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减少、运价降低,集运业路在何方?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图片来源:HMM官方

今年一季度各大集运公司业绩纷纷出现大跳水,那么集运业的未来怎么样呢?

在连续两年创下营收纪录新高后,随着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各集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均大幅下滑,净利润下滑幅度甚至达到68%-105%。

据各已公布Q1财报的数据情况来看,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分别下降26%,30%和33%,但对比2019年同期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而另一些集运公司就没有如此幸运了,例如以星航运,其总营收下降同比超过60%,净利润亏损额甚至两倍于2019年同期数据。同样面临疫情限制放宽后的需求骤减、运价下跌的困境,不同的发展布局和发展策略带来的或许是不同的结果。

疫情“红利”与疫后困境

得益于疫情期暴涨的需求和由于运力紧缺而飞升的运价,各大集运公司在2021-2022年间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马士基和达飞年总营收额分别超过700亿和800亿,净利润超过200亿美元。单就营收角度来看,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催生的全球贸易需求给航运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进入2023年,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化,人们的需求也随之由商品转向服务,疫情期间大受打击的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开始盈利,贸易需求一再降低,加上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危机和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航运业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集运业红利窗口渐渐关小。

Q1数据显示,马士基运量下滑超过9%,运价降低约37%,达飞和赫伯罗特运量均减少约5%,运价分别降低约40%和28%。达飞在最新的财务报告中表示今年余下三季度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一季度很可能是本年度营收情况最好的一季度。

骤减之下仍有收获

从Q1整体情况看,集运公司的总营收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各细分领域的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前期利用巨额盈利在物流收购方面下大功夫的马士基和达飞在物流领域的营收为公司总营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包括并购等无机增长在内,达飞在物流业的营收总额同比增长14%,马士基的增长幅度则更大,超过20%。达飞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表示,由于我们在物流运输并购方面的正确策略以及强劲的经济实力,达飞有很大信心度过经济阵痛期。

马士基也在今年的一季度财报中表示物流业务板块的利润部分抵消了运量下降带来的影响。赫伯罗特的财报中虽没有明确展现物流领域的并购带来的营收增长,但其中提到了两起新增物流业股权收购,一是在今年1月收购意大利Spinelli集团股权,二是在4月完成的对印度JM Baxi Ports&Logistics Limited (JMBPL)股权的收购,它们都将为赫伯罗特提供整条物流价值链上相关环节的服务。虽然此前赫伯罗特方面曾表示不会学习马士基在物流业务领域进行大肆收购。

达飞物流业务营收情况

马士基物流业务营收情况

Ti Insight的数据和研究平台GSCi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2年物流领域的十大收购交易中,马士基一人独占三席,达飞和赫伯罗特也位列其中。此外,达飞在今年上半年还宣布了对Bolloré集团运输和物流业务Bolloré Logistics的收购。除了未公布Q1数据的未上市公司MSC,另外三家在物流业收购中投入大量资金的集运公司都在全球市场紧缩,营收增长乏力之际获得了回报,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运量减少、运费降低带来的冲击。

反观前文提到的以星航运,该公司在盈利期内在现货市场投入大量资金高价租赁以及购买了一些船舶,寻求短期效益的快速增长,忽略了长远布局,虽在疫情期间实现了营收额的大幅上升,却难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以星航运的Q1数据,其运量下降超过10%,运价更是减少了约64%,加上物流供应链等产业的缺失,第一季度的亏损在所难免。

回归常态,航运市场走向如何

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全球货运量同比下降1.1%,但在1月和2月连续两月下降后,三月迎来转机,同比上升0.2%,证明在继去年年底的货运量持续下跌之后将逐渐趋向平稳。

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全国港口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近4.8%。(要考虑到去年上海等地封控后的低基数影响)

路透社相关报道也称,4月新加坡海运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同比增长7%。而根据Freightos Baltic Exchange全球集装箱指数,三月中旬以来,连续下降一年的集装箱海运成本一直保持稳定,这也是需求渐稳表现之一。

在疫情这一世界性大变局之后,经济很容易出现周期性波动,并牵连到其他领域,导致供需不平衡,进而使得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加重。全球货运量在三月的小幅上涨很可能标志着本轮波动周期已经触底,将缓慢回弹,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一同进入常态化时期。

虽然前景仍不甚明朗,各公司一季度营收情况以及对本年度的营收预测也不容乐观,但贸易需求终会趋稳,各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将会回到正轨上。至于将如何度过本轮疫后周期性波动,除了依靠各公司本身的规模和财力并管控支出,其前期的战略布局和投资显然同样重要。

全部讨论

01-11 20:20

中远海控

2023-06-05 22:22

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