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3喜欢:1

【悬赏】618大战从取消预售开始,轻装上阵的“猫狗拼”谁会跑得最快?

今年的618大战,从各平台取消预售开始。5月20日,天猫618取消预售,这颠覆了各大电商平台实行了多年的预售制。相比于以往预售制带来的复杂折扣机制、付费周期,更“简单直接”的天猫618已交出首轮答卷。据天猫披露,618开卖仅4小时,59个品牌销售额破亿。其中,28个品牌的成交额在开售一小时内破亿。此外,无论是老玩家京东还是新玩家快手等,都纷纷取消预售,“轻装上阵”这场电商的年中之战。

为了让消费者对大促的热情回归,平台们也逐渐开始给冗余的大促规则做减法。取消预售套路变少后,消费者的热情能否增加?电商十年的预售模式被打破,你会为此买单么?

欢迎关注@雪豹财经社 并留下你的观点,优质回复可获得随机打赏~

@今日话题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快手-W(01024)$

全部讨论

取消预售算是对于过去几年一直追求堆量,拉新用户策略的修正,更多将重心放在用户体验上,伴随当下趋近“饱和”的消费市场,争夺相互间存量用户比拼的只有服务体验,当然核心还是价格,人造购物节像药物一样,越来越不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消费购买欲,如果能把这些力度和营销手段应用于常态化的日常运营,慢慢才能真正俘获用户,就像一直以来的拼多多,当然这场战役还远没有打完,在战场的所有人都还有机会,拼多多,阿里,京东甚至是未来的抖音

05-23 06:54

商家让利促销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商品周转率,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商品,我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购物。
从长期来看,取消预售是电商行业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一种适应,也是电商巨头们为提升用户体验和简化购物流程所做出的重要调整。
取消预售后,消费者终于不用再像往年那样纠结于复杂的优惠计算,价格对比了,取消预售缩短了购物流程和时长,更加省时省力。
取消预售制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商家库存压力增加,过往电商通过预售可以提前锁定销量,同时,通过预售数据可以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避免存货积压。现在,商家需要更加精确地预测需求,以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同时,电商平台也需要优化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以应对可能增加的物流压力。

05-22 20:45

我觉得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就好了,消费者时间久了也会变得聪明了。
对消费者而言,取消预售意味着他们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618大促的购物狂欢中,无需再提前支付定金等待发货。这简化了购物流程,提升了购物体验。比如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心仪的产品,享受即买即提的便利,避免了复杂的凑单要求和漫长的等待期。
取消预售要求商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现货供应以应对突然增加的订单需求。这不仅提升了仓储和物流效率,还降低了因预售产生的库存积压问题。
从今年618淘宝、京东取消预售的举措来看,电商大促的未来趋势可能会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即时满足需求和购物体验。电商平台可能会进一步优化销售策略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05-25 19:56

618购物节,用促销价格的优惠给消费者更多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预售制曾是电商平台的利器,其能够降低商家经营风险和仓储成本,但在直播带货以及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冲击下,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己经成为电商平台的首要任务。
没了预售,消费者买到的就都是现货,减少了沉默成本,货品出了问题也能直接退换,从近年大促的情况来看,预售机制给消费者、商家的体验都不太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取消预售制会对一些规模较小、供应链能力比较弱的商家有影响。原本他们是卖多少货做多少货,眼下不得不提前备货,积压的库存就有可能对商家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国内电商行业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流量红利不再,用户规模见顶,业绩增速逐渐变得平缓,各路电商想要在存量市场里找到增量,就得关注消费本身,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诚信经营,少些套路,回归以用户为中心。

05-22 20:55

618淘宝、京东均取消预售,我是非常支持的。
淘宝天猫今年则是直接拿出了跨店满300减50的满减政策,以往淘天大促的经典玩法预售期和尾款期则都被取消。
今年,淘系618 前后相关的促销活动更多了,想用不断的促销带动销量。4月23日一28日系“百亿秒杀节”,5月21日一28日为618 第一波活动,5月 31 日晚8 点一6月20日为第二波活动。
没有数学题了,以前的618也在5月末开启,淘宝和京东的玩法都是先开一波定金预售,大约一周后开始支付尾款,在这两个活动期之间发放大量消费券。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呢?因为卷不动了,拼多多这种一降到底的平台和抖音、快手、小红书在不断蚕食货架电商的基本盘。
平台们该反击了!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快手-W(01024)$
取消预售制度的举措,无疑都在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互联网电商平台真正关心消费者的需求,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回归简单直接的销售模式,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平台的竞争力。
预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双方更好地准备和规划。一些电商平台通过预售获取消费者的详细购买数据,从而改进未来的产品和服务。预售模式也曾为电商平台带来了诸多好处,如提高销售额、优化库存管理等。
但近年来,消费者对预售制度的投诉声音越来越多,消费者反映预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预售时间过长、不按时发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甚至让部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失去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预售机制不能为平台带来预期的销售增量,反而因为种种弊端而饱受消费者的诟病,带来负面效应,因而它的历史使命也就理所应当地结束了。取消预售,让购物回归简单直接,更符合当下需求。
@雪豹财经社

🚩淘宝618跨店满减 满300-50元,今年618没有预售!
没有预售我可太高兴了,我是神烦预售的活动,其实都是现货搞啥预售,有时候预售的价格反而比凑单更贵,要不就价格跟后边凑单的一模一样,没有预售最好了,我还省点事,就是这个战线拉太长了,算起来整整一个月我都惊呆了。
大促最重要的就是凑单,大促不凑单还不如日常价,以后我发的凑单文案不会提及把不需要的凑单品退掉的字样(没发货前立即申请仅退款),我找到凑单参考都是为了凑单而凑的,所以大家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如果觉得有需要的话就留下,如果没这个需求只是为了凑单而凑的那就退掉吧,尽量减少凑单退单操作,

05-22 20:52

多年来,预售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一开始也确实有很大的优惠,随着电商平台格局形成,商家开始对消费者动了心思,电商平台的预售也让部分商家“钻空子”。
各种涨价再降价、提前加购、凑单拼单烦不胜烦。
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存在“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的问题。
另外这次取消预售我觉得主要是两大因素:
一是来自差异化友商的压力,拼多多的工厂店低价路线和直播带货的天天双11打法,形成内外交困,让传统电商节不再具有吸引力。
二是电商造节本身也常态化,天天过节也就不必过节了。
希望今年取消预售,能捡漏更多了。

05-22 20:36

对于“猫狗拼”等平台来说,谁能在这场变革中跑得最快,关键还在于能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不仅要在价格和优惠上有竞争力,还要在商品种类、质量、物流配送、售后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
我会均匀下单,每个平台都买一点,希望各平台都能健康活着,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