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上海机场(SH600009)$

1、股权激励的价格——按证券法规定的来,没有问题。

2、涉及的员工及人均股数——覆盖高层,人均股数不高,明显的一次高层补偿红包,也没有问题。

3、业绩基准——以2023年为基准,2023年国际客流量处于恢复期,第一季度还是亏损的,却被拿来做基准业绩,占了上市公司的便宜。

4、行权业绩要求——不考虑其他公司增长情况,单就硬性条件业绩来说:

2024年17.6648亿,2025年20.8992亿,2026年24.3824亿,

按现在国际客流量来说,这三年业绩都远低于2019年对应国际客流量业绩,按以往,正常经营都能完成,没有任何激励成分,那为什么会被拿来做股权激励的硬性条件?

个人猜测:

2023年12月签的第二份补充协议。原本协议以保底为主,免税收入只跟国际客流量挂钩,国际客流量是做不了假的,也不是机场管理层能控制的,那机场的业绩不需要管理层都能做出来。

想当时,2023年国际客流量恢复势头如虹,上海机场在与中国中免合作中占据的主动权逐渐增加,却会签下舍弃保底选择分成的协议,主动舍弃自身利益,我当时是找不出正常理由的,只能推测是机场的上级部门施压,现在看来,可能当时机场管理层已经有了股权激励的想法,等着中国中免配合,毕竟只有分成,才能体现管理层的能力。

回到股权激励,根据中国中免的能力,今年机场Q1收入3.82亿,国际客流量是2019年70%,按照惯例,机场每个季度收入都相差不大,而国际客流量目前恢复到79%,按全年80%来算,上海机场2024利润是3.82+3.82X3X80/70=16.91亿,再腾挪点利润,堪堪完成激励标准。

但管理层会这样吗?如果明年国际客流量不增长了,那业绩怎么办?如何安心的让自己收下这个激励红包,个人推测,还得靠好兄弟中国中免!我相信,第三份协议即将出炉,拿回业绩保底,既体现了管理层的能力,又给了中国中免2026年招标续签理由,真是一举两得,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股东们不满这份股权激励草案,可以向上海市纪委、上海市国资委、证监会举报,两个名义:1、掏空国有资产。2、管理层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全部讨论

05-15 10:24

管理层侵占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