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平台化服务战略:拥抱变革,浙商银行的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之路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科技的井喷式发展,商业银行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疫情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也影响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全新考题。

依靠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生态圈构建是当下众多银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的最佳选择。

浙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深入贯彻平台化服务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20年12月末,浙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占比17.18%,连续多年位列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首位。


近日,浙商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刘龙,分享了浙商银行转型后的平台化服务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之谈。

互联网思维打造科技银行

客户为中心构建服务平台

“银行必须要转变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当今客户的基本要求就是极简,银行的管理诉求是安全,极简和安全是一对矛盾,如何寻得一个较好的均衡,是银行需要去研究的问题。”刘龙称。

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期待银行能够满足自身全区域、全天候、全方位的任意金融需求。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成为了互联网时代银行业的三大挑战。

作为十二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号称“互联网之都”的杭州,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让浙商银行十分重视科技的创新与融合。

2019年11月11日,浙商银行正式将平台化服务战略定为该行新的发展战略,创新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圈。


自2014年起,浙商银行将票据池、出口池、资产池等“池化”类业务逐步迭代升级,形成“3+N”平台,即 “池化融资平台”“易企银平台”“应收款链平台” 三大平台,以及对接外部场景的“应用场景平台”,包括订单通、仓单通、分销通、设备租赁等。

截至2020年12月末,浙商银行平台化服务模式已为6万余家企业合计提供融资余额6700多亿元,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的成果。

“池化”、“链式”解决融资难题

“开放”平台降低管理负担

真正要打造“金融+科技+行业+客户”的金融服务平台,必须了解客户的痛点所在。

刘龙认为,传统银行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常见做法是给予融资,企业运用资金配置资产同时,却也导致了资产负债率的上升,这既不符合企业的需求,也有悖于降杠杆的金融改革方向。


浙商银行首创“池化”理念,从企业的资产端入手,将企业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入池,转化成可授信额度,从而解决资金在时间、空间和品种上的错配问题。 

沿袭供应链金融理念,浙商银行重点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服务。联合核心企业搭建应收款链平台,依据过往交易记录,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线上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围绕在产业链中的客户,离开这个产业链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较大的制约,所以他们更加珍惜现在在这个产业链里面的信用。通过与产业链中的客户合作,大家共同去维护、建设、深化和发展这个生态圈,能够把风险控制的更好。”刘龙说。

此外,将平台开放给客户,将金融服务渗透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也是浙商银行积极推行的理念。

刘龙以极简报销系统为例,讲述了“开放”理念的实际应用。浙商银行的极简报销系统做到了全线上操作,客户全程免垫款、免开票、免报销,无需占用过多的个人时间即可实现便捷化报销。

浙商银行将这一银行自用管理手段面向客户开放,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及员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客户黏性。

据悉,目前已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及4万多个人客户使用该系统,其中就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是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公私联动打破业务藩篱

场景化获客提升用户黏性

与对公客户相比,零售客户的需求更加简洁,但稳定性却也更弱,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一难题,浙商银行同样有“三大法宝”。

对公业务已经成为浙商银行主要的盈利点,在几年的平台化实践中,浙商银行发现,对公客户中也蕴藏着巨大的零售机遇。打破传统的业务边界,发掘企业中的个体零售需求,为浙商银行带来了新的零售增长点。

刘龙坦言,尽管浙商银行的零售业务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平台化转型,零售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接近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

“流量+粘性”是平台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刘龙表示,浙商银行目前主要通过线上的场景化产品提升客户粘性。

浙商银行推出的“e家银”代发工资平台为例,与传统银行代发工资不同,“e家银”无需客户额外办理银行卡,只要指定任意银行的银行卡,浙商银行都可为其代发工资,极大便利了企业及员工。

“我们希望通过场景获取零售客户,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这种获客方式一是够精准,二是可以批量化,三是黏性强,四是风险相对可控。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战略在这几年获得了较好的收效,客户体验也更好。”刘龙称。

据了解,截至2020年12月末,浙商银行平台化模式已服务客户62499户,较年初增长38%,为企业提供融资余额6784亿元。

得益于场景化获客带来的风控能力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40%,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值。

拥抱变革不断创新

让利实体服务小微

刘龙认为,企业与银行是一个长期共存的关系,让利实体固然会对银行自身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是必须付出的,只有企业好,银行才能发展的更好。

目前,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希望能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是客观的需求和客观环境的变化,银行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这种变化下要想提供精准的服务,那只有自我革命和不断的创新。

依托平台化服务战略,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把自己建成一流的商业银行,是浙商银行需要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希望能够在发展中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更加希望在服务实体经济这条道路上,多一些探索与思考。”刘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