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年的德生科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2

上周五,德生科技顽强抵抗了一上午,下午放量下挫,新年第一周四天大跌了3天,总计跌幅9.33%。回望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逆势拉升,一度创出近几个月的阶段性新高,直逼去年8月的高点,已恍如隔世。德生科技的走势完美诠释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每当我想大干一场的时候,总会被大干一场。。

抱怨归抱怨,时至2024年,德生科技相对于指数的弱势还是显得不错的,从11月开始有资金介入活跃盘面的迹象挺明显的。虽然资金的喜好不好琢磨,从业务结构角度看,还是能略窥一二的。

1)第三代社保卡及发卡设备

根据人社部的信息,截至2022年底,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数为2.67亿。23年没找到相应的数据,大致推算在3~4亿之间,剩余市场空间在10亿张以上。发卡设备销售相对前置,至少也有一半空间。每张卡按7~8元保守估算,市场份额约70~80亿。发卡设备按卡均20元估算,也有近百亿的空间。德生科技在二代卡的市场份额约24%,前两年发放三代卡的份额约30~35%。虢董事长21年时候心气较高,力争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如今时过境迁,伴随着德生科技整体业务从硬向软的转型,硬件业务作为成熟产品,目标在于稳定毛利率的同时提升净利率,而非为了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如果能保持市场第一梯队,35%的份额算很好的结果了。从换发进度看,人社部和各地宣传口径都是自愿为主,二代卡和三代卡可以并存,苏州是第一个看到强制停用二代卡,使用三代卡的城市,也未见江苏省人社和人社部公开制止,未来存在强制换发三代卡的可能。

2)居民服务一卡通

2020年,一号首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意味着社保卡从人社部门跨越至其余政府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时点方案的通知》,标志着一卡通已由人社部“单一部门工程”升级为“政府的总体工程”。

德生科技主导实施了全国第一个一卡通项目“芜湖城市一卡通”的建设,深度参与了全国最具标杆意义的“北京民生一卡通”建设。2022年年报以“数据底座+中台+场景”的方式,成功在安徽、广东、湖北、江苏等省份近40个城市落地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2023年中报披露在安徽、广东、湖北、江苏等10个省份超50个城市落地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场景应用软件平台收入同比增长122%,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6.81%。虽说增速下滑,但是在德生科技营收整体负增长的背景下,还是比较亮眼的。

从整体看,20年以来的三年时间,人社部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海南、重庆、四川等9省市和雄安新区推进“一卡通”应用试点工作。2023年12月26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在石家庄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京津冀的框架协议可以说明居民服务一卡通从九省一市的试点阶段进入到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面推广阶段,未来2~3年间,这块业务的营收和业绩增速基本可以保证的。

3)北京民生一卡通

北京民生“一卡通”是全国技术最复杂、最先进的数字化项目示范,德生科技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商,通过入股北京惠民数科公司,深度参与北京民生“一卡通”的体系规划和建设全流程。在京津冀签署框架协议的新闻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门正在全力做好第三代社保卡的换发准备。北京市民换发第三代社保卡后,除了能够正常持卡在京津冀三地就医外,还可以持卡在京津冀三地乘坐公交地铁、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游览各大博物馆、办理旅游年卡等,享受更便捷的居民服务。北京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还在使用第一代社保卡的城市,换发三代卡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北京像苏州一样,为停用一代卡划出时间线,对其余各省有很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

4)公共就业服务

2022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及“十四五”期间,全国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市100个左右,每年约20个。早在2021年,德生科技中标“毕节市劳动力信息数据采集及分析服务”项目,是在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方面的一个里程碑,以服务毕节当地劳动力数据调查为基础,逐步构建全方位的城市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体系。

去年11月份,德生科技和数字新疆联合中标克拉玛依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据我了解,这个项目7600万以德生科技为主,占比约80~85%,项目已初步验收,公司希望做成该类的示范样本。

5)信用就医

2023年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在数据要素×医疗健康中提到:便捷医疗理赔结算,支持医疗机构基于信用数据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就医。

对应德生科技

22年年报“信用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全国超1400家医疗机构,累计交易金额近1.3亿元。

23年中报“信用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全国超1400家医疗机构,累计交易金额近2亿元。

22年8月,德生科技和银联广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2年报时透露广州“信用就医无感支付”作为全国首创“智慧医保”住院便民服务,具备“免排队”“亲情付”“就医信用专用额度”等特点,已被列为“2023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3年中报透露已陆续在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市30家医院上线“信用就医无感支付”。

德生科技的三方模式下,医院作为甲方提升病人看病效率,缩短病人在院看病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银行作为项目付款方,承接医院与患者的资金关系,降低医院资金风险,绑定医保个账支付以及可使用医保个账还款,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信用产品推广获客,提升与医院的业务绑定增加收单收入。德生科技作为施工方,负责平台搭建,硬件投入和后期维护。据我了解,每家医院的费用大约是28万,德生科技由于先发优势,覆盖广州市,引领广东省应该没问题,其他省份要看未来的拓展了。

6)资金发放

2020年年报,公司以“系统+服务”的方式,助力政府部门落地11个省份的惠民惠农财政补 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服务,涵盖养老金、农民工工资、政府奖励、各类财政补贴等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累计发放资金262亿元,惠及百姓超6900万人次。

2021年年报,公司作为中国银联智慧城市社保金融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已助力政府部门落地11个省份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服务,涵盖养老金、农民工工资、政府奖励、各类财政补贴等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公司累计发放资金超460亿元,惠及百姓超9400万人次。

2022年年报,公司作为中国银联智慧城市社保金融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已助力政府部门落地11个省份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服务,涵盖养老金、农民工工资、政府奖励、各类财政补贴等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累计发放资金超730亿元,惠及百姓超1.8亿人次。

2023年半年报,公司通过提供“发放平台+监管服务”的模式,为区县提供持续的一整套完整的资金发放服务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帮助政府实现“精准找人”、“精准发放”、“精准监管”,目前累计发放的养老金、农民工工资、政府奖励、各类财政补贴等资金已超 900亿元,惠及百姓超2.3亿人次。

资金发放这个业务,总体看涉及人数是越来越多,涉及资金量也是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银行为什么愿意为三代卡的设备和卡片买单。有人说二代卡同样有金融账户,为什么一定要换三代卡?个人认为,三代卡有NFC功能,可以刷公交地铁,刷图书馆博物馆公园这些应用场景。但根子上,二代卡是各地方政府指定的银行发卡,以本地城商行为主。而三代卡是需要银行主动竞争的,工建中农交+邮储是标配,再加上一些股份制银行和本地城商行,未来所有的政府补贴、养老金都将通过社保卡发放,在银行形成非常大的资金沉淀,所以银行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7)数据要素

2019年11月1日,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对外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4年1月4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对数据要素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解读,网上有很多,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1、对德生科技来讲,落地的合同额较小,对业绩影响不大。不过基数小,增速会比较快,未来能做到什么体量,股价走势会说明一切,由交易引领预期和提前量。

2、看一下数据要素板块,由很多票和23年上半年的AI板块是重复的。两者的差别在于,AI以跟随美国为主,而数据要素则是以我为主,且短期难以证伪。

3、交易所有很多,只有京沪有确定性。

4、去年8月,市场对数据要素利好的反应是确权,所以人民网横空出世。但个人认为真正利好的是数商,尤其是以挖掘公共数据价值的数商。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和我当年研究的海南农垦土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有点类似。这里再吐槽一下海南农垦,借由2018年中央13号文,有序推行农垦土地资产化和资本化的政策,海南农垦成为海南省第二家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地方国企,但就海南橡胶上个月《关于低产胶园用于产业发展用地经济补偿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看,海南农垦几大农场的营收均只有几千万量级,5年时间除了资产规模大幅增长,经营指标乏善可陈,算是个失败的案例。

5、过去两个月,陆续叫停了衡阳市和怀化市的数据特许经营权项目,有说今年年初会出台公共数据的政府指导定价的管理办法,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公共数据解决从0到1的定价问题,自然有会计事务所等各类机构根据单价、调用量、年限、增速、贴现来建立模型,计算整体的规模量级,90年代的土地财政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6、德生科技最近拿到中国电子旗下中电数据颁发的《中国“数据要素×”2024年度生态伙伴合作证书》。德生科技和中国电子也不算第一次合作了,疫情期间德生科技就和数字广东、中国电子合作过数字哨兵业务。众所周知,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是数据产业的国家队,打个比方,各地政府授权本地的大数据集团相当于业主方,中国电子是总包方,负责数据整理、清洗、脱密、确权、安全,德生科技相当于调用民生数据这一块的分包方,做成各种数据要素产品销售给各类客户。德生科技目前在民生这一块还是比较领先的,但是暂时领先不代表什么,就像飞信和微信,飞信推出时间更早,但是最后微信一统江湖。

最后总结一下,上述12345是现在和中短期能看到收益兑现业绩的,6是说明12的合理性,7是提升估值为梦想窒息的那种。从22年推出的股权激励看,23年是基本不可能完成了,24年如果能完成对应现在的市值大约仅20倍的PE,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其他也没啥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吧。

$德生科技(SZ002908)$

全部讨论

01-07 23:18

坐了两次过山车

01-08 14:27

共勉坚守

01-08 09:26

满仓干

01-07 22:47

有没有关于数字货币方面的硬题材,这个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