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35亿建港口,是通江达海还是竹篮打水?| 港口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旅游码头效果图,图源自昆明日报

近年来内河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动辄数十亿的投资频频见新闻,但人们很难将此与云南联系在一起。近日,据昆明市发改委消息,昆明计划投资35.52亿元,分两期建设东川港项目,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通江达海的新目标。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虽地跨长江(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六大水系,但高等级航道少(至2020年底,可通行千吨船舶的三级航道仅有14公里),水运基础设施不完善,水运并不发达。

东川港位于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是云南省水运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东川港规划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2018年昆明市便启动了规划建设工作,意图打通东川港到水富港的金沙江航道,连通长江,以减轻货运成本,发掘客运旅游潜力。

根据2020年昆明发改委对东川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东川港项目建设选址于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奚家坪村、树桔村、申地村3个渡口位于金沙江右岸。东川港分两期实施,一、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整理如下图:

项目估算总投资355,196.05万元,其中一期估算总投资100,700.87万元,二期估算总投资254,495.18万元。对于东川港建成后的前景,昆明市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李靖曾介绍说,东川港和金沙江航线建成打通后,昆明就可以直通长江航道,“从金沙江下游向上,依次是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个梯级水电站,打通这条航路,大型货轮就可以直接从上海经武汉、重庆等港口,用翻坝运输等方式通过这四个水电站,将货物运入昆明。这将大大减少昆明企业在大宗货物运输上的成本,除去翻坝费用,相较于陆运,运费至少能下降三分之二。运输成本一降低,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昆明市发改委也表示,随着金沙江中下游航道的改善,从东川港通过金沙江—长江水路通道可直达重庆、武汉、上海三大长江航运中心和上海自由贸易区,直通太平洋。

但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这35.52亿巨额计划能否达成昆明通江达海的宏愿,还存在很多疑问。一是融资困难,据昆明发改委的批复,东川港项目资金来源为争取国家、省、市预算内补助,不足部分由区级财政安排、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多渠道筹集;且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违反规定新增政府债务;项目建设资金不落实,严禁开工建设。

目前,东川港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10月开工,目前正在实施格勒中心码头、高水位平台、格勒旅游客运码头工程,3个便民码头暂停施工,累计完成投资91,674.58万元。但昆明市发改委在《东川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中指出东川港一期工程项目业主单位为区级投融资平台公司,虽已申报5亿元专项债资金,但一期、二期工程资金缺口约26.42亿元,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是云南水运建设项目筹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云南属欠发达地区,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为争取交通运输部补助,社会主体投资意愿不强,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10个,但除昆明滇池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如期完工外,其余9个项目均推进滞后,主要原因便是融资困难,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图源自云南省水路交通十四五规划

二来,投融资困难也说明了融资市场对该项目能否收回成本的质疑,东川港一、二期项目合计有6个1000吨级货运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510万吨,格勒旅游客运中心年总客运量设计为360万人次。但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1年云南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02万吨,疫情前,2019年云南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69万吨。云南省水路交通十四五规划预测到2025年,东川港年吞吐量为50万吨,东川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则预测,东川港一期建成后,到2025年货运吞吐量预计达174万吨。无论如何,由于货运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东川港的设计吞吐量明显超过实际运量,所在的金沙江航道流经多个贫困县区,沿江产业不发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薄弱,在近期内也很难提供强劲的经济腹地支持,其主要货源是矿石、煤炭、建筑材料、煤炭等低货值的大宗散货,对港口营收更大的集装箱货物寥寥无几,2020年,金沙江集装箱运量仅为4367标箱。

至于直通重庆、武汉、抵达上海,通向太平洋,相比陆运,大幅降低运费也是一个需要审视的表达。要走这条航线,必须通过翻坝运输通过4个水电站,且不谈要延长运距,同时拉长货物运输时间,船舶过闸费用也不容小觑。作为对比,2018年,杭甬运河宁波段(姚江船闸、蜀山船闸)过闸货运船舶18649艘次,货运量达469.05万吨,共征收过闸费900万元;邻近省份广西省贵港航运枢纽船闸的收费标准则为1元/总吨·次,暂按0.6元/总吨·次执行。是否真能为企业降低运费,并不能用一句“除去翻坝费用”带过。

随着内河水运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陆省份与城市将港口与航道建设列入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大棋,通江大海、货物出洋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景,但水运投资往往以数亿数十亿为基本单位,自2021年主要用于内河水运建设、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运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的港建费取消以来,各沿海港口建设亦面临资金缺口,更遑论货量甚少的内陆港口,如何合理规划是地方必须权衡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