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买在了高位,应当如何处理?(61指数估值表04.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71喜欢:16

各位朋友好:

又是新的一期指数基金估值表,最近市场热点主要集中于中特估和TMT,其余行业波动不大,处于温水煮青蛙的阶段,整体持仓感受一般。

最近有朋友(返璞归真6)询问:请问61,针对之前高位购买的基金,如何有效的调整?

如果没有估值意识,没有一定的投资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碰见的问题。关注61之后,很少再会如此。但关注之前难免出现类似的问题,那该如何处理呢?

1、首先忘掉成本

忘记成本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投资是把资金换成了资产,我们需要基于资产的价值去判断交易的逻辑,而非成本。之前高位时不慎买入基金,那时的“价格”脱离了“价值”,如果以当时的成本去思考得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在投资领域,卖出基金的要素有三:1、基本面恶化;2、估值走高;3、同比有了更好的投资标的。这三个要素由均与成本无关,只跟价值有关。

我们得以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标的现状、个人认知、估值水平、行业发展、持仓合理性等角度去决断标的的去留,而非成本。

2、基于事实判断

基于当前事实决定高位基金的去留,是关键。早前可能受市场情绪、个人经验、不会估值等因素影响,在高位追了基金。随着经验积累,理解了投资的基础要素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去决定去留。

1)基于估值

估值是一门模糊的艺术,但不基于估值的盲目投资,常常痛的让人记忆深刻。可以说,恰当的估值判断,能解决80%的高位介入的问题,剩余的20%在于对行业的认知,尤其是细分和周期行业。

当持有的标的仍处于较高估值时,即便有一定的浮亏,也应当采取止损操作。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在低估时买入,现在该基金进入高估,是否应该止盈?如果此时不止盈,虽然有可能继续上涨,但下跌的概率更大。

2)判断基本面

如果持有的标的,自己毫无认知,无从判断该标的的优劣,也应当考虑止损。不熟不做是投资的基础,持仓与否、成本高低不是关键。学会认栽,选择契合自身经验和风险偏好的标的,是我们长期制胜的基础。

大部分指数基金,尤其是宽基指数和优秀行业指数,其实不用担心基本面的问题。但是特别细分、无法清晰认知的行业指数和基本面走坏的夕阳板块指数需要慎重,尽早抽身是必要的。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分析持仓,回溯历史业绩来判断去留。

当然,通过学习,尽快提升对标的的认知也是一种方式。只是要学会忘记成本,减少压抑情绪,理性的分析标的,别被情绪控制大脑。

3)基于性价比

忘掉成本、基于基本面与估值判断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当前持有该基金并不是问题。但通过对比发现,其他的标的更合适、性价比更高,此时也可以考虑更换标的至更能把握的基金

除了基本面和性价比,基于仓位限制和估值水平,也是常见的调仓原因。基于自身投资计划的更新和调整,基于仓位和估值水平,把持仓基金调整至合理水平,也一样能降低波动率,提升持仓感受。

3、除了买贵了,其他一切都好

如果基于上述分析发现,除了买贵了,现在无论是基本面、标的认知、估值水平、仓位管理、资金情况等都处于合理水平,也没有更好的替换标的。那此时便是应该继续持有,或考虑如何降低持仓成本。

1)耐心持有

虽然买的时候贵了,但现在已经不贵,甚至低估。此时应当放平心态,耐心持有,等待下一波价值回归。虽然持仓成本较高,最终实现的收益率可能并不高,但企业们仍在努力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也能略有收益。

2)定投降低成本

如果标的优秀、估值合理甚至低估,分配的仓位仍有空间。此时应当基于估值,逐步定投或加仓。通过低估定投,能快速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好的收益率。

当然,高位买入后,常常仓位不足。低估定投时应当拉开时间和距离,以免成本钝化。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坦率讲,大家都站过岗。站岗缴学费,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必经之路。只是有些人会反思,通过学习、分析,在之后的投资过程中,尽可能地去避免类似地事情。而有些人,可能仍处于懵懂地追涨杀跌,人云亦云的状态。

61一直建议要建立契合自身能力的投资框架,从待选标的、标的认知、估值水平、持仓分配、资金节奏、收益目标、回撤强度等多个角度,去搭建契合需求的投资框架。

一笔错误操作不会致命,如何通过类似的错误,总结经验、提升自己,才是本文的核心。

一、“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二、“61”指数基金估值表(0157期)

三、重点提示

1、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

受数据源影响,表内采用中证指数官方的PE2数据,该数据为静态市盈率。表内红利类百分位为61积累的数据,其完整性较弱。目前接近2022年年报更新时期,届时这两个指数的估值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这段时间受石油、煤炭、中特估等要素影响,红利类指数涨幅较好,红利ETF中证红利ETF均已破年内新高。连续稳定的上涨,让不少持有红利的朋友有些担忧:为何价格一路上行,但估值似乎变化不大?

从PE的角度来说,PE = P / E = 价格 / 利润,当分母利润增速快于价格涨速时,就会出现价格抬升,但估值抬升不明显的情况,这是好事情。

从红利类指数的底层行业分布来说,以银行、基建、保险、能源、公共事业为主的行业,其实赚钱的能力一直冠绝A股。尤其最近两年,能源股涨幅较大,所以给红利类带来了一定增益。

为了提升指数估值的可靠性,尤其为了降低周期性行业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该指数的PB情况进行分析。不过受限于数据源,即便是WIND、Choice、理杏仁等平台均采用“市值加权”方式处理。

想要获得基于股息率加权的PB数据,需要手动计算,且获得有效历史百分位的计算难度较大。因此,从模糊的正确的角度,暂时可以不同加权方式的PB作为辅助。

都是低估就是了。对于红利类指数,别指望很高弹性,也尽量避免想吃掉所有波动。

====================

扩展阅读:“61”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系列文章(2023版)(新手必看)

$红利ETF(SH510880)$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沪深300ETF(SH510300)$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讨论

投资养老的伪程序员2023-04-20 22:08

是否可以考虑加入红利低波的指数估值呢?

碧水孤鹜ecy2023-04-20 12:43

说得太对了,我就是那个不知道估值概念,无脑买入医药行业的韭菜。好在标的优秀,加仓,持有,剩下的交给时间。

中证红利时代2023-04-20 13:06

这个简单啊,第一:买六一老师推荐的低估值宽指基金。第二:如果这也套牢,那就躺平不动,做时间的朋友!!!

土拨猫2023-04-20 10:24

投资一定要遵循低买高卖的原则,在熊市底部区域谈股色变时坚持定投,逐渐降低持仓成本,才能等待市场上涨时拥有较好的收益,如果基金买在了高位,通过定投可以降低持仓成本并且获利,但需要更长的时间。为此,根据估值变化调整定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全部讨论

是否可以考虑加入红利低波的指数估值呢?

2023-04-20 12:43

说得太对了,我就是那个不知道估值概念,无脑买入医药行业的韭菜。好在标的优秀,加仓,持有,剩下的交给时间。

2023-04-20 13:06

这个简单啊,第一:买六一老师推荐的低估值宽指基金。第二:如果这也套牢,那就躺平不动,做时间的朋友!!!

2023-04-20 10:24

投资一定要遵循低买高卖的原则,在熊市底部区域谈股色变时坚持定投,逐渐降低持仓成本,才能等待市场上涨时拥有较好的收益,如果基金买在了高位,通过定投可以降低持仓成本并且获利,但需要更长的时间。为此,根据估值变化调整定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2023-04-22 00:14

我自己从不买主动基金,我是说所有主动型基金都不会买。谁知道这些基金经理是不是鱼?或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道德勾当。所以我只买被动指数基金,这个比较清楚状况。

2023-04-21 14:07

看起来,反复无常的市场先生还要继续提供优质股权买入机会。
总的来说,播种期越长,长期总收益越高。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业余投资者来说,大部分时间是股权的净买入者,因为工资收入不断在创造家庭正现金流。
牛短熊长的A股更适合业余投资者。

2023-04-21 10:49

bingo!为什么近期$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价格一路上行,估值却变化不大。因为从PE的角度来说,PE = P / E = 价格 / 利润,当分母利润增速快于价格涨速时,就会出现价格抬升,但估值抬升不明显的情况。$中国石化(SH600028)$ $兖矿能源(SH600188)$

2023-04-20 16:18

每期都会看老师发的文章,高估的时候看您的文章能够平稳自己波动的内心,低估的时候跟着您的估值表定投吃到不少肉,谢谢您无私的分享!

2023-04-20 13:56

老师您好,请问雪球策略的基金哪个做的比较好,现在值得投资吗?

2023-04-20 13:54

六亿老师的解读非常到位,好多知识点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