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无私分享,我是在想,因为国际指数没有配齐,可以把宽基指数增加为50%。这个配置非常重要‼️我投了三年了才明白,真诚的感谢61老师👨🏫
不少朋友问过61这张表,61用此表已经多年,今天由于要发布给大家,又重新归类更新了一遍。表内的内容看看就好,具体的明细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大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或删减。
61的理财计划也正是因为这个表的建立,逐渐的清晰起来。明白做好一个家庭的资产配置与规划,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61会有意识的让资产配置更加稳健和可靠。
表内重点:
1)对于固定资产与股权资产,需要合适的估值方式,降低估值预期,提升资产安全边际;
2)对于金融资产的配置,要契合自身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实际效用”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关注“资产流动性安全”、“股债混合”、“做好理财的收益与时间的规划”、“做好权益类资产的分散和集中”;
3)对于股债分配上,要做好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的分配,降低权益类资产过多导致的资产波动率太高的问题,建议采用:年龄匹配百分比的方式;
4)对于权益类资产,要清醒认知其为“高风险资产”,要根据自己能力,适当配置,绝不可“看别人发财”就冒进。
5)对于债权,要适当进行“风险计提”,毕竟“借出的钱,泼出去的水”;
6)对于负债,要进行明确统计,要分析各负债的资金成本,努力降低家庭资产负债率;
7)留存6-12个月的现金类资产,是作为家庭财务官必须注意的地方;
二、理清家庭的收入与支出
做好年度收入与支出的总结与计划,能大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家庭资产安全性。也会激发家庭成员努力工作的心态,降低无谓的消费与损失。
1、放平心态,工作仍是第一收入来源
到了61这个年纪,会有不少人开始厌恶“日复一日”的工作,61有时候也会如此。不过作为普通人,工作仍旧是我们不可缺失的第一收入来源。除去工作,我们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自身的被动收入,从而提升自己应对危机的能力。
2、对比收入,支出更是我们可控的选项
收入毕竟受环境、时代、能力、机遇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有时候确实有些“回天乏力”。但对于支出,我们更加可控,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当断则断。
延迟享受说说容易做做难,大家也可以使用上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做一份“家庭每月现金流量表”,对各类收入、支出整体做一个分析。
每月更新此表的好处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督促自己去做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关于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思考:
1)我所处的行业是否朝阳?公司在行业内地位如何?有没有发展空间?
2)我有没有加薪的可能?要不要跳槽?
3)我有没有发展被动收入的可能?我的技能优势在哪?我需不需要学习新的技能?
4)当地有没有人才激励计划?有没有可以申请的人才补助?
5)有没有被动性收入没有发挥极致?我出租的房产是否可以提升租金?
6)有什么支出项是可以消减的?有什么不必要的大件可以缓一缓?
三、框定指数基金选择池,合理分配持仓
我们做投资理财,本质的原因是希望不被“日复一日”的工作所拖累,世界辣么大,都想去看看,当然投资理财不是一日之功,也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有完整的计划、坚定的执行、耐心的等待。
61同样建议制作一份:指数基金定投框架表
表内数据仅仅是演示,大伙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定位,选择契合自身的投资标的,设计匹配自己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的指数基金。
表内重点:
1、宽基与行业搭配,国内与国外齐飞:宽基打底,行业配套,宽基(60%-100%),行业(<40%);
2、以ROE判断指数成长性;即便再优秀的行业指数基金,单指数也不应该超过20%;
3、以“基金公司、规模合适、费率低廉、跟踪误差小”作为选择基金的4个维度;
4、搭配符合自己预期的指数基金组合是起点,选择合适的跟踪特定指数的基金是基础,做好“指数基金选择池”的配置,是我们定投之路的起点;
5、以初始设定的比例作为锚,在定投推进过程中,尽量契合原来的计划。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或“恐惧”,就胡乱改变初衷,即便要迭代,也需要过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经验,总结一定教训之后再行动;
6、不要自喜于浮盈,不要担忧于浮亏,浮盈浮亏只是我们“积攒优秀企业股权”路上的插曲,终点仍旧是与时间为伍,享受一揽子优秀企业带来的复利增长。
四、指数基金定投阈值及执行表
根据上述的准备,我们理清了家庭的财务状态,设定了理财目标,框定了指数基金的投资选择池,那么接下去就是细致的执行。
第一步:每一个指数都有其特定的波动区间,建议根据历史趋势,做好阈值设定,可以参考61指数基金估值表内数据。
第二步:根据阈值,严格制定执行计划,严格记录每一次定投操作,严格根据阈值进行操作,减少主观影响。
此表有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则是“单指数定投阈值设定表”,不同的指数的阈值肯定不同,并且不同类型的指数需要参考的核心指标也并不一样。
关于阈值的取值,建议各位可以根据我发布的“指数基金估值表”中的数据延申,记得不同的指数基金得采用不同的核心制表,切记。
这图的下半部分则是:单指数基金定投执行表,表内数据为一周一次。实际上,每月与每周定投,长期看影响不大。
表1重点:
1、对于指数基金阈值的设定,可以基于历史百分位,也可以基于指数绝对估值(指数相关度高的PE、PB、PS、股息率等值),全面的去看指数的估值,会让我们的决策更有效;
2、要根据自身安全边际,设定合适的“倍投”策略,有些人风险偏好高一点,N就可以大一些,有些人喜欢稳一点,N=1也完全可以;
3、关于阈值的调整:可以基于我给出的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比方我建议红利PE2=9开始定投,你可以设定为PE2=8.5或者9.5,这样的区别在于,范围大一点,适合快速积累股份,范围小一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投完,但安全性更高。
4、买卖同理,设定买入心态会好一点,设定卖出可能会有一些障碍,要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以自身风险偏好为锚,仔细的做好每一个定投指数的卖出止盈阈值;
表2重点:
1、每次定投做好估值判断,严格执行计划;
2、做好资金规划,定投的“微笑曲线”,需要长连续的资金规划;
3、坚持不懈,不惶恐于浮亏;放平心态,不得意于浮盈;
4、坚持不了的时候找61唠嗑,既然61挖的坑,61负责心理按摩;
===================
做完这些表,并脚踏实地的去执行,才能说“复盘”:
1)年初制定的计划是否有效?有没有改善的空间?
2)权益类搭配上有没有过于激进?有没有较大的风险?
3)在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有没有产生不必要的贪婪和恐惧?
4)投入资金是否过多?流动性是否充分?
5)每一个标的,是否仔细去学习研究,是否了解其波动性?
6)新的一年,有没有需要调整的部分?
7)部分阈值设置是否不当,导致没买足股份,或过早止盈?
对有充分经验、已经有体系的朋友来讲,本文聊胜于无。但对于初入投资领域,还未建立自己投资框架的新手来说,我相信会有些许帮助。
希望更进一步听61聊这个内容的朋友,可以关注今天下午3:30开始的雪球直播,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做好资产复盘与新年计划。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并希望各位朋友新的一年:虎虎生威,大吉大利!
点击查看>>“61”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系列文章(新手必看)
$红利ETF(SH510880)$ $沪深300ETF(SH510300)$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教61老师,中证红利指数从低估到高估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几年?周期几年一轮回?中证红利的周期曲线是否和市场平均周期曲线保持一致或者相似?假如大牛到来时市场整体高估时,中证红利是否也会运行到高估位置需要分分批止盈?主要是担心牛市末期市场快速下跌,如果中证红利没有高估,在剧烈下跌行情中会受到情绪的较大影响,出现杀估值亏损较大的情况。如果那时定投较长仓位较重,担心承受不住较大的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