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港老大、船老大都想干货代?| 港口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源自马士基官网

在港航业中,货代可能是酒喝得最多,路跑得也最多的那个,每当有什么数字化、智能化革命时,最先会想到革货代的命。但是近两年,无论是船老大如马士基,港老大如DP World,都不惜钱不惜力地干起了货代,货代怎么就香起来了呢?这里说的货代不仅是从事跑腿订舱、报关等业务的中间人,而是像德迅、DSV一样提供更多综合服务的大代理。

自从转向端到端物流供应商,马士基就没停过收购货代与物流公司的脚步。截至2024年一季度,马士基在物流服务部门已经投入了113.78亿美元,其中包括5.45亿美元收购Performance Team、17亿美元收购Pilot Freight Services 、6.44亿美元收购翼源国际、36亿美元收购利丰物流等多笔大额交易,从买货代开始做货代。

如今,马士基还在和其他巨头竞逐收购全球第5大海运货代DB Schenker。对此,马士基CEO柯文胜的解释是:很显然,我们需要将盈利和收入来源多样化,转向供应链中更稳定、波动更小的部分,也就是说海上和码头以外的地方。简言之,马士基觉得集运来钱不够稳定,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理想情况下,既能减少财务风险,又能产生业务协同效应,何乐而不为?MSC、达飞显然有类似的想法,斥巨资收购了多家物流公司,中远海运也在扩展供应链业务。

图源自DP World官网

在港口领域,DP World一直是端到端物流的先行者,早早收购了支线船公司Unifeeder后,也在货代行业挥起了支票本。DP World不仅收购货代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大举扩张货代业务。2023年下半年至2023年一季度,DP World开设了100多家货代办事处,雇佣了1000名员工,并将在未来继续大幅增长。DP World的理由是,疫情后,企业开始重视对供应链的控制,DP World可以结合高价值的港口资产与专业的端到端网络,革新货代行业,让客户对供应链有更多的可见性和控制力。简单来说,DP World认为重资产的码头+轻资产的货代=更对客户胃口的供应链。

全球第一大港口运营商PSA国际也觉得物流业是个增长的好地方,在码头业务之外新辟了货运解决方案部门,收购货代百运达(BDP)后,将集团重组为两大核心业务,港口和货运解决方案。

理想是丰满的,做惯了船老大、港老大的巨头,真能玩得转货代吗?马士基还没见到曙光,虽然投入超百亿美元,但2023年,马士基物流与服务部门的EBIT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为3.2%,同期海运、码头部门的EBIT利润率分别是6.6%、25.5%,同时码头部门的资本投入比物流部门少了近30亿美元,却多赚了4.46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物流部门的投资都是近几年砸进去的增量资本,而同期码头部门投入很少,海运部门甚至在收缩,如果马士基将百亿美元投给海运部门,疫情间的获利将至少可以多出40美元。

EBIT利润率代表了盈利能力,马士基在物流与部门的表现可以说不及格。一是没能在集运行业陷入低迷时,提供财务缓冲,去年下半年起,马士基海运部门的EBIT利润率一直是负数,但物流部门的2023年四季度与2024年一季度EBIT利润率分别是1.7%与1.5%,很难说赚到了很多附加值;二是买到了公司,却没买到客户,去年马士基物流部门的有机增长率是-15%,低于10%的目标,今年一季度的则是-13%(去年四季度是-10%),马士基CEO解释说他们的仓库利用率太低,需要时间寻找客户。

DP World的情况要好一些,但和马士基一样,其物流部门的盈利能力逊色于其他部门。2023年,DP World营收182.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为51.08亿美元,其中港口与码头部门、物流部门、海事部门的营收分别是63.99亿美元、79.21亿美元、39.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分别为33.25亿美元、14.51亿美元、8.4亿美元,物流部门营收最高,但利润率最低,只有18.3%,码头部门则达到了52%。

如此看来,货代挣钱不容易,回报也不够高,在全球经济与货运增长乏力时,货代总是最先裁员和破产的一批。但在表现欠佳的情况下,船老大和港老大依然在加大投入,继续构建所谓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能力”,这其中有什么魔力?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是一回事,整合产业链是另一回事。如果需要盈利多元化,减少财务风险,有更好的选择,如MSC、达飞在收购物流公司时,会保持其组织独立性,达飞收购的基华物流仍叫基华物流,但利丰物流已经更名为马士基供应链。

整合的要求更高,不仅想干货代,还想干掉货代。货代本质是中间商,为客户和马士基、DP World一样的供应商牵线搭桥。但钱最终是从客户口袋里拿出来的,货代则是港航产业链中最接近客户的一环,船公司和港口运营商都想拿掉这个中间商,多赚一点差价。比起常见的轻资产货代,他们自认为有更丰富更稳定的码头和船舶资产组合,更符合客户对弹性供应链的需求。

确实,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能干好货代,但货代行业的碎片化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没法充分整合,大小货代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如果我们没法想象一个没有中间商的行业,也就得承认不是谁都能兼职干货代,甚至干掉货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