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传奇茅台,谁是最强功勋掌门人?张兴忠、季克良、袁仁国、李保芳、丁雄军?【名酒掌门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3

作为迄今为止市值最高的烈酒品牌、最成功的白酒企业,茅台的成长史被无数人视为商业奇迹,并津津乐道于它的天赋异禀。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天生高贵、霸道总裁、平步青云的简单故事。正相反,和无数通过奋斗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企业一样,茅台也是几代人非常努力的结果。

回溯贵州茅台从1950年至2024年这波澜壮阔的74载岁月,八任掌门人接力掌舵,共同铸就了茅台今日的辉煌。让我们一同探寻茅台历代掌门人的传奇故事,感受他们为茅台发展所付出的智慧与汗水。

|张兴忠:茅台之基,创业之驱

关于张兴忠,《茅台酒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张兴忠,生于1921年,山东省东阿县人。曾任解放军某部排长、仁怀县盐业公司经理。茅台酒厂成立后,1951年12月至1957年,任茅台酒厂厂长”。

作为首任厂长,这段不足百字的文字,隐藏不住他的历史功绩。在2011年3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中,“张兴忠”这个名字,至少出现了47次。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42年,年轻的张兴忠便背着草篮子为中共地下抗联干部送信,投身于革命工作。1945年3月,他正式在山东聊城参军入伍,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岁月里,他随军南征北战,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7月,张兴忠随部队来到贵州遵义地区,参与了仁怀县的剿匪战斗。1951年,仁怀匪患平息,同年11月8日,仁怀县人民政府以旧币1.3亿元将成义烧坊购买,正式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而此时的张兴忠,已是一位副营长,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1951年12月12日,张兴忠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厂长。这一任命,标志着他与国酒茅台的不解之缘的开始。上任之初,茅台酒厂正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窖池、酒甑、骡马等生产设备寥寥无几,生产几乎停滞。然而,张兴忠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凭借一股山东汉子的豪气和军人的精细作风,带领全厂工人一起清理场地、修复厂房,努力恢复生产。

张兴忠深知,人才是茅台酒厂发展的根本。于是,他亲自走访当地知名人士,打听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昌烧坊三家烧房的酒师和工人的住处,然后一个一个登门拜访,请他们回到茅台酒厂。为了稳住这些技术骨干,他又派人把他们的家属都接到茅台酒厂来,安排照顾得十分妥当。这些举措,不仅使茅台酒厂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更奠定了茅台酒品质的基础。

在经营管理上,张兴忠同样表现出色。他注重现场和酒窖管理,注意卫生条件,正确掌握温度高低和发酵时间。他还提出把茅台酒酒精浓度降为52—53度(53%vol),这一改革使得茅台酒口感更加醇厚,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他还成立了化验室,对茅台酒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这些举措,无疑为茅台酒质量的提高和茅台酒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张兴忠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55年,全国第一届酿酒会议上,茅台酒在品评中并未获得最高荣誉。张兴忠深感耻辱,回厂后他立即组织全厂职工进行质量攻关,鼓励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他的带领下,茅台酒厂围绕生产质量进行劳动竞赛,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最终使茅台酒的质量稳步提高。

然而,就在茅台酒厂步入正轨、张兴忠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因为一次决策失误而黯然离职。当时,全国各地酒厂都开始了大规模扩产计划,受到大背景的影响,张兴忠也在茅台酒厂加大了产量。但这一决策却导致茅台酒的质量出现下滑,受到了遵义地委的批评。最终,张兴忠成为了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因质量问题被撤职的厂长。

|周高廉:茅台之驭,复兴之匠

1962年—1977年,这是茅台无法忘却的一段黯然往事,文革动荡,连续亏损,人才流失,这个今天世界烈酒的巨头、中国白酒的领袖也一度面临倒闭。而在这个关键时期,茅台再一次出现了一位灵魂人物,给濒临倒闭的茅台酒厂下了一场“及时雨”。

1977年,茅台酒厂正深陷困境。连续15年的亏损,高达444万的负债,以及不到百万的年销售额,让这家曾经的白酒巨头风雨飘摇。而此时的周高廉,以中共仁怀县委书记、县长的身份,被省委、省政府调任为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肩负起扭转被动局面的重任。

周高廉的到来,为茅台酒厂注入了新的活力。他面对的,是一个环境破败、生产停滞、员工士气低落的烂摊子。然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他首先拆除了厂内的猪圈,清除了污水和垃圾,让酒厂的环境焕然一新。接着,他开始整顿内部管理层,对积极性低落的酒厂领导进行了动员。他明白,只有点燃员工的生产激情,才能让酒厂重新焕发生机。

在他的带领下,茅台酒厂迅速启动了停滞已久的三车间建设,并在短短20天内使其正式投产。这一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也为酒厂的生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周高廉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深知,只有改革才能让茅台酒厂走出困境。于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他大胆地提出了打破“大锅饭”,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在当时极具争议,但周高廉凭借他的超前思维和坚定决心,最终赢得了厂领导班子的支持,并在茅台酒厂成功实施。

通过实行三级核算制、五定、四包、一奖等管理制度,茅台酒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员工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开始为了更高的产量和质量而努力工作。同时,周高廉还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TQC全面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了茅台酒的品质和竞争力。

在周高廉的带领下,茅台酒厂实现了建厂以来的“三个历史性突破”:

1、1977年,茅台酒产量突破生产计划,完成了763吨

2、销售完成了387吨,是建厂以来最好的一年

3、四个月时间,茅台酒厂在周高廉的带领下,结束了连续15年没有完成国家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历史;亏损下降到16年来的最低水平2万元。

|邹开良:茅台之舵,改革之锋

1981年,邹开良接任周高廉,成为茅台酒厂的新一任掌门人。在他的领导下,茅台酒厂开始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管理改革,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迈向了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

邹开良深知,要想让茅台酒走出贵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就必须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他亲自带队,奔赴全国各地建立销售公司,搭建起了茅台销售网络的雏形。这一举措不仅让茅台酒的销售额大幅攀升,更宣告了茅台与国营糖酒公司长期建立的“销售协议”的自然“解约”,茅台酒产品全面由企业进入市场。

除了销售体系的改革,邹开良还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他借鉴国外葡萄酒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开发年份酒的想法,并成功推出了“珍品茅台酒”。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茅台酒的档次和经济价值,更在包装设计上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为中国白酒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邹开良的体制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国家开始治理整顿,国宴上不准饮用国家级名酒,茅台酒作为控购商品退出公费宴请,各地糖酒公司卖不出货。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危机,邹开良没有气馁,而是坚定地推进改革,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成功地帮助茅台酒度过了难关。

1997年,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邹开良借此契机,进一步推动茅台从“酒工厂”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使得茅台酒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季克良:茅台之精,品质之师

季克良,这位被尊称为“茅台教父”的中国酒业泰斗,从1964年踏入茅台酒厂的大门起,便与茅台紧密相连,一干就是51年。从技术员到厂长,再到总工程师和集团董事长,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为茅台酒的品质和发展而努力。

在茅台酒厂发展初期,面对产量低下、质量波动、经营不善的困境,季克良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一线,熟悉并掌握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他几乎天天与酿造工人在一起,亲身感受每一个工艺环节,用心体会每一个细节。这种对工艺的敬畏和执着,使他对茅台酒的酿造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季克良的贡献不仅在于对工艺的熟悉和掌握,更在于他对茅台酒酿造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他跟随“中国酱香之父”李兴发学习勾兑酒技艺,深入制作间观察、询问、讨论总结。他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大量实验和不断思考,提出了提高茅台酒质量的九条经验和十条措施。这些经验和措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茅台酒的品质和产量,更为茅台酒的规范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季克良深知,茅台酒的品质提升离不开对工艺的深入研究和对原料的严格把控。他带领团队从茅台酒的制曲、下沙、蒸烤、发酵等各个环节入手,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他强调,茅台酒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离开了茅台镇就酿不出真正的茅台酒。因此,他始终坚守茅台镇,确保每一滴茅台酒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灵气和精华。

此外,季克良还致力于茅台酒的科研和标准化工作。他撰写的《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等论文,首次在白酒行业提出了“香型”的概念,为茅台酒的香型鉴别和品质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相继制定了制曲操作规程、小型勾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标准化制度,结束了以往师傅带徒弟传统的口口相传式传承,使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更加科学、规范。

季克良明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让茅台酒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品质。于是,他积极推动茅台酒的技术研发和产量提升,成立了茅台酒厂技术中心,着重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工艺的改进。同时,他还注重拓展市场,推出了年份酒等新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季克良对中国传统白酒工艺怀有敬畏感,有人称他为“神秘茅台破解者”。确实,季克良从技术层面补足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同时也用科学理论解读了茅台酒。

|袁仁国:茅台之驾,转型之驱

1998年,茅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山西朔州毒酒案的影响,白酒市场一片萧条,茅台的销量大幅下滑。当时,茅台仅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三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袁仁国挺身而出,担任了茅台集团的总经理。

袁仁国深知,要想让茅台走出困境,就必须改变原有的销售模式,建立全新的销售体系。他果断决策,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17名销售人员,组建了一支敢打敢拼的“敢死队”。他亲自带领这支队伍,奔赴各地一线,与经销商面对面沟通,动员他们积极销售茅台。在他的带领下,茅台的销售业绩开始逐步回升,最终完成了剩余的销售任务。

除了销售体系的重建,袁仁国还注重内部管理的改进。他大力推行成本控制,要求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打破了原有的僵化体制。他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了茅台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袁仁国的带领下,茅台逐渐走出了困境,实现了从滞销到畅销的华丽转身。茅台的销售额和利润逐年攀升,成为白酒行业的佼佼者。同时,茅台的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成为了中国白酒的头部品牌。

然而,袁仁国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要想让茅台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创新和进取。他提出了“国酒茅台”的概念,强调了茅台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他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让茅台走向世界舞台。

在袁仁国的引领下,茅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成就。茅台的股票在上交所上市,市值不断飙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品牌。茅台的产品线也不断丰富,推出了多款新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常在河边走的袁仁国,终究没有抵挡住利益的诱惑。2018年,袁仁国因违规使用茅台经销商权限、涉嫌受贿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等问题而下马。

|李保芳:茅台之魂,文化之旗

自2015年8月李保芳从贵州省经信委原党组书记、主任任内空降茅台,担任集团总经理及党委书记起,茅台集团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李保芳不仅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引领茅台走出了行业低谷,实现了千亿营收的壮举,更在茅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保芳深知,文化是茅台的灵魂,是茅台区别于其他酒类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他提出建设“文化茅台”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文化的力量,提升茅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在李保芳的引领下,茅台文化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继承,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强调,建设“文化茅台”应从增添发展新动力、形成新时代特质、为“中国制造”有益输出等三个“切口”切入。这一理念不仅为茅台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茅台集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在李保芳的推动下,茅台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他率领茅台团队走出国门,开展品牌推广活动,让茅台的文化魅力走向世界。茅台酒不仅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酒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智利、坦桑尼亚、阿根廷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将茅台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同时,李保芳还注重茅台文化的内部传承与培养。他积极推动茅台文化的内部传播,让员工深入了解茅台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培养,不仅增强了茅台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为茅台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保芳的领导下,茅台集团的经营业绩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自他上任以后,茅台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茅台集团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41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40.41亿元,利润总额也从227.22亿元增长到543.72亿元。这些数据的增长,不仅彰显了茅台集团的强大实力,也凸显了李保芳对茅台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保芳还推动茅台集团进行多元化改革,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有效管理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资产,让闲钱变活钱,让金融促增长。这一举措不仅为茅台集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茅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2015年8月24日,李保芳出任茅台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2018年5月出任茅台董事长,至2020年3月卸任,在李保芳主政茅台的近5年时间里,带领茅台走出了行业周期低谷,无论营收、利润还是市值,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冲击并实现了千亿目标,并开启了中国白酒空前的酱酒热潮。

|丁雄军:茅台之变,时代之舵

2021年8月30日丁雄军到任茅台接棒高卫东,担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

上任之初,丁雄军便提出了“五线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这五条线分别代表战略目标、生态发展、创新改革、文化赋能和环保安全,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茅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通过这一战略,丁雄军为茅台集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茅台品牌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丁雄军的领导下,茅台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他取消了高卫东时期的“拆箱令”,通过增加原箱产品供应,有效抑制了茅台酒的价格炒作,维护了市场秩序。同时,他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推出了茅台1935和珍品茅台等多款新品,填补了茅台价格带空白,优化了高端产品结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茅台品牌的竞争力,也为茅台集团的营收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丁雄军深知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他敏锐地洞察到白酒行业面临的消费者老龄化问题,于是从营销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层面着手,努力接近年轻消费群体。茅台冰淇淋和酱香拿铁的推出,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这些产品不仅深受年轻人喜爱,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拓宽了茅台的消费群体,为茅台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产品创新,丁雄军还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他推出了茅台冰淇淋的专属IP形象“茅小凌”,并与瑞幸咖啡展开合作,同时他还通过优化茅粉嘉年华举办流程,让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感受茅台文化的魅力。这些努力不仅让茅台品牌形象在新生代消费者心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茅台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提升了茅台品牌的亲和力和认可度。

在丁雄军的领导下,茅台集团正迎来一个全新的“美时代”。这个“美时代”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的创新和升级,更体现在文化层面的挖掘和传承,以及体验层面的提升和深化。茅台之美正逐渐触达和覆盖每个消费场景,走进消费者的生活,酿造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展望2024年,茅台集团将在丁雄军的带领下,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执行“大集团一盘棋”的战略。在产品方面,茅台集团将进一步精准产品定位,体现产品的清晰价值,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一盘棋的产品体系。在文化方面,茅台集团将继续围绕酒文化做深茅台文化,通过丰富文化活动和推广茅台文化馆等方式,进一步推广茅台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外,数字化和市场建设也是茅台集团2024年的工作重点。丁雄军强调,必须完成数字化的改造,将茅台所有的终端业态映射至数字世界中。同时,茅台集团还将立足目标规划合理市场布局,紧盯市场需求变化打造美的渠道网络,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美的渠道终端,持续优化渠道体系。

在国际化方面,丁雄军指出,国际化是茅台的重要战略。茅台集团将坚持弘扬茅台价值观,传播茅台美文化,通过参加国际酒类博览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茅台品牌走向世界。

可以说,丁雄军的改革措施和创新实践为茅台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动力。在他的带领下,茅台正以一个更加年轻、时尚、有趣、科学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茅台将在丁雄军的领导下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开启“美时代”新征程。

1950年到2024年,74载光荣岁月,八任掌门人接力掌舵茅台,铸就了“传奇茅台”,使得“茅台”两字,已经成为了烈酒品牌高度和文化高度的代表,那谁是传奇茅台的最强功勋掌门人呢?请投票

全部讨论

04-25 17:50

我投季老1票!为茅台更高品质倾尽全力。

04-25 10:34

季克良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