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火了!刚拿到券商控股权,又提出控股1000亿基金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中国基金报记者 静波

瑞银集团终于下手了。

一手券商,一手基金,瑞银这是要全面控股中国参股金融机构的节奏呀。

瑞银集团亚太区执委会委员、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今日在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到49%最高上限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未来会根据新的政策寻求跟中方合资方做增持股比的调整。

控股合资券商终于破冰。继券商瑞银成为首家增持内地合资券商股份至 51%以实现控股的外资金融机构后,国投瑞银控股权成了瑞银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国投瑞银基金股东为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和瑞银集团,持有公司51%和49%的股权。瑞银如要控股,意味着还要从国投泰康手里接过部分股份。

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管理68只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

国投瑞银近几年的财务指标为:

再来看看瑞银证券控股一事。

瑞银今天宣布,中国证监会已批准瑞银 (UBS AG)增持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持股比例由 24.99%增加 至 51%。也就是说,瑞银将收购中国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 12.01%及 14%瑞银证券股权。相关交易完成后,瑞银将成为首家通过增持股权以实现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先生表示:拓展中国业务是瑞银集团的战略重点。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 瑞银在中国的业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包括旗下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三大业务。。”

此次股权收购交易完成后,瑞银证券的股东方及持股比例将相应 变更为:瑞银集团(51%)、北京国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3%)、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4.01%), 以及中国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99%)。

2006年,瑞银证券由原来的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重组而成。当时的股东有北京国翔、瑞银集团、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大股东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

尽管瑞银并不是最大的股东,但是瑞银集团对瑞银证券拥有名义管理权。跟大部分合资券商开始只能拥有投行牌照不同,瑞银证券是全牌照合资券商。

在中国的合资券商中,外资管理的全牌照券商只有两家,一家是瑞银证券,另一家是成立于2004年的高盛高华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由高盛集团和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12月共同出资组建。

目前,瑞银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实体的国内平台,主要开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投资银行三大业务。瑞银证券的成立开启了外资机构直接参股中国全牌照证券公司的先河。同时,瑞银证券全资拥有瑞银期货。瑞士银行(中国)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国投瑞银基金由瑞银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拥有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

但和几乎所有合资券商一样,瑞银证券这些年同样面临合资券商发展的困局。

合资证券在国内的业务多为投行IPO项目,靠天吃饭。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的投行业务更多地是项目方和资金方的撮合平台,实质是金融服务,而服务不是产品,其质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企业的主观选择意愿较为强烈,所以很多时候投行业务蕴含诸多中国特色内容,需要依靠人脉。

近年来,目前合资券商大多涉足的是和资本金无关的业务,同时,他们在国内开放的营业网点少,接触的大多只是高净值客户的财富和资管业务。

券商成长至今多靠雄厚的资本实力,真正赚钱的业务是交易业务、自营业务等等,却难在国内发挥效应。

股东之间的内耗是此前合资券商最大的顽疾。包括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券商均面临这个问题。战略方向、业务重点,人才布局,激励机制等等都可能成为股东共识的难点。

在此背景下,控股合资券商,是外资股东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外资参股的证券公司此前共计有13家,除瑞银证券外,还有中金公司、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等。

此前合资券商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如下:

瑞银打枪第一枪,那么,控股合资券商,还有哪些外资股东在行动呢?

此前,外资合计持有上市内资证券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得超过25%,持有非上市证券公司股份比例稍显宽松,为49%。而根据2018年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公布的《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这一比例限制大幅放宽到了51%,外资合计持有上市及非上市证券公司的最高股权比例一致。

4月28日,证监会发布的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答记者问中就提到:“在本《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欧洲及亚洲等地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已向我会了解、征询有关公司设立和股权变更情况,并多次表示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材料,拟提交相关申请。”

有消息称,摩根大通5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imited拟持股51%。

今年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会社等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野村控股株式会社拟持股51%。证监会将依法、合规、高效地做好相关申请的审核工作。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执行官孙玮曾在4月表示,“我们聚焦于提高在合资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的持股,由49%提高至51%,以取得控股权。”

9月11日华鑫股份公告表示,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鑫证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2%股权的议案。公开资料显示,摩根华鑫仅有两名股东,分别为华鑫证券51%与摩根士丹利49%。如果此次由摩根士丹利受让,其将达到51%比例。

据悉,高盛也在积极准备持股本比例提升工作。旗下合资券商高盛高华证券2017年营业收入5.47亿元,较2016年增长3%,净利润6608万元。

外资控股之后,是否真迎来大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