珠三角生根发芽,如今的大湾区已成为华润集团核心资产所在地、营收和利润的最大来源地。《华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大湾区地区贡献了华润集团营业额的27.9%,利润总额的24.6%,总资产的36.9%。华润集团在该地区的业务涉及零售、啤酒、房地产、电力、燃气、水泥、制药、医疗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总资产4494.61亿元,年营业收入1552.71亿元,利润总额达159.59亿元。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华润集团给自己定了三个方向:引领美好生活方式、建立香港-内地融合生态圈、聚焦高新科技产业。围绕这三个方向,华润集团把商业版图进一步往大湾区纵深延展,不仅发挥各业务单元自身优势,还统筹各城市特点及地方政府实际需要,实行“一城一策”。根据白皮书的规划可以预见,将有一批华润系重点项目在大湾区落地开花:华润健康小镇、健康社区、创新科技园和研发基地、集成电路香港研发中心、大湾区超级公寓等。

重塑香港业务

2019年3月8日,一场名为“‘冲’出梦想——太平洋咖啡X港专@大湾区首个创业培训计划”的宣讲活动在香港举行。这个计划由华润集团旗下太平洋咖啡和港专学院合作,涵盖培训、实习和创业三个重要阶段,旨在帮助有志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事业的香港青年实现创业梦。该计划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在香港落地的大湾区项目。

香港是华润集团发展的摇篮,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家庭里重要的一份子。战争时期出于国家战略需要,华润集团的前身“联和行”选择在香港扎根,借助这个窗口,华润集团为内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发展资源。而今,华润集团的很多业务也在香港起步:第一家连锁超市华润超级市场是在香港开出的,第一个地产项目是在香港与李嘉诚合作开发的,太平洋咖啡是在香港创立的......华润集团今天的业务格局,是利用香港荟萃全球先进商业模式的优势,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结果。

然而,香港回归22年来内外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国之重器的央企,华润集团提出了“重塑香港业务”的发展战略,加大对香港民生产业的关注力度,增加对香港的投资。一方面,巩固提升零售、食品、仓储、地产这些在香港的传统业务;其次,寻找新的在港投资机会,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建设香港第一间瑞吉酒店并推进长沙湾项目的改造;此外,华润集团将研究借鉴香港科技园的运营模式,在河套地区与中资或港资企业合作,建立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引入内地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孵化培育形成商业价值后再拓展至内地市场,为推动香港再工业化贡献力量。

500强排名十年飙升315位 华润集团开启发展新篇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有其历史前进逻辑。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脉络可发现,有些人、有些事、有些企业一直在岁月里熠熠发光。华润集团(以下简称“华润”)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从战争时的“地下交通站”到新中国外贸体系的建立者,从贸易公司转型为以实业为主体的多元化集团,华润的每一步都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发展脉搏。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华润以先行者的姿态,推动了许多重大的国家发展变革,创下了多个“第一”:最早利用资本市场、在香港开展公司上市的企业,最早在内地开展并购和行业整合的企业,最早关注企业发展战略并推动多元化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一路走来,华润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底色和变革的精神,凭借智慧和勇气,在四次大的战略转型中都找准了方向,抓住了机遇。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的剧变期,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华润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新挑战。

从“地下交通站”到外贸总代理

位于香港皇后大道毕打街12号的一栋白色小楼,安静地簇拥在林立的高楼之间。在硝烟弥漫的1938年,一位名为秦邦礼的年轻教员接受中央委任的特殊任务——以做生意为掩护,为内地抗日前线提供战略物资和资金。就这样,在这栋白色小楼10平方米的格子间里,华润的前身“联和行”诞生,经营着南北货贸易生意。

短短几年,联和行用赚取的经营收益换取了宝贵的战略物资。从1938年夏到1941年秋,通过联和行运往内地抗日前线的物资,包括药品及医疗器械120多吨,捐款500万美元,运送的爱国华侨及港澳同胞超过1000人。

解放战争时期,联和行改名联和进出口公司,此时的任务是用企业盈利补贴中央财政,同时建立海上运输力量发展贸易。1947年,联和进出口公司与东北建立贸易关系。随着贸易的大规模展开,联和进出口公司日益发展壮大,业务延伸至美国、日本和新加坡。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进出口公司改组扩大为“华润公司”,寓意中华大地,雨露滋润,注册资本500万港元。

虽然身在香港,但华润的身影却几乎陪伴着新中国建立的全过程,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凭借特殊的贸易代理方式,将蹒跚起步的新中国外贸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

香港是中西方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中国面对外部世界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众多国内出口企业盯上这个能通向广袤世界的大门,展开一场又一场的贸易厮杀。但是,货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波动大、企业内斗、管理混乱,让中国难以以良好的外贸形象面世。为改变这种情况,1953年,华润逐渐成为全国出口贸易总代理,使出口贸易形成一套独特的模式:国营公司去各省市采购货源,交付海关,华润协助各口岸制定价格,安排交易。

此时的华润就像一座桥,用贸易的工具,连接着计划经济下的大陆和资本主义的西方。华润的进出口贸易额,也从1950年的5000万美元激增至1978年的30.5亿美元,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占比一度高达30%。

四次转型升级提效

1978年底,一份对中国外贸格局影响深远的文件下发,核心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拥有更多对外贸易自主权。这意味着,华润不再是外贸总代理人,需要向这两省移交所有的外贸代理业务。这对处于改革开放摸索期的中国来说,是在沿海地区打造特区的宏伟构想。华润就此开启第一次艰难转型。

1978年7月29日,时任华润副总的张政带着一位名叫张子弥的港商来到东莞太平服装厂,希望服装厂按版加工人造革女士手袋。时任太平服装厂厂长的刘艮立刻安排技术骨干负责这件事。大家虽然之前并没有做过手袋,但熬了一个通宵后,第二天就交出一个和样品一模一样的手袋。张子弥非常满意,当即拍板要投资200万港元。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就这样诞生了。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这种被称为“三来一补”的做法最早就出自华润。上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尝试自营贸易的华润,为解决外销国货货源供应不稳定、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在粤东南一带开展来料加工业,为港商穿针引线,也为自己获取可靠的货源。华润凭借其40年在香港打拼的经验,以及国内外丰富的资源,在改革开放初期孵化了一批又一批内地企业,哺育了美的电器佛山照明、康佳电视、南孚电池等民族工业品牌。数据显示,仅东莞市1988年底的“三来一补”企业就有2500多家,至1991年共引入外资17亿美元。

1983年9月26日,楼高50层的华润大厦竣工启用,成为彼时维多利亚港的新地标。华润踏上了向实业化、多元化企业的转型之路,借助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大规模在香港和内地投资发展实业。

1984年,华润在香港的第一家超市开门迎客。这一举措背后,是华润发展策略与国家战略的又一次交汇。这一年,华润确立了“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以贸易为主、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在香港,华润投资了基础设施、能源、港口、地产、电信等行业;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华润创业”,成为最早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之一;在提升公司实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还有力促进了香港经济发展。在内地,华润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厂,展开了在内地啤酒业的创业之旅;投产东莞水泥厂,正式布局内地水泥行业。截至2000年,华润旗下多元化业务已发展为四大业务板块。

进入21世纪,华润的战略从“背靠内地”转为“面向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和创新业态,大举进军内地市场,实现快速扩张。华润水泥、华润电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华润燃气华润医药正式成立;如今在全国多点开花的华润万象城和华润万家超市也在那时正式面世。围绕“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战略,华润建立了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主营业务。

华润的资产主要布局于传统产业,而当前许多主营业务所在的行业,市场需求都出现了增速放缓。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是摆在华润面前的一大课题。2015年至今,华润给自己定了一个颇具挑战的任务——重塑国际业务。早在1975年至1985年间,华润就已开始拓展海外业务,足迹一度遍布美洲、欧洲、澳洲、亚洲等世界各地。但由于当时战略不清晰、扩张过快,对海外风险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华润的国际化战略遭遇挫折,最终忍痛回撤,结束了青涩的征程。

如今,“国际化”再次写进华润的“十三五”发展战略:2016年,华润与麦格理联合收购澳洲最大的癌症与心脏病治疗服务公司GenesisCare61.7%的股权,并对新西兰的Comvita蜂蜜、Scales苹果、King Salmon帝王鲑鱼进行了股权投资。2017年,华润电力及华润资本组成的联合体竞得英国Dudgeon海上风电场30%股权;华润置地联合体在英国成功收购位于伦敦的写字楼项目20 Gresham Street。依托实业发展、资本运营的“双擎”之力,借助“国际化+互联网”的“两翼”之势,华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启发展新篇章。

上市公司矩阵成就万亿央企

2016年,华润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大健康业务成为华润新的利润增长点。2018年,华润完成收购SAB持有的雪花啤酒全部股权,并注入华润创业更名为华润啤酒;收购了喜力啤酒在中国区的业务,拓展高端啤酒市场。

至此,华润从原来的七大业务板块归纳为五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大消费、大健康、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城市建设与运营。经历逾80年发展,尤其是1990年后的大举并购,华润集团在资本市场构建了庞大的“华润系”上市公司集群,成为坐拥万亿资产的央企巨无霸。目前华润拥有7家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华润医疗华润医药华润置地和华润水泥。截至2018年底,华润在内地已累计投资超1.5万亿元人民币,广东、江苏、北京、山东和辽宁是华润投资最多的五个地区,占总投资额的51%。

华润公布的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54亿港元,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463亿港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409亿港元,同比增长31%。五大业务领域中,大消费的经营利润率改善,大健康和能源服务的主要指标均同比上升,其中大健康的营业额上升最为显著。在非上市公司中,华润万家在去年扭亏的基础上效益持续改善,上半年剔除汇率变化,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8%。金融板块对集团营业额贡献2%,却对经营利润贡献了10%,其中华润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40.2%。

不难发现,华润集团旗下的7家上市公司所开展的业务都处在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然而,华润却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近期公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华润排名第80位。从2010年华润首次申报《财富》世界500强开始,华润的排名逐年靠前,从395位到80位。展望未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华润将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华润转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建设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万亿级华润何以经受市场“淬炼”?

经历逾80年发展,华润集团构建了庞大的“华润系”上市公司集群,成为坐拥万亿资产的央企巨无霸。华润集团创业不息的历史背后,展现了几代华润人的智慧和勇气。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华润是利用特殊阶段的特殊地位来为国家战略服务、同时取得企业发展资本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的华润可谓“裸跑”。曾经的计划保障不复存在,贸易总代理也名存实亡,曾经创造国家1/3外汇、在特定时期完成特殊使命的华润需要转型,赤手空拳走市场。

细究华润庞大的商业版图可以发现,与一些在石油、化工、电力、通信等具有强势性地位的央企不同,华润所涉足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是竞争激烈的“红海”,比如零售、地产、健康医疗、水泥、矿泉水等,但华润又能在每一个领域都位列前茅,甚至引领行业。今年上半年华润400多亿元的经营利润中,大健康、大消费和城市建设与运营贡献了77%。

央企参与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华润身上似乎并不存在,反而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为什么?

首先,战争时期的“救火队员”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外贸总代理人”这两个身份,给华润集团种下了多元化的基因。从战争时期的药品、鞋袜、军毯、运输车、发电机等后方军需物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体系建设所需要的五金、器械、化工原料,出口的食品、杂品、茶叶、丝绸、粮油等,贸易多元化使华润集团较早进入各类商品领域,较早接触到商品的性质、定价,甚至是所属行业的运营管理等环节。这为日后开展多元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其次,香港既是华润集团的“摇篮”,又是其初期发展的“炼金石”和“试验田”。以华润万家为例,1983年,华润集团在香港开出首家华润超级市场,这个超市从诞生之日起就需要与香港本地两大超市巨头竞争,最终通过市场考验,与它们鼎足而立。此外,华润第一个在内地的商业综合体华润万象城,也借鉴了香港比较成熟的都市综合体的概念和运营模式,如今已是全国购物中心的“排头兵”。市场是个巨大的熔炉,只有经受住高温的“烤验”才能炼出真金。

此外,这家万亿级央企还经历了管理体系的变革,催化剂则是资本市场。从华润集团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开始,华润集团展现出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先后将零售、石化等优质资产注入华润创业,然后分拆资产,发行债券、配股融资。时值港股大牛市,华润从资本市场获得大量宝贵的发展资金,香港成熟的资本市场不断监督和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这家被刻上“红色资本”烙印的巨型央企,摸索出了一条“以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改革国有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思维和运作环境”的改革之路。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