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首迎3艘20万吨级集装箱大船同靠作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5日傍晚,伴随着暮春初夏的夕阳,赫伯罗特航运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新加坡快航”轮驶入海通码头“整齐入列”,与停靠在嵩屿码头的2艘20万吨级的船舶依次排开,正式拉开了厦门港华灯初上的夜间繁忙序曲,标志着厦门港首次迎来三艘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作业。夜幕下,三艘“巨无霸”依次排开,红白相间的桥吊吊臂下,吊具抓着集装箱不断穿梭来回,嵩屿作业区2-4号泊位(海通码头+嵩屿码头)桥吊火力全开,全力迎接三艘巨轮的到访。

此次靠泊的3艘巨轮分别为执行亚欧航线的“地中海汉堡”轮、“新加坡快航”轮,以及执行中东航线的“地中海菲比”轮 ,三艘巨轮均为20万吨级400米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首尾相连1200米。值得关注的是,三艘“巨无霸”之一的为德国赫伯罗特监造的LNG双燃料动力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新加坡快航”,是全球第一艘使用高锰钢LNG燃料储罐的超大型箱船,于5月10日刚交付下水,也是该船首次“打卡”厦门港。三艘巨轮“列队”并靠作业,预计本次将带来1.2万标箱的作业量。

作为厦门港核心深水作业区,嵩屿作业区自开港以来已成功靠泊作业20万吨级船舶749艘次。本次同时接靠3艘20万吨级集装箱船,对码头的硬件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厦门港口管理局、海关、边检、海事等相关口岸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嵩屿码头、海通码头相关负责人共同讨论此次船舶作业特点,合理统筹配置两个码头的岸线资源与场内资源,根据船期、作业量科学安排泊位,精心制定周密的生产作业计划,加强现场管理和设备保障,确保作业的安全、顺利。

随着厦门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越发稳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将坚持港口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港口服务能级,持续助力厦门港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加快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增添强劲动力。

船舶挂靠港:

1.地中海汉堡:宁波-厦门-盐田-丹戎帕拉帕斯-苏伊士运河-鹿特丹-不来梅港-鹿特丹-地中海丹吉尔港-苏伊士运河-萨拉拉港-香港

2.地中海菲比:新加坡-杰贝阿里-阿布扎比-哈马德-达曼-乌姆卡斯尔-青岛-上海-宁波-厦门-蛇口-新加坡

3.新加坡快航:宁波-厦门-高雄-盐田-新加坡-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南安普顿-阿尔赫西拉斯-新加坡-盐田-香港-高雄-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