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限制导致港口拥堵,印尼放宽条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进口限制导致印度尼西亚各地港口过去两个月堆满成千上万集装箱。当地政府宣布放宽部分措施,缓解拥堵情况。

印度尼西亚政府星期五(5月17日)宣布放宽对七类产品的进口限制,包括电子产品、鞋类、成衣、配饰、化妆品和家用产品、皮包及阀类装置。随着措施生效,滞留港口多时的货品终于得以通关。

印尼政府去年12月颁布条例,对4000种商品实施限制,规定它们须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口。条例今年3月10日生效,受影响的印尼国内贸易商品多达七成。

当局此举意在刺激更多国内生产,不料引起国内外商界不满,因为新措施加大了企业进口货物的难度。

自条例实施后,货物因进口许可证问题而停滞港口。印尼经济事务统筹部长艾尔朗加星期五说,滞留港口的集装箱约有2万6000个。其中,在雅加达丹戎不碌(Tanjung Priok)港口的集装箱多达1万7304个,东爪哇省泗水市丹戎佩拉(Tanjung Perak)港口则有9111个。

彭博社本月初报道,商界代表呼吁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取消进口限制,卢胡特随即向他们保证会解决问题。

根据新条例,货物通关程序将简化,化妆品、皮包和阀类装置也无须再申请许可。电子产品仍须许可证,但不必再申请技术准证。钢铁和纺织品则依然要申请许可,当局承诺会尽快审批申请。

新条例已于星期五(5月17日)生效,适用于3月10日起到港的货物。印尼媒体报道,政府星期六(5月18日)开始允许被阻滞的货物通关,丹戎不碌港口有13个集装箱通关,丹戎佩拉港口则有17个。

艾尔朗加星期六与财政部长慕燕妮和贸易部副部长杰立一起视察丹戎不碌港口的货物通关作业。他说,条例放宽后,预计将缓解港口拥堵的现象。他已要求港口全天候运作,周末和公定假日也不休假,直至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