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挑战ESG:企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ESG概念流行以来,很多人和企业对其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模糊甚至一知半解的阶段。但随着信披法规的逐步完善,ESG在中国的发展正迈入新阶段。

壹、何为ESG与发展历程

(一)何为ESG

ESG是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衡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ESG投资策略将这三个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寻找注重环保、社会责任和优秀公司治理的企业。近年来,国家队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A股纳入MSCI指数后,面临国际投资者在ESG方面的评测。ESG投资的最终目标是选出符合理念的企业,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二)ESG发展历程

图片内容:ESG发展历程

(三)ESG解释

E-环境

今年两会,碳中和、碳达峰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上周五的金融委会议,也格外强调了将大力发展企业的绿色转型。针对越来越恶化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国家队整整齐齐出台了各项政策,都在往绿色金融上大着笔墨。公司的生产环节中,是不是可以做到节能减排、污水治理等等进行评价,其实就是ESG中E的部分,环境保护。

S-社会责任

一个公司是否有人文关怀,是否对人厚道,其实也都可以参考这个指标。比如员工薪资福利、健康安全、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属于S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或许还可以根据ESG评级,来筛选未来想要跳槽去的公司呢。

G-公司治理

这部分会审查公司的组织架构、高管薪酬、董事会的多样性和结构等等。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向前一步》,作者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梨·桑德伯格。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深刻。她当时在谷歌工作,因为自己怀孕期间的一次艰难的停车经历,推动了管理层专门为孕妇设置停车位,方便她们上下班。在此之前,没人留意到这些问题。

贰、ESG发展及上市要求

(一)我国ESG发展历程

图片内容:ESG发展历程

从具体内容来看,《征求意见稿》在与国际接轨、兼收并蓄的同时,充分考虑了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管理和披露现状。《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应当围绕“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对拟披露的议题进行分析和披露,以便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为应对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行动。这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框架大体一致。

《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框架采用了双重重要性原则,即披露主体需考虑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的重要性,分别是财务重要性(议题是否对企业价值产生较大影响)和影响重要性(企业在相应议题的表现是否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理念保持一致。

(二)美国证交委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

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气候信息披露规则约束的美国上市公司将需要了解如何正确遵守即将出台的要求。虽然该规则将要求企业报告大量与气候相关的信息,但他们需要牢记一些关键的总体数据点。这些包括:

—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及其对其业务、战略和未来预期可能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与气候相关的治理和风险管理流程;

—温室气体排放;

—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具体的气候指标和相关信息;

—有关气候相关目标、目的和过渡计划的详细信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是该监管机构为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决策有用信息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些信息对企业至关重要。它还明确地将企业面临的重大气候影响与更广泛的金融风险管理和战略联系起来。

(三)中企赴美上市面临的ESG

该表详细列出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Nasdaq)和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情况。截至2023年1月9日,共有252家中国公司在这些美国交易所挂牌交易,其总市值达到了惊人的1.0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第三季度末有所增长,当时虽然表格追踪的中国公司数量略多,为262家,但总市值仅为7756亿美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美两国在环境、治理、劳工和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法律差异,以及制度差异,不少中国上市企业在美国交易所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普遍较低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级成为了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上市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早做好准备。他们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并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加强自身的ESG建设,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立足,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